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410

    

第356章:時來運轉

臨海市農科院,顧偉民的辦公室。

“老師,你說這個餘村長,能答應咱們的要求嗎?”顏來士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小聲問道。

“先試試吧,”顧偉民微微頓了一下說道,“實在不行,咱們就把條件在放寬一些,做最大的讓步。誰讓他現在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呢,咱們有求於他呀!”

“對了,”顧偉民馬上又補充道,“這個秘密你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再讓其他任何人知道。”

“老師您放心吧!我知道輕重的。”顏來士把資料整理好放進櫃子,跟著顧偉民出了門。

今天是他們和餘見海約定見麵的日子,餘見海說要去藥材公司買一些東西,一會兒再來和他們彙合。

見麵的地點選在了一家比較偏僻的飯店,這一家的服務還算不錯,也比較實惠。本來顏來士建議找一家上檔次的酒店,被餘見海婉拒了,最後才選定了這裡。

顧偉民和顏來士提前到了,把包廂準備停當,靜靜地等著餘見海的到來。

餘見海對於他們有多重要,顧偉民和顏來士一清二楚。

那天他們從餘灣來,第一時間把從餘灣帶回的土壤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土壤的成分和在其他田塊采集的樣本基本上冇有太大的出入,基本上可以排除餘見海使用了什麼特殊的肥料的可能。

接著第二天他們就安排人手,把從餘見海那裡帶回來的藥汁,按照餘見海提示的濃度,噴施在試驗田的玉米和水稻上。

這兩種作物都是今年新實驗的品種,隻要產量能夠達到預期,很有可能就能通過地方審定,獲準在區域性的範圍內推廣。按照以往的慣例,隻要某種作物的某一個品種能夠試驗成功,這個品種的專屬代理權就會賣出很大一筆錢。

實際上在臨海有好幾個種子公司,都是農科院的職工自己搞的,他們自己掛名,買斷新實驗成功的品種幾年的推廣權,然後自己在農場承包一片土地,進行育種。

這個把戲在農科院內部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隻可惜顧偉民膽子小又冇有什麼錢,到現在還是靠著工資過活,偶爾能拿道一些為數不多的獎金。實際上這幾年他負責的試驗成果都還不錯,可惜到最後都是給彆人做了嫁衣。

他那天知道餘見海的藥水有可能大幅度提高作物的產量之後,心裡那個激動呀!作為資深的農業專家,顧偉民也知道,農作物和人一樣,一些基因是會遺傳的。餘見海的藥水既然能夠讓農作物增產,那麼收穫的種子是不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部分記憶,在下一代上也體現優良的效能呢?

這個思路其實是和餘見海當初的設想是一模一樣的,隻不過餘見海僅僅真的就是一個設想,而顧偉民有充分的理論支援。

噴施過藥水之後,顧偉民每天都要到試驗田檢視一番,親自觀察玉米和水稻的長勢,再和冇有噴施藥水的那些做比對。

顧偉民在第一天就發現了明顯的變化,噴施過藥水的水稻和玉米葉子顏色明顯的更深了,有種烏黑髮亮的翠綠。

等到了第二三天的時候,這些試驗品已經看出了明顯的變化,秸稈比對照樣本有增粗的跡象,而且玉米的根係更加的發達,水稻則是可以看出分蘖數量有了增加。

顧偉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更加小心翼翼的觀察記錄,就連試驗田的工人都感到驚訝,不知道顧偉民這個快要退休的老頭,怎麼一點都不顧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天天冒著炎熱來到田裡親自記錄數據。按說這些相對比較繁重的活,讓顏來士到試驗田吩咐一聲就好了,哪裡需要他親自往地裡跑啊。

他們哪裡知道,顧偉民正在進行一項足以讓整個農業界震驚的的試驗啊!

現在顧偉民已經蒐集了大量的數據,包括噴施藥水後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所有記錄,就連剛剛分化的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結穗情況,都被統計出來了。

經過比對,噴施藥水的玉米秸稈粗壯,根係特彆發達,抗倒伏的效能大大增加。尤其是剛剛分化的雌花花芽,上麵的排粒居然比冇有噴藥的整整多出了兩排,增產潛力巨大。

而噴施過藥水的水稻,和對照組的比對數據更加驚人,居然達到了平均每一株都要增加有效分蘖三個以上,而且每一個稻穗上穀粒的數量都達到了二百個以上,幾乎到了驚人的地步。

如果僅僅憑著目前蒐集的數據來看,顧偉民判斷,噴施藥水的水稻等到收穫的時候,潛力畝產估計能達到800公斤左右,遠超對照組的產量,甚至已經和在江南一帶大麵積種植的雜交水稻有得一拚了。

太驚人了!也太讓人興奮了!

要知道在臨海一帶,因為季節原因,溫度積累和光照強度相對於南方而言,都有一些差距,所以畝產量一直不太高,平均也就是維持在650公斤左右,部分肥水條件特彆好的田塊,有可能達到700公斤。

可是現在按照顧偉民得出的判斷,在同等的肥水條件下,就以試驗田裡差距來看,噴施藥水的水稻保守估計,有增產50-100公斤的潛力。

這不是一公斤兩公斤啊,是幾十上百公斤啊!一畝兩畝地的產量也許不是那麼驚人,可是如果這個技術要是能大麵積推廣,那整個水稻的總產量將會有顯著的提升。這對於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農業大國來說,意義自然非同小可。

再把這項技術應用到玉米上呢,小麥上呢,那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顧偉民想想心裡都發顫,激動得渾身發抖。

老天爺啊!謝謝您老人家在我快要退休的時候,給我送了這麼大的一份禮物!

機會,永遠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上。臨海農科院看到那個視頻的研究員不止一個,可是真正上心往裡麵追的,隻有顧偉民一個。

這就是人們說的時來運轉?老天爺不負有心人?

那些工作不如顧偉民的人都發財了,出名了,是不是也輪到他了啊?

顧偉民暢想著,直到餘見海推門進來,才突然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