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151

    

第98章:菜價飛漲

冬至來臨的時候,市場上的黃瓜已經漲到了六七塊一斤,個彆大城市的零售價突破了八塊,很多人直呼吃不起。

西紅柿的價格更是一路飆升,到田頭收購的價格就到了五塊,市場上的零售價已經到了咂舌的地步。

菜價飛漲,老百姓是苦不堪言,餘見海卻是大賺了一筆。他六個大棚每天上市的黃瓜西紅柿達到了兩三千斤,每天的收入都破萬了。

就連最不被人們看好的小青菜,居然也是賣出了天價,一斤批發價四塊。一個大棚的產量大約是兩千多斤,短短的個把月就拿回了上萬塊,不僅把大棚的承包費全部賺起來了,還盈餘了不少。

那些轉包了大棚的農戶都在哀歎,怨自己的運氣不好,活該是受窮的命。

隻有像吳菲這樣的人才清楚,餘見海不僅僅是運氣好,還是他敢作敢為,有著常人冇有的闖勁和乾勁。試想如果餘見海也不敢接手這些大棚,那麼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收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餘見海,早已做好了準備。

小青菜清茬了,正好栽種西瓜。一顆顆茁壯的西瓜苗栽到地裡,就連張世貴這個技術員都在感歎,長勢實在是太誘人了。

“海子兄弟,我敢說,你的西瓜在年前年後上市,一個最少也得賣二三十,這個大棚等到起茬,估計一個利潤都要好幾萬。”

餘見海笑道:“張大哥,討你的福口,要是真的賺那麼多的錢,我一定給你包個大紅包。”

莫桂香也笑道:“等到大兄弟發財了,我們也啃啃元寶邊兒。”

“彩霞,你胡說什麼呢?”張世貴使勁地給莫桂香遞眼色,不讓她亂說。

餘見海卻是疑惑道:“張大哥,我有件事情不明白,大嫂明明叫桂香,你怎麼一直叫她彩霞啊?”

經過張世貴的解釋,餘見海才明白,這原來是他們兩口子的一個玩笑。

有一天張世貴對莫桂香說,“你就像天邊的彩霞一樣美麗。”逗得莫桂香開懷大笑,他就一直開玩笑叫莫桂香為彩霞,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原來是這樣啊!”餘見海總算解開了心頭的謎團,一邊的謝若雲卻笑道,“張大哥,你們兩口子真羅曼蒂克啊!”

“什麼叫羅曼蒂克?”張世貴奇道,“海子兄弟告訴我唄!”

餘見海尷尬地撓了撓頭,嘿嘿笑道:“這個我也不懂,隻好問度娘了。”

他說完就掏出了手機,飛快地搜尋了一下,這才大笑道,“羅曼蒂克就是浪漫的意思。”

餘見海日進鬥金,村裡也是熱鬨非凡。據鎮上傳來的訊息,說是最近縣裡的電視台要下來采訪,主要就是想采訪南城的致富榜樣,展示新一代農人的風采。

這是吳菲從鎮上宣傳委員那兒得到的訊息,幾乎是百分百可靠的。吳菲動起了小心思,她很想讓記者來餘灣采訪,展示一下餘灣大棚的碩果,也讓餘見海在鏡頭前亮亮相,展示一下。

如果真的能夠得到上電視的機會,吳菲肯定會得到上麵的重視。她是餘灣大棚的實際發起者,又是大學生村官,對於她以後的發展肯定是有幫助的。

隻是這次采訪的時間有限,南城十幾個村致富項目也不少,比如說靠近海邊幾個村子的海水養殖,比如說南邊村子的果樹,還有一個村子的茶葉,都是有力的競爭者。

隻是果樹和茶葉現在都不是季節,估計競爭力不大,最為有力的競爭者還是海水養殖,那可是全縣有名的產業,每年幾乎都要上電視的。

吳菲已經和鎮上的宣傳委員打了招呼,宣傳委員說要餘灣村支部向鎮上提出申請比較好。吳菲和餘漢芒說了,餘漢芒也是滿口答應,馬上就和書記田桂生商議,還叫來了其他幾個乾部。

田桂生已經在餘灣乾了多年的書記,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不可能再得到高升,現在有點混日子的感覺。他知道,明年就是村委換屆的時候,到時候估計連餘漢芒都會一塊下了。

如果他和餘漢芒都下了,那麼最有機會接任的人,就是吳菲、田凱和餘見剛幾個。而其中論學曆,吳菲最高,論資曆,數到田凱。

作為本家,田桂生是希望田凱能夠接任書記的,這樣的話田家在餘灣還是一把手,大小的事情話語權還是最重的。

餘灣主要就是餘家、田家、施家三大家族,還有幾個小家族,幾乎微不足道。這其中餘家最大,也是最散的。田家人不打算多,卻是很團結,這也是田桂生一直能坐穩書記位置的重要原因。

在農村,乾部工作不是好做的,冇有身後家族的支援,幾乎是寸步難行。同理,乾部要是不能為本家族帶來點好處,家族人也不會支援他。

當然這隻是部分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政績。在華夏,無論是哪一級彆的乾部,政績都是衡量乾部能力的重要標準。現在餘灣的幾個後備乾部,田凱的能力一般,餘見剛更差。

相比較之下,吳菲雖然剛來不久,卻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是放眼整個南城吃的村級乾部,吳菲現在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這次讓她在電視上露麵,那麼她的人氣會更加旺盛,對於田凱的威脅也就更大了。

所以出於私心,田桂生是不願意讓記者來餘灣采訪的,起碼說不想讓吳菲出現在鏡頭前。

田桂生不積極,田凱乾脆直接潑了冷水。“吳助理,就我們村的幾個大棚,能和海水養殖爭采訪的機會?人家是多少年的老產業了,縣裡早就掛上號的。我們的大棚纔剛剛起步,人家不會有興趣的。”

“就是,”田桂生故意接茬道,“往年給那些村都要給記者包紅包的,我們村現在還欠著銀行貸款,哪有錢給紅包?”

餘漢芒不樂意了,“田書記,就是咱們村子再窮,也不差那幾百塊錢吧?這記者要是來采訪了,咱們村的大棚出了名,受益的也是全村人吧?”

田凱笑道:“餘村長,你這話就不對了。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這錢花了值不值。幾百塊是不多,可是也是集體的錢是不是?我們作為乾部,要對花出去的每一分錢負責是不是?不能為了某個乾部想出風頭,置老百姓的利益不顧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