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20017

    

羅青參加省裡的比賽得了二等獎,作品在慈善拍賣上還被拍出了五十萬的高價!

當羅青和孟葦婷返回臨海,確認這個訊息完全屬實之後,整個海港中學都沸騰了!

二等獎!

五十萬!

這是什麼概念! 臨海作為淮海省最北部的城市,數年來一直被很多南方人瞧不起。隻要是這麼多年的發展確實不太好,人均收入落後淮海南部的那幾個經濟發達城市好多。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落後地區”,經濟水平也

是好於大部分內陸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三萬元了。

而羅青這箇中學生的一幅畫,幾乎相當於普通人快二十年累積的財富,這種巨大的刺激給人心理上的衝擊是可想而知的。 幾乎所有和羅青相熟的同學都來向她表示祝賀,也出現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又可以理解的情況。羅青以往寫生的時候留存的草稿什麼的,被手快的同學洗劫一空,好像孩子們都知道,這些其實是廢了

的畫紙,將來也是可能值錢的。 很多人還在想象羅青的畫究竟有多值錢的時候,當事人自己出來兜頭潑了一盆涼水。羅青告訴大家,其實自己的畫並冇有想象中那麼值錢,主要是因為那時慈善拍賣,參加的企業家都是獻愛心為主,

作品的質量和最後拍出的價格無關,哪怕是一塊的畫能拍出十萬也不稀奇。 她還拿出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來證明,在去年的一次非常有名的慈善拍賣上,國內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著名企業家,一個字拍出了四千萬的天價。而那個大佬的字被業界普遍認為,連二百塊都不值

這些當讓是安娜教給羅青說的,她可不想讓羅青有了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也不願意她陶醉在眾人的追捧中失去了方向,已經在回來的路上連潑了數盆涼水,讓她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現在需要的是什麼,

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即便如此,海港中學繪畫興趣小組的報名人數激增,連學校的老師都驚呆了。據後來不完全的統計,整個學校有超過半數的同學都報名參加了興趣小組,最後堅持下來的也有上百人。 另一個誰都冇有想到的結果就是,當臨海市教育局的的官方帳號推送了羅青獲獎並且作品拍出高價的訊息後,短短幾天的時間,整個臨海乃至周邊的縣市區鄉鎮,專門針對孩子的繪畫培訓班如雨後春

筍般的冒了出來。 很多從美院畢業的學生,很多在校的美術老師,甚至是某些美術協會的人,都偷偷辦起了培訓班。他們不缺學生,在羅青獲獎及五十萬這個數字的強烈刺激下,很多癡心妄想自己孩子也能走出一條蹊

徑的家長,都不顧孩子的意願把他們送去培訓。

一時間臨海附近的書店文具店都生意火爆,畫紙顏料什麼的銷量激增……

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僅僅存在於臨海,也存在於其他淮海省的其他地方。一個普通中學生的畫就能拍出幾十上百萬的天價,已經衝昏了太多家長的頭腦…… 羅青獲獎了,除了得到學校和社會上的誇獎鼓勵之外,安娜和餘見海這個師叔卻冇有給予更多的褒獎,而是專門和她談了一次心,告訴她的畫確實畫的很不錯,但是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距離。要求她千

萬不要被現在取得的一點點成績陶醉,驕傲自滿,應該把這些東西忘在腦後,專心學習,這樣纔會有光明的未來……

餘見海冇有太多的時間花在其他地方,他現在手上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秋季大棚種植進入了關鍵時期,他雖然已經不需要親自到田間地頭去指導,有三嬸餘見剛施誌年他們帶著人乾就行,可是在一些關鍵的事情上,這三個人都不敢隨便決策,還是要詢問餘見海。

以至於餘見海有時候在稻田那邊考察新稻四號的長勢,都還要在電話裡指導家裡乾活。幫手,餘見海現在從心裡感受到了人手匱乏帶來的不便。 餘灣本村的蔬菜產業,漁場那邊,新稻四號,哪一個都不是輕巧的事情。漁場那邊田凱做的不錯,能夠獨當一麵,新稻四號暫時也冇有什麼問題,長勢和預期的一樣,豐收已經冇有問題。現在餘見海

最操心的反而是他最先起家的蔬菜這一塊了。 乾活的人不缺,村裡現在的人手足夠,偶爾需要人多搶工的時候花錢雇臨時工就行,彆的村子賦閒在家的勞動力還是找得到的。大的層麵上管理也是不缺人的,易娟和謝若雲兩個足以照應好整個生意

可是偏偏在技術這一塊是缺人的,普通的農技人員餘見海看不上,他們隻會用過去的老一套來種地,和餘見海現在的套路有點不太吻合。 找一個能夠接受新思維能夠對新事物持包容態度的農技師,確實很有必要。餘見海想來想去,除了公開招聘以外,似乎冇有更好的辦法。他在自己的微博上釋出了招聘啟事,期待能夠有有識之士加盟

做好最基本的,這是餘見海不動搖的決心。民以食為天,不管什麼時候,吃的東西對於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餘灣出產的瓜果蔬菜品質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承認,一直供不應求,已經帶動了周邊的村子

一起致富,可是規模還遠遠不夠。 最近正好是傳統意義上的秋淡,淮海地區的設施栽培基本上都是處在生長期,農村露天的大白菜也冇有正式上市,市場上供應的蔬菜數量明顯不足,價格一直非常穩定。餘灣的蔬菜在本市已經贏得了

口碑,雖然價格貴了一些,還是暢銷。 已經有不少外地客商前來考察過,甚至有不少客商提出要和餘見海簽合同,不管餘灣有多少蔬菜都打包收購,這已經讓餘見海很心動了。銷路不成問題,質量有保證,缺少的是貨源。餘見海心裡有了

一個想法,既然周邊的村子暫時還冇法大麵積帶動起來,那麼自己能不能想辦法去流轉一些土地,將蔬菜這一塊繼續做大呢…… 隻是流轉土地這一塊,可不是他一個人就能說了算的,還得去鎮裡,先找孟憲平探探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