三頭蛇王 作品

88083678

    

陳新甲此刻正為建奴集兵之事煩惱呢,本欲不見,又想起這新安縣令魯良直頗有膽識,建奴入寇之事,或許可以向其谘詢一下,遂命左右將二人請了進來。

高鬥光和魯良直進了總督府就是躬身行禮道:“下官等拜見陳製台!”

陳新甲笑道:“高知府,魯知縣不必多禮,還請坐下說話。”又吩咐左右侍女上茶。

待高鬥光和魯良直坐定後,陳新甲就是問道:“你二人一向公務繁忙,今日來見本督所為何事?”

魯良直連忙起身道:“陳製台,實是下官有要事稟報,本縣劉李莊鎮前日被一夥賊寇破了,駐防百戶所官軍儘被賊寇俘虜,鎮中富紳劉大昌被殺,劉家堡的錢糧亦被賊寇洗劫一空,據百姓所言,這夥賊寇正是從高陽流竄過來的李興之,其軍約五百人,裝備有火銃還有火炮,為防賊寇禍亂京畿,還請部堂大人調集兵馬,剿除李逆。”

陳新甲聽了就是臉色陰晴不定,這李興之此前不是被黃文昌剿了嗎?怎地又出來鬨事了?魯良直說賊寇擁有火器這種軍國重器,這火器哪裡來的?莫不是黃文昌這混球掩敗為勝,故意資敵吧!

“處置黃文昌?”這想法在陳新甲腦海中一閃而過,自己剛剛提拔了他為保定遊擊,現在就處置他,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況且黃文昌大勝賊寇,自己已經向朝廷奏報了,如何能處置?

說實話破兩個塢堡在這個時代並不算什麼大事,官軍冇得吃時同樣會搶富紳的塢堡,然而高陽、新安地處京畿之地,要是李興之搶高興了,襲擊縣城的話,這事可就麻煩了。

陳新甲思索了一下就是說道:“李興之死灰複燃,剿肯定要剿的,不然禍亂京畿,本督恐怕朝廷震怒呀!隻不過本督日前收到宣大急報,說是奴酋洪太遣韃王阿濟格在科爾沁集兵,恐怕又要入寇京畿,本督守土有責,如今情勢危急,又能從哪裡抽掉軍馬剿賊呢?”

高鬥光臉色大變,國朝板蕩若此,東虜這是將大明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次京畿一帶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遭殃了。

魯良直拱手道:“陳製台,既知東虜即將入寇,何不整頓邊牆,再將各縣的百姓全部遷往縣城,隻需官軍儘心守城,東虜皆是騎兵,隻要我軍民一心,又何懼東虜?”

“堅壁清野!本督不是冇想過,隻不過東虜尚在科爾沁,我們這裡就急著遷移百姓,若是有言官彈劾本督畏敵如虎,那豈不是落人話柄,這事你再讓本督思量思量。”

魯良直的策略提醒了陳新甲,然而他怎麼會表露出來,隻想著回頭便上書朝廷,將自己堅壁清野的戰略向皇帝稟奏,如此既有獻策之功,又能在東虜入寇之後撇清關係。

將魯良直的計策據為已有後,陳新甲或許是覺得過意不去,又將話題轉移到了高陽的李興之身上,對著高鬥光和魯良直說道:“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建奴入寇在即,保定又有賊寇作亂,本督有意先剿了李逆,再穩固邊鎮,爾等覺的如何?”

魯良直大喜過望,忙起身說道:“陳製台,下官請借兵三千,本縣守備劉忠武素有韜略,由他指揮的話,想來必定能一舉破賊。”

陳新甲哂道:“區區數百賊寇,如何需要三千兵,東虜時刻窺視,本督還需整頓邊牆,魯知縣你看這樣可好,本督著保定總兵劉光祚調兵八百與你,再著保定遊擊黃文昌、任丘守備徐誌堅以及貴縣守備劉忠武各出兵五百,共取大教台如何?

保定知府高鬥光思索了一下就是說道:“陳製台,如今東虜入寇在即,下官以為可以招撫李興之,許以官職,如此東虜來犯之時,我等也能多一分助力。”

陳新甲冷冷地說道:“高知府此言差矣,治亂世,當用重典,對付這等亂民賊子,就應當殺一儆百,若是行招撫之事,天下豈不人人效仿?”

高鬥光心中不屑,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鬨的那麼凶,朝廷不也是數次招撫嗎?現在李興之不過襲了兩個塢堡,這和李自成他們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大事,再說就是官軍不也常襲擊地主富紳的莊子打糧嗎?老百姓冇飯吃了,不吃大戶吃誰,況且李興之做的事,較之官軍還要強上幾分,說到底,人家搶了錢糧還分給了老百姓,又冇有裹挾百姓入夥做亂,如何招撫不得?

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天啟朝進士出身,陳新甲不過區區一個舉人,隻是靠阿諛奉承才坐上了宣大總督的位置,高鬥光哪裡瞧得上他,然而陳新甲畢竟是宣鎮的總督,高鬥光無奈之下,隻得拱手說道:“製台之言,字字珠璣,是下官唐突了。”

魯良直卻冇有這麼多心思,他隻知道為官一任,就要保一方平安,自己此來就是想求保定府發兵剿賊的,現在陳新甲同意發兵,他卻是求之不得,隻不過心中仍有疑慮。

遂問道:“陳製台既然發兵,然而高陽、任丘、新安三地兵馬俱不統屬,保定府的軍馬又歸何人節製,三軍在外,若不統一指揮,下官隻怕進退失據,恐為李逆各個擊破。”

陳新甲撫須道:“國朝以文禦武,這是成例,本督有意貴縣總督此次剿賊事宜,保定府的官軍也撥予你調用,本督這裡會行文任丘縣,高陽縣著他們立即出兵,至於如何剿賊?皆由貴縣做主。”

崇禎九年,魯良直憑藉區區數百人守住新安縣城之事在保定廣為流傳,這個陳新甲是知道的,今天看其行事頗有法度,陳新甲就動了拉攏的心思,所以即讓魯良直總督戰事,也是想看看魯良直的能力,若是真有水平,那也可以收為已用。

魯良直慨然領命,當即說道:“李逆盤踞在馬棚澱一帶的山嶺之中,連接馬棚澱,又善於拉攏人心,我大軍進剿必然瞞不住他,下官有意黃遊擊率兵進駐擁城,隔絕李逆西竄之路,下官率軍進駐劉李莊控扼馬棚澱以北,任丘之兵則進駐大教台以南的龍化鄉,俟三路兵至,再步步為營,將李逆逼入山中,然後深溝高壘,斷絕其水源,李逆可一戰而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