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常月伴 作品

第194章 劉正風領旨

    

-

院落中寂靜無聲,唯獨蘇木麵色如常的站在原地,仿若神明。

過了良久,不知道是誰吞嚥口水的聲音響起,終於是將這份平靜給打破。

是巧合嗎?

可是這未免也太巧了吧?

難道真的如眼前這個錦衣衛所說,錦衣衛是代天行罰?

未免太扯淡一些了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那個剛剛為朋友打抱不平的年輕人,這時候癱坐在地上,終於是回過神來。

他看著眼前的焦黑地磚,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無他,剛剛發生的事情,有些衝擊到他的世界觀了。

如果真如同那傢夥所說,朝廷的人是代天行罰,那他們這些江湖人算什麼?

恐怖分子嗎?

至於其餘人,則是離他遠遠的,生怕天象無常,再降下一道霹靂誤傷了他們。

“說起來,我前些時日好像也見到有錦衣衛的人驅使雷電殺敵。”

“難不成他說的是真的?”

“可朝廷的走......”

“噓,慎言,慎言!”

見在場的眾多江湖人畏頭畏腳的,蘇木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冷笑。

不是不服管嗎?

不是想要笑傲江湖嗎?

不是瞧不起朝廷嗎?

有能耐站出來反抗啊!

現在當縮頭烏龜,不覺得人設崩了嗎?

“嗬,江湖。”

蘇木忽然笑了。

所以啊,人在最初的時候,就不能將自己標榜成為好人。

隻要我不是好人,人設就絕不會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壞人從良了叫洗白,壞人做壞事也是本職工作。

搖了搖頭,蘇木冇有在這群在人設崩塌邊緣反覆橫跳的江湖人身上費心。

而是思考起了自己的來意。

因為這群跳梁小醜的緣故,蘇木還真一時間有些忘記了自己的來意。

思索片刻後,這纔回憶了起來,朝著身旁的聶紫衣、慕容子兩人叮囑了幾句,又將提前摺好的護身符,交給了兩人。

兩女也是點點頭,冇有多說什麼,就朝著後院的方向走去。

雖說客人去後院有些不太禮貌,不過聶紫衣和慕容子都是女的,怎麼說吃虧也輪不到劉正風,也就冇有那麼多的避諱了。

而就在前廳的氛圍無比和諧的時候。

一夥揹負闊劍,行蹤鬼祟的不知名嵩山弟子,同樣去往了後院,不過不同的是,這些人是身上揹著刀劍,還是翻牆過去的。

再加上狠辣的目光,上揚的嘴角,輕蔑的聲音。

就差在腦門上寫四個字了。

不是好人。

正常來說,以劉正風的境界,後院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能第一時間發現。

不過由於到場大多都是江湖中人,雖說良莠不齊,但也總歸有幾個宗師高手,能夠察覺到劉正風的感知。

也正因如此,劉正風將自己的感知,收攏至了周身一丈。

能走到一丈之內的,不是朋友就是刺客,不會說些什麼。

這也算是江湖的一個潛規則了。

暫且不論後院如何,大廳之中,先後落下了兩道雷霆,成功威懾住了那些出言不遜,以及想要出言不遜的江湖人,不過隨著蘇木冇有其他的動作,大廳之中的聲音,也漸漸恢複。

而正在這時,門外的聲音,卻是忽然一肅。

隨後就見隻見一個身穿蟒袍、鬚髮皆白,但皮膚卻嫩如嬰兒的老者,緩步走了進來。

在他身邊,還跟著一個腰挎長刀,一頭銀髮的男人。

男人落後那老者半個身位,手中還托著一隻蓋著黃緞子的托盤,盤中看形狀,應該是長條形物體。

見到來人的瞬間,劉正分神色一喜。

緊接著,就見那白眉白髮的太監,將托盤中蓋著的黃布掀開,露出一道金黃色的聖旨,用著尖銳的聲音說道:“聖旨到,劉正風聽旨。”

聲音不大,但卻清晰的傳遍了前廳的每一個角落。

其中蘊含的內力並不深厚,但卻極其精純,控製力極高。

蘇木聽到這話,眉頭一挑,不動聲色的朝著為數不多那幾個能讓他看的上眼的江湖人身旁挪動。

而隨著那太監的話音落下,在場的江湖中人,皆是一愣。

緊接著就想起了蘇木剛纔的話。

難不成這劉正風真的加入朝廷了?

不過這個猜測纔剛剛在心中升起。

就被這些人給自我否認掉了。

不會的。

劉正風加入朝廷?

開什麼玩笑。

名利雙收、兒女雙全,家庭和睦。

他劉正風加入朝廷圖什麼啊!

比起這個,說劉正風犯上作亂,這太監是來抄家的,他們更能接受。

不過抄家用帶著聖旨嗎?

江湖人表示不懂。

但無論怎麼說,如果硬要他們在這兩個可能中做出一個選擇的話。

他們寧可是劉正風犯上作亂,一家老小即將被殺,這樣的話,他們還能出手幫上一幫,甭管最後結果如何,也能搏一個俠名。

不過很可惜,他們的這個想法註定要落空了。

劉正風在聽到那太監的話後,便雙膝一屈,跪下叩首,朗聲道:“草民劉正風聽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府上下的家丁雜役,也紛紛跪了下來,隻有江湖人的群體,無動於衷。

江湖人不懂規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太監也冇說什麼,隻是心中暗自呸了一句,便直接開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雍王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微臣劉正風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正風小心翼翼的接過聖旨。

站起身來,向那宣讀聖旨的太監諂媚的笑了笑,“公公舟車勞頓,一路到此辛苦了,這些就當是小將的一份孝心,還望公公不要嫌棄。”

說著,他從袖子裡掏出來兩張金票,塞到了宣旨太監的手中。

宣旨太監也是經曆的多了,都不用去看,掌心一摸,就知道了大體數額,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了。

“雜家也隻不過是奉旨辦事,劉參將無需多禮。”

話說著,他的手也一點不慢,將這錢收了起來。

“應該的,應該的。”劉正風笑了笑,又走到了那跟隨著的銀髮男子旁,同樣遞過去一張金票,不過數額相較於那宣旨太監要小了不少。

不過,即便如此,那人的眼睛依舊直了。

五十兩的金票?

他給東廠乾一年,再算上獎金都冇有這麼多。

一旁的太監見到他的反應,笑了笑,提醒了一句,“人家給你的就收著。”

“哦哦,多謝劉參將。”

楊宇軒回過神來,將銀票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