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一盞心燈

    

-

南京城上下忙著抓刺客,北京已經從裏到外亂成了一鍋粥。

為什麽亂?

因為俺答打來了。

當得知俺答兵臨城下的時候,嘉靖的腦子嗡的一聲就炸了!

做了幾十年皇帝,嘉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或者說他至今仍沾沾自喜,引為自己一生驕傲的大場麵就是年少時的那場大禮議。

玩了一輩子的權謀之術,嘉靖自覺已經是萬方至尊,天地共主,這份誌得意滿的高傲隨著俺答率軍打到德勝門而墜落塵埃。

一轉眼的功夫,大明朝就要亡國了?

德勝門可是北京內城九門之一,打過德勝門,就是天街踏儘公卿骨,內庫燒作錦繡灰。

“外城已經失守,眼下京師之中僅有兵士三萬餘人,隻能招募百姓同守城池了。”

百官烏泱泱齊聚文淵閣,這個大明朝的權力中心此刻比菜市場還要混亂,幾百號文武官員聚在一起,無不是六神無主。

“速速遷都吧。”

“往哪裏遷。”

“當然是南京。”

“那就將北京拱手送給俺答?”

“南京本就是我朝興業之基,背靠江南富庶、億兆黎庶,隻待皇上一到,號召臣民上下一心,不消一年必定能光複北京,可留在這裏死守下去,倘若城關失守,皇上蒙難,則祖宗基業社稷全部葬送了啊。”

“你別忘了,南京那邊現在也在打仗,汪直都還冇有剿滅,這個時候遷都南京,拱手將整個河北送給蒙古人,萬一再遲遲不能剿滅汪直,南北兩相受敵,我大明朝纔是全完了!”

“若不然議和吧。”

“議和?”

“冇錯,俺答部來攻,不就是為了索取過冬的衣物糧食,咱們給他,再賠點銀錢又何妨。”

“對對對,好主意。”

“是啊,議和方為上策。”

嚴嵩坐看著百官議論紛紛,自己則陷入沉默,也不開口說話,也不管理秩序,由著百官將整個文淵閣吵成菜市口。

什麽狗屁九卿大臣、王公貴胄,當末日來臨的時候,和凡夫俗子又有什麽區別。

想逃跑的、想投降的占了絕大多數。

兵部侍郎楊守謙此刻站出來喊了一嗓子:“諸位、諸位同僚請安靜,安靜一下。”

嘈雜聲漸歇,楊守謙繼續言道。

“這個時候咱們不能慌、不能亂,應當請皇上視朝,咱們大傢夥一道和皇上議個章程出來。”

“對對對,請皇上視朝。”

“可是往司禮監遞的奏疏已有上百道,皇上遲遲不肯露麵啊。”

“敲登聞鼓!”

“對,隻能敲登聞鼓了。”

百官紛紛附和,隨著楊守謙去敲登聞鼓,嚴嵩於是起身同張治和六部九卿言道:“走吧,咱們也去奉天殿。”

登聞鼓一響,皇帝必須臨朝,這是祖製,不以嘉靖個人意誌為轉移。

西苑精舍之中,嘉靖裹著一層絨毯蜷坐在他的八卦道台上,整個精舍門窗緊閉,似乎這樣就能將外界的一切隔絕開來,從此超然物外一般。

黃錦跪在道台下叩頭。

“主子,百官請主子視朝的奏本已經有數百道了,司禮監壓不住了,請主子視朝吧。”

“朕不去!”

嘉靖咆哮著:“朕予朝臣厚祿,萬方諸事自決,何以有今日之禍難,皆朝臣之過猶,而今貽罪於朕,朝堂一坐亦何益哉。”

這時候還說什麽文言啊。

黃錦還想接著勸,便聽耳畔鼓聲轟鳴。

“主子,登聞鼓響了。”

嘉靖騰地一聲站了起來,麵色鐵青,氣的身軀瑟瑟發抖。

太祖朱元璋傳祖製,登聞鼓一響,皇帝隻要冇死必須露麵,不然百官就當皇帝駕崩,可與宗人府議立新帝!

“欺天背主之物、欺天背主之物!”

黃錦連連叩頭,泣不成聲:“請主子更衣視朝。”

登聞鼓響個不停,嘉靖也是冇辦法,由著黃錦帶幾名小太監給他換了朝服,一萬個不情願離開自己隱居數年的精舍。

望著天上灼熱的烈日,嘉靖卻覺得身子骨一陣的發涼,不由打了個寒顫。

眼下這可是盛暑啊。

望著德勝門的方向,嘉靖似乎聽到了馬蹄滾滾、嗅到了金戈鐵馬。

德勝門能守住嗎?

朕,會死於兵戈嗎?

越想嘉靖就越怕,越怕便越加盛怒,這怒火在奉天殿、在百官前瘋狂宣泄。

“朕承繼國家於艱難,乃百官之擁推,自知才淺德薄垂拱於朝臣,年二十有九,殫思極慮、日夜輾轉,中夜之分亦親處之,分輔讚之臣日夕左右,未頃刻有滯於軍機。

可至今日竟招此禍,何過也?皆爾等欺天背主之物,科道言官通不一劾,且脅朕視朝、大內恐嚇朕躬,沽名市美,非黨即畏,奸臣欺瞞於朕,各誤事大小諸臣當一一點名,著實參劾定罪。”

快來看嘿,嘉靖皇帝又開始甩鍋了!

百官好懸冇被嘉靖這番話氣的當場吐血。

好嘛,你把自己誇得跟諸葛亮一樣,我們這群人全成了奸臣賊黨?

開天辟地的朱元璋咋能有你這種完蛋子孫。

要不是現在俺答正猛攻德勝門,大明朝有亡國絕祀的風險,百官非得跳出來和嘉靖論明白。

“皇上,此誠急危亡之刻,還是先想禦敵之策吧。”

張治看了一眼嚴嵩,見後者連個屁都不願意放,隻好自己站出來開口。

嘉靖也發現自己罵完之後,百官似乎不太開心,便忍住怒氣。

“內閣並百官可有什麽定策,凡有見聞可以助大破逆賊虜寇者,人人儘言之。”

張治扭頭看了一眼百官,歎出口氣言道:“百官所言,或戰、或遷、或和之。”

“如戰若何、遷若何、和若何?”

“戰者,招募百姓青壯守城,北京有精銳三萬,民丁青壯十餘萬,更有火炮百門,內城更是堅城要塞,賊虜雖來勢洶洶不過是打了個突襲罷了,我等堅守內城,賊不可破。同時急詔陝甘、遼東、宣大、山東、河南兵勤王,則賊虜必退。

遷者,留我等護守城池,調集精兵護皇上出北京先往陝甘,由陝甘兵護衛皇上暫遷南京。

和者,遣使者入俺答營中議和,許之錢糧布匹,或有索要,一一照準。”

嘉靖於是陷入沉默。

是戰、是逃、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