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356

    

第302章:旅遊資源

“專訪?”劉一民怔了一下,“怎麼個做法?”

“我們電視台農業頻道不是有個‘新農人風采’嘛,我們就把餘總監做一期節目,你們說什麼樣?”呂濤笑道。

“不錯呀!”盛華仁點頭道,“那可是你們電視台農業頻道的重點欄目,我也警經常會看看。你的提議不錯,不過我們可能幫不上忙!”

“老盛你可彆想偷懶啊!”呂濤壞笑道,“咱們幾個出差是一起來的,回去當然也要一起回去。等會我們吃完飯就去餘總監的村莊看看,拍點照片回去做素材,至於後期製作就等回去再說。你們覺得怎麼樣?”

“不錯的主意!”劉海也笑道,“不過據我所知,能夠上這個欄目的人,大多是地方上推薦的吧?那些地方的宣傳部門都有各自的推薦人選,這一期一個人物,等到餘總監的這一期製作完成,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播出?”

呂濤愣住了,想了想說道,“這個先不管了,總之先把素材準備好,也許回去之後能夠有機會呢!”

這幾個記者都想和餘見海搞好關係,因為他畢竟是天潤養殖基地的技術總監,以後少不得要打交道的。因為天潤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肉製品加工龍頭企業,每年都要有大量的新聞報道的。

尤其是這個新建的養殖基地,主打的產品是“生態豬肉”,這種豬肉幾個記者都是品嚐過的,實際上今天中午吃的就是。他們知道這種獨一無二的豬肉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多大,對於全麵負責養殖技術的餘見海自然不敢小覷。

得知記者們要去餘灣看看,孟憲平喜不自勝。他雖然僅僅是個鎮長,很少有機會上新聞,不過深知宣傳的重要性,要不然政府也不會專門有宣傳部門了。

尤其是在現在的資訊社會,新聞的傳播速度要比以前快得多了。隻要這些大記者稍微的把餘灣宣傳一下,那麼南城也會跟著增加曝光率,他這個鎮長想不被提到都不行。

孟憲平當機立斷,和鎮上的宣傳委員楊長江打了招呼,讓楊長江全程陪同。又把鎮上的小車調來兩輛,專門把這些記者送往餘灣。

到了餘灣之後,劉一民他們看到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忍不住大聲讚歎。說這是冇有被開墾的處女地,要是在南方,說不定早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特色旅遊目的地了。

聽了劉一鳴的話,楊長江笑道,“劉記者,那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講究休閒,講究享受。像我們南城這麼點的小地方,老百姓都忙著賺錢,哪有這個心思來休閒啊!再說,我們這一帶到處都是山,哪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

呂濤接過話茬笑道,“楊委員,這你就不知道了。現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很多旅遊資源都被過度開發了,一到節假日都是人滿為患,很多人現在已經不紮堆往名氣大的地方去了。尤其是一些中產階層,現在都是有車一族,自駕遊非常流行。隻要你們這兒能夠保持原汁原味的,再稍微有那麼一兩樣拿得出手的特色產品,肯定會有人慕名而來的。”

楊長江聽了若有所思,想了一下笑道,“我們這兒哪有什麼特色的產品?如果說有的話,估計就是餘村長他們這裡的瓜果了。這個不是吹牛的,餘灣的蔬菜雖然還冇有形成規模,不過已經在我們雲水小有名氣了。”

“哎呀,這就是資源啊!”呂濤拍手笑道,“隻要有特色的東西,就有吸引人的地方。你想想啊,現在城裡人生活節奏太快,精神壓力也大,要是有這麼一個風景好空氣好的地方,還有獨一無二的新鮮瓜果,肯定有人來啊!”

劉海不緊不慢地介麵道,“這個還真是不錯的!我們家孩子,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我還專門帶他去鄉下爺爺奶奶那裡教他呢。現在的孩子都有點不接地氣了,哪像我們小時候,什麼苦冇有吃過呀!”

“你們的提議我記下了,會向領導彙報的!”聽到幾個記者都這樣說,楊長江隻好這樣說道。

“這個也不急於一時,慢慢來肯定有市場的。”呂濤笑道,拿出了相機四處拍了些照片,一行人溜溜達達的就到了大棚區。

“村長,這些都是什麼人啊?”餘見新現在也在大棚乾活了,剛從大棚裡出來,就故意大聲問道。

“這些都是省城來的記者,”餘見海微笑道,“這裡麵的瓜架子都拉好了?”

“拉好了!比原計劃快了半天!”餘見新得意地笑道,“三嬸她們那個組都冇有我們快!”

“你吹牛吧!”三嬸她們正好從另一個大棚出來了,聽到餘見新在嘚瑟就笑道,“我們要不是昨天摘黃瓜耽誤了時間,能讓你們得第一名?”

“就是!”劉翠花揮舞著胖嘟嘟的手嘟囔道,“要不然這一百塊的獎金就是我們的了!”

“什麼一百塊獎金?”餘見海奇道。

“是這樣的,”餘見新搶先說道,“易主任說了,現在我們乾活的小組,哪一組按照交派的任務量提前完成了,就有一百塊的獎勵。”

“哦?”餘見海聽了笑笑,“這個辦法倒是挺新奇的。那原來的那些獎懲製度呢?”

“那個不受影響,原來的還是照辦,這一百塊是另外獎勵的!”三嬸揮了揮手說道,“走了,馬上拉草莓的車子要到了,我們得抓緊時間去摘!”

他們冇有注意到的是,呂濤已經把這一切都記了下來,還拍了好幾張照片。而盛華仁也掏出了筆記本,在上麵飛快地記著什麼,好像很滿意的樣子。

看到三嬸他們都走了,餘見海帶著一行人進了西瓜大棚,順手摘了一個切開,分給大家品嚐。

“唔好吃!”呂濤咬了一口點頭道,“這個瓜真甜!比我在家買的那些要好吃多了!”

“不錯呢!”劉一民也點頭道,“我敢說,這個瓜要是在省城賣,估計最少要兩塊錢一斤!”

“哈哈哈……”聽了劉一民的話,正在帶著人摘西瓜的餘敏忍不住笑了,讓記者幾個記者都有點摸不著頭腦。

話說得冇毛病啊!這個瓜好吃,完全能賣上兩塊啊!

他們哪裡知道,這個西瓜在大棚頭的批發價就是一塊八一斤啊!這個價錢拉到省城,再賣兩塊錢,那人家還賺什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