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 作品

第787章 和平之國的烽火

    

-

第787章

和平之國的烽火

所以今年如果英國政府繼續“無所作為”,那麼餓死的人數將會成倍增長。

即便是有奧康奈爾這個旗幟性人物擔保,絕大多數愛爾蘭人也是將信將疑。

這就不得不說英國的宣傳機器相當成功了,他們成功將奧地利抹黑成了比俄國更野蠻的阿拉伯國家。

不過有奧康奈爾這位愛爾蘭的民族領袖幫助,弗蘭茨相信當地人對奧地利帝國的形象會有很大的改觀。

850萬愛爾蘭人在饑荒之後不足六百萬,再算上本該自然增長的人口數量,三百萬人是個合理的數字。

這消失的三百萬人中能有六分之一到奧地利的殖民地就能極大地緩解開荒人手不足的問題,隻要有四分之一能來弗蘭茨就能完成殖民地的基建工程。

若是能弄來三分之一,弗蘭茨就能在中美洲地區再造一箇中等強度的國家。

如果能將其中二分之一(一百五十萬人)送到西非,奧地利就能將西非殖民地全部串聯在一起。

在理想狀態下將這三百萬人全部移民美洲,那麼二十年內弗蘭茨就敢把美國人推到密西西比河以東,讓他們與太平洋徹底絕緣。

不過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第一批踏上前往奧地利之路的人,正是那些被英國政府用來給殖民地當生育機器的女孩們,又稱“饑荒孤女”。

因為這些人大多孤苦無依或是已經和家裡斷絕了來往,她們離開愛爾蘭的意願非常強烈。

而且英國的議會和聖公會也很願意看到,奧康奈爾這個愛爾蘭的民族領袖、精神領袖,不得不自汙其身當一個“皮條客”。

把一群年輕女孩送到異國他鄉,就算英國政治家的道德底線再低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奧康奈爾隻要做了這件事,那他這一輩就毀了,這個汙點哪怕是他死後幾百年也會被人不斷提起。

一個將本國女性販賣到國外供人消遣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同時這也會給接受的奧地利一方造成巨大的道德輿論壓力,不過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冇有轉圜餘地了,每退一步都是更大的漩渦。

奧地利的高層此刻都希望奧康奈爾能珍惜自己的名聲,畢竟一把年紀了,晚節不保可不好。

但奧康奈爾還是做了,奧地利一方也隻能接招。好在這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是個死結的問題,在奧地利並不難解決。

弗蘭茨可以直接在威尼西亞建一所女校,是從老師到學生全都是女性的德語學校。

這對此時其他國家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放在奧地利就是完全可行的。

因為奧地利的女校已經辦了好些年了,畢業生中除了少數出色或者有人脈的可以躋身政府、科研機構和商場。

其中絕大多數還是隻能相夫教子或者是無所事事,而這種開辦這種掃盲級彆的女校對於她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兒,畢竟在這個時代教師可是一份很體麵的工作。

同時其背靠皇室,那一下身份檔次就上去了。再加上教會和報紙從旁鼓吹,她們自然冇有理由不去。

當然!雖說弗蘭茨被英國人擺了一道,但是他最初的目的也不是請愛爾蘭來享福的。

威尼西亞地區的農業和工業都比較發達,所以給她們找些工作並不難。

其實能到達奧地利本土的饑荒孤女隻是一部分,一些過於奇葩或者太難伺候的就直接送去了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