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 作品

87839765

    

將台上的張邵謙看的真切,李家山義軍之所以能贏,並不是他們的武藝有多強,而是相互之間的配合問題,你擋住了前麵刺過來的長槍,卻擋不住從側翼刺過來的長槍。

如果李家山義軍再按照戚家軍的標配,配上火銃的話,張邵謙認為若是在戰場上遭遇,已方的傷亡會更重。

看到張邵謙臉色陰鬱,李興之就是笑道:“張大哥,這隻不過是演練,若真上了戰場一刀一槍的搏殺,我李家山義軍未必能贏,現在這隊列訓練隻是我李家寨的初練,稍後我們還要進行跑步訓練也就是圍李家山兩圈,不知張百戶可否參加?”

張邵謙疑惑地問道:“張某記得紀效新書中記載的跑步訓練隻有負重跑步來回兩裡路,到了寨主這裡怎麼成了長跑訓練了。”

李興之哪裡看過紀效新書,長跑訓練是為了鍛鍊士卒的體魄,以及以後長途行軍而設置的,至於戚家軍負重短途訓練他確實不知,不過他哪裡肯在張邵謙麵前露怯,遂笑道:“我軍本是由流民和佃戶組成,李某讓他們長跑訓練也為了鍛鍊他們的意誌力和體魄而已。”

張邵謙對李興之的訓練方式也是好奇,問道:“李寨主也參加?”

李興之正色道:“本寨的戰兵全部都要參加,包括某家,若是某家冇有按時抵達,或是不遵守山寨的條例,某家同樣要接受寨規的處罰,若不上下一心,又如何是建奴的對手?”

身側的楊彪不由地嘟啷了道:“我們大當家的自己就領過幾次板子,你若是不信臀部上估計還有傷痕。”

李興之的做法令張邵謙頗為動容,主將能以身做則,若不遵守條例,同樣要接受處罰,這種事情,他也隻是在傳說中聽說過,現在李興之如此行事,斷不可能隻做個山寨之主這樣簡單,如今天下崩亂,北有建奴,內有流寇,李興之若能編成強軍,那將來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當下拱手道:“寨主此前和張某所言,北擊韃虜之事可當真,若是李寨主真心想要抗擊建奴,我張邵謙乾了。”

李興之冷然道:“某父母皆亡於建奴之手,實和他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高陽被建奴破家滅門的不知凡幾,李某日思夜想地就是安百姓,殺韃虜!張大哥但可放心。”

“好!如此張某願隨寨主起事,將來也好共擊韃虜!”張邵謙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明軍軍禮。

李興之連忙將張邵謙扶起道:“張大哥請起,我山寨中冇有這麼多虛禮,大家都是兄弟相稱,你若不見外,稱我李兄弟即可。”

張邵謙真心歸附,這令李興之心中大喜,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官軍出身,還是久經沙場的官軍百戶,而且經過剛纔的談話,張邵謙對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也頗為精通,這正是自己急需的技術型人才。

收服了張邵謙,李興之便將王忠等人叫了過來協商如何整編新入夥的官軍和劉家護院。

經點算時下山寨中的所有的士卒加起來一共六百一十二人,李興之便決定鋼鋒營擴充至三十八什,也就是全營官兵一共四百一十八人,其餘的則調至疾火營充作遠程支援兵種。

當然這些新編入營的士卒肯定是要打散重編了,劉家護院的頭目趙勇被李興之砍殺,冇有人帶頭,這八十餘人很容易就編到了軍中,而官軍方麵張邵謙都降了李興之,成了山寨的頭領,再加上適才的演武又被打的灰頭土臉,這會哪裡敢不服軍令。

士卒編定完畢,李興之又以王忠和張邵謙為鋼鋒營主官,楊彪和李睿為疾火營主官,讓他們負責這兩個營的整訓問題。

李家山整訓進行的如火如荼,駐節保定宣大總督陳新甲卻是一臉愁容,因為他最近剛剛收到總兵吳國俊的急報,說是遼東的建奴正在科爾沁一帶集結,據估計很有可能會再次入寇京畿。

這陳新甲也是個奇人,他本是一個舉人出身,初為定州知州,但是為人卻八麵玲瓏,又極善拉攏同僚和上官的關係,所以在定州知州任上風評甚好。

崇禎元年竟然被推舉入朝為刑部員外郎,後進刑部郎中,在此期間陳新甲敏銳地發現了皇帝對遼東的重視,遂自請至遼東任職,累遷寧前道兵備僉事,和袁崇煥一樣,陳新甲遂以知兵之名聞名於朝野。

崇禎四年大淩河新城被建奴包圍,援師雲集,出戰、修城等事皆是陳新甲處理,在此期間,藉著朝廷的銀子,陳新甲結交了遼東地區的一眾高官和武將乃至監臣,大淩河新城被攻陷後,陳新甲論罪罷官。

遼東巡撫方一藻素喜陳新甲為人剔透,做事八麵玲瓏,即上書奏請朝廷留用,崇禎不允。監軍宦官馬雲程亦上書求情,朝廷才答應留用。

陳新甲說即回奏朝廷,直言官位乃中官所保,為堵朝廷清議之口,還請陛下罷官免職,崇禎聞奏後,認為陳新甲勇於任事,不諂媚上官,竟加其為寧前道。

簡在帝心的陳新甲於崇禎七年再次升官,被擢升為右僉都禦史,宣大巡撫駐節保定,期間陳新甲又勘察宣大地形,數次上書崇禎當整頓宣大邊防,同時又巴結上了時為宣大總督的楊嗣昌。

陳新甲不光善於鑽營,而且運氣和前任薊遼督師張鳳翼同樣暴表,崇禎九年,東虜入寇之前,陳新甲的老爹居然過世了,按製陳新甲當回鄉守製三年,東虜退走之後,諸官均被處置,唯獨陳新甲由於返鄉未受責罰。

崇禎十一年,新任宣大總督盧象升父親去世,亦按製回鄉守製,和陳新甲素來交好的楊嗣昌遂保舉陳新甲為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從此陳新甲便躋身為朝廷中樞大員。

東虜在科爾沁集兵,肯定是效仿崇禎九年從薊鎮一帶入寇京畿了,這令陳新甲束手無策,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巡巡邊,做做樣子可以,這要是東虜真來了,這宣大還不被東虜洗劫一空,自己這個恩相,早不調,晚不調,偏偏這個節骨眼上將自己調入宣大,這叫自己如何應對。

這時門外侍衛來報,說是保定知府高鬥光,新安知縣魯良直等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