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16740557

    

當天晚上,細心的人們突然發現,南城鎮政府的官方公眾號更新了一篇推送,題目就叫《有關餘灣村舉辦插秧大賽遭質疑的相關說明》。 說明用非常官方的語氣指出:餘灣村舉辦插秧大賽並不是倉促決定的,起碼在餘灣內部有這個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一直在籌備,也在不久前向鎮裡相關領導作了報備,得到了鎮主要領導的支援。餘灣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組織嚴密管理有序保障得力,在參加活動和圍觀人員達到了數百人的情況下,冇有出現大的失誤,這對於

一個村級單位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次活動在南城乾群中間反響很大,大家一致表示這樣既保留了傳統農耕方式又有創意的活動將來能夠延續下去。 有關於網上對於派出所出動警車保障的質疑,是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測。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是人民警察的應儘職責,餘灣村本次插秧比賽參與者眾多,派出所依

據工作需要派出民警協助現場維持秩序,不存在公權力私用的情況…… 總之整篇說明的核心就是一個重點:本次餘灣村舉辦的插秧比賽是得到了官方和群眾的支援的,網上那些不和諧的聲音是毫無根據的。當然說明最後也誠懇地指出,

南城鎮全體乾部群眾歡迎輿論的監督,這也是對於南城鎮發展的關注和支援,我們廣大乾部群眾一定在大家的監督下將南城建設得更好…… 這篇文章發出來之後,餘見海立刻安排餘灣村民在朋友圈轉發,同時“漁灣農業”“漁灣牧業”“漁灣水產”等公眾號,餘見海個人的微博、謝若雲易娟吳菲田凱等人也都

在各自的渠道將這個訊息傳播出去。 雖然僅僅是一個鎮級政府的說明,已經足夠說明官方的態度了。雖然傳播量不大,但是也在網上掀起了一定的反響,被很多關注餘灣的人大肆轉發,網上的質疑聲漸

漸消停了一些。 第三天中午,雲水縣政府的官方渠道上,又釋出了這樣一篇通訊。“昨天下午,我縣召開了三農問題研討會,縣裡主要領導出席會議。討論了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我縣農村工作的物資保障、農村資訊釋出和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會議上,唐永飛縣長指出,要學習餘灣村的先進經驗,將農業種植做出創意來。在新的發展思路下,農村不僅僅要將經濟搞上去,也要鼓勵群眾自發地組織各種有創意的活動,將美好的傳統延續下去。在農民身上,有著數千年以來積累得優秀品質,值得宣揚和學習…

…” 也不知道這篇通訊是縣裡那個秀才操刀的,但是餘見海和易娟他們幾個看了之後,都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我的乖乖,到底是縣裡宣傳口的人啊,看看人家的水平,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將領導的意思完全體現了出來。哪怕是打小腦子被板門夾過的人也能看得出來,在餘灣舉辦插秧大賽這件事上,縣裡的領導是持支援和鼓勵態

度的,這已經說明瞭一切。 餘灣村裡已經不用再解釋什麼了,南城鎮和雲水縣的領導已經給他們站台背書了,冇有什麼比這更給力的支援。餘見海他們村裡一幫人都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興奮

不已。

“村長,那個寫文章質疑我們的人太可惡了!”田凱想了一下道,“要不是他的那篇文章,網上纔不會有那麼多質疑我們的聲音,我們要不要討個說法?”

“說法?”餘見海思索著田凱的話自言自語道,“要什麼說法?”

“他這是在毀謗我們啊!”田凱有點義憤填膺道,“讓他刪文章道歉,挽回影響。”

“這個還真的可以有。”列席會議的田桂生和餘漢芒都頷首表示同意,謝若雲和吳菲都冇有說話,易娟則是不易察覺地搖了搖頭。 餘見海看了一下大家的反應,心裡也有了數。他輕聲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一想,這篇文章除了提了那幾個問題之外,是不是也

算是在網上給我們餘灣做了宣傳?這篇文章我看了,總體上除了那幾個問題有點偏激之外,其餘的地方並不算有什麼大問題。而且這篇文章的總閱讀量達到了驚人的十萬多,加上被轉載的,在網上總的輻

射人群很多呀!有好多原本不知道我們餘灣的人,現在也通過這篇文章知道了,這算不算是意外的驚喜呢?”

“這個……”田凱想了一下不說話了,田桂生和餘漢芒也沉默不語,在思索著什麼。 “桂生叔,漢芒叔,田凱大哥,吳菲姐,若雲,易娟,”餘見海目光逐一掃過他們,輕聲道,“咱們幾個是村裡和公司的骨乾,我知道大家的心思是一樣的,都是為我們餘灣好。我們村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大家的支援和努力,我們誰都不願意看到有誰往我們身上潑臟水。說實話我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很憤怒,也恨不得把他告上法庭讓他道歉。可是經過這幾天來的思考之後,我改變了想法。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資訊特彆發達,什麼事情都有可能被髮在網上,傳播特彆快,無論是天南海北的人

都可以看到。” 看到大家都冇有說說話,餘見海笑了笑繼續道:“不是有句老話嘛,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餘灣一直在踏踏實實做事,就算是有人捕風捉影地質疑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再說他質疑的那幾個問題,鎮裡和縣裡都正麵迴應了,等於是領導們都在支援我們,這不是已經給了他強有力的反駁了嗎?我看了一下,網上的風向已經變了,質疑聲幾

乎都不見了,反而是對我們餘灣的好奇的人更多了。” 謝若雲這時候插話道:“這個是事實,你們應該也都看到了,這幾天來我們餘灣做直播的人一撥跟著一撥,幾乎把能拍的地方都拍遍了,連運垃圾都上了直播,在網上

點擊率很高。我呢也接到了不少外地電話,都是想和我們談合作的,我估計和最近這一波網上的宣傳有很大關係。” 餘見海等謝若雲說完了繼續道:“而且,

我覺得那個寫文章的自媒體,並不一定就是專門針對我們餘灣有什麼目的,也許他就是想蹭一下熱度,寫一篇爆款文章來吸引眼球。我看了一下他之前的那些推送,同一風格的文章還有幾篇,隻是冇有這麼高的閱讀量。所以我猜他就是想借用一下我們餘灣在網上熱度的文字販子,我們冇必要去

告他。而且放過他還可以顯得我們餘灣大度,能聽得進不同的聲音。你們說呢?” “這個……”田桂生突然歎了口氣,咧嘴笑道,“見海,看來我確實是跟不上形勢了。社會發展得太快了,你說的這些網上的東西我都不懂。你說的很有道理,就按你的

意思辦吧!”

“對,就按你的意思辦吧!”餘漢芒也笑道,“我和你桂生叔都一樣,對於網上的東西是擀麪杖吹火,一竅不通。”

三個參會的女同誌都笑了起來,並不覺得這兩個上了歲數的老人有什麼落後的地方,反而他們這種態度很值得後輩去學習。 田凱誠懇道:“見海,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問題上我的見識和你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的初心是好的,請你理解。”他又咧嘴自嘲地笑了一下,“我看我以後

還是老老實實去養魚吧,那個才適合我。” “田凱,謝謝你理解和支援我。”餘見海緊緊握著他的手感動道,“我們心裡想的都一樣,就是讓餘灣更好,這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我的工作冇有大家的支援也做不好,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