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341

    

第287章:第三把火

三天的公示期滿後,冇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餘見海正式和村裡簽訂了承包合同,以每年五千塊的金額,承包餘灣村石塘三十年,承包費一次性付清。

說起來很好笑,餘見海代表著餘灣村部在合同上蓋了章:,又代表著本人在合同上簽了字,這才小心翼翼的把合同收了起來,拿出了用布條捆紮好的現金。

十五萬!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高同山代表村裡打了收據,將錢收好,趕緊去鎮上將錢存進了餘灣村委的賬戶。

有了錢,安裝路燈的事宜立刻提上了日程。

經過村乾部商議,覺得安裝太陽能路燈比較好,又方便又節能環保,還不用交電費。

因為要是用電的話,光是線路就很麻煩,還不如安裝太陽能路燈省事。

太陽能路燈一盞需要差不多兩千塊,經過計算餘灣一共需要安裝五十多盞路燈。這基本上安裝到了每一個路口,每一個村莊,最大限度的照顧到了全體村民的利益。就連通往老羊倌羊圈的路口都安了一盞,還有通往餘見海家的路上呀安了幾盞。

其實通往餘見海家路上的路燈,餘見海是不打算讓村裡出錢的。不過施誌年他們都說了,餘見海也是村裡的一員,連老羊倌家都安了,憑什麼不能給餘見海家也安上?

這不僅僅因為他是村長,而是大家都公平,一樣看待。

扣除了安裝路燈的費用,餘見海的承包費還剩下了一些。這筆錢餘見海不讓動了,說要留著給村裡的人發福利,誰都不能打主意。

現在餘見海在村裡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擁護,就連很多原來對他頗有微詞的人,也說餘見海這件事乾得漂亮,說不出任何的褒貶。

他們都說餘見海這個村長上任,燒的倆把火不錯。一把帶領大家致富,一把給大家搞了民生。和以往的乾部比起來,算是最好的一任村長。

餘見海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才燒了兩把啊,還有一把呢?

不著急,路燈還冇有安裝完畢,餘見海的第三把火又燒起來了。

這把火燒得更是出乎人們的意料,餘見海宣佈,以後村裡的低保資金,扶貧資金的使用,全部要公示。讓所有村民參與進來,大家民主推選誰家應該享受低保,誰家可以享受扶貧資金。不再像以往一樣,任由乾部們私下裡決定。

他同時還修改了村規民約,把原來的一些落後的,跟不上時代腳步的陳舊條款刪除掉,增加了一些獎懲條例。

比如說哪家的小夫妻尊老愛幼模範啦,哪家是吃苦耐勞的致富典型啦,哪一家是遵紀守法的代表啦,都應該得到物質獎勵。

村裡每年評選一次,由全體村民評選產生,村裡給予廣播宣傳,再給予一定的現金物質獎勵。

這個條款一出,餘灣的民風一夜之間有了轉變。吵架拌嘴的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道歉互相諒解。好吃懶做的也變少了,人人都不想成為人們眼中落後的典型。

就連打牌喝酒的人都少了不少,人人都忙著賺錢,哪裡有時間喝閒酒賭錢啊!

餘見新家的牌局明顯冇人了,他自從被警察放回來老實了不少,不過狗改不了吃屎,家裡依然開著牌局。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來了,很多時候連他自己都算上,還是三缺一,漸漸地也冇人來了。

餘見新自己在家閒著難受,居然也跑到了工地上去乾活了,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任不到半個月,餘灣的整個風氣都為之一變。人人忙著掙錢,家家想著致富,吵架拌嘴的事情幾乎消失,民風變得更加淳樸。

同時,村民們,尤其是參加合作社的村民,因為現在有了共同的利益,大家平時天天在一起乾活,交流的比原來多了。鄰裡關係也變得更和諧了,連好幾家平時不怎麼說話的有隔閡的,現在都互相諒解了。

餘見海這個小村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連一向看他不對眼的田凱都不得不承認,就算是他站在餘見海的這個位置,也不見得能夠乾得更好。

首先餘見海為所有農戶種植蔬菜提供技術支援,這一點他就做不到。他的幾家互助小組,還要指望餘見海幫助呢。

另外,一次性拿出十幾萬給村裡安裝路燈,他也做不到。壓根就冇那麼多錢,即使有了也不會想到承包石塘的。誰特麼腦子被驢踢了,想要承包一片冇用的死水啊!

還彆說,餘見海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居然買了一車魚苗回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各種魚苗放進了石塘。

有鰱魚有草魚,有鯉魚有鯽魚,上萬尾魚苗,消失在石塘裡,連影子都看不到。

不僅如此,他還給石塘安裝了浮動增氧機,在邊上安裝了投食機,正兒八經的喂起了魚。

餘灣的老百姓都覺得好笑,又暗暗搖頭。看來餘見海這是不撞到南牆不回頭啊!就算石塘裡的魚能長大,到時候怎麼捕撈呀!

用電魚器?不可能呀!

哎,他是投入多少虧多少呀!

餘見海對於人們同情的目光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平時基本上在自家大棚轉一圈,就是泡在工地上。

規劃的大棚已經基本完工了,除了少數幾個還在收尾之外,都已經收拾停當。此刻溫度穩步回升,午後部分時間的溫度已經接近三十度,正是瓜果瘋長的時候。

市麵上的瓜果供應量達到了頂峰,價錢也在穩步下降。現在一般的黃瓜一塊錢就可以買到了,西紅柿也僅僅是一塊多一點。

倒是草莓和西瓜的價錢還可以,草莓一直徘徊在五塊左右,西瓜也是穩定在一塊多。這都是餘見海的批發價,他的瓜果到了市場上的售價要高出不少。

這是一個農作物生長的黃金季節,餘見海每天照樣有幾千上萬進賬。不要看價錢下降了,可是產量上去了啊!

餘灣的百姓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現在他們巴不得自己的大棚作物也趕緊上市,好大大的賺一筆。

新建好的大棚除了種上部分玉米之外,剩下的都種上了黃瓜西紅柿小青菜絲瓜茄子等等作物,工人們每天在大棚忙碌,餘見海隻是不定期的提供一些藥水而已。

現在要負責幾百個大棚,也就是幾百畝地,餘見海需要提供的藥水更多了。好在餘見海現在有藥王鼎,提煉的速度大大加快,藥水的濃度也越來越高。

以前他自己用的藥水都是用大鐵鍋熬製的,現在依然是熬製,不過鐵鍋比原來更大了,熬製的速度也更快。他隻要把火候加足,一次能熬製一大鍋。這些藥汁被倒進藥王鼎之後,很快就被煉製成了一顆顆藥丸。

現在隻要大棚的作物需要,餘見海隻要拿出一粒丹藥,用水按照比例兌開,然後分發下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壓根什麼都不用操心。

技術總監當得這麼輕鬆,估計再也冇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