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血之孫吳
  3. 第208章 廬江百姓
布魯斯老爺 作品

第208章 廬江百姓

    

-

徐琨在金陵待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商賈、大族交付的第一批糧食,抵達廬江渡口之後,徐琨便帶著家人啟程。

一家十幾口人,外加數十名家丁、侍女。除此以外,還有他的三千部眾。

金陵這邊,則會由徐琨的母親帶著管家,和剩下的家丁、侍女留守。

三千餘人,分坐二十艘艨艟、鬥艦,先行一步,前往壽春。

而徐琨則帶著親衛,和張昭派出的一批官吏一起,乘坐一艘樓船一同前往皖城,對商賈和大族交付的糧食進行查驗。

從金陵渡口至廬江渡口,總共花了三天的時間。樓船甫一抵達,徐琨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船。

此時的渡口繁忙無比,不僅停泊著大批艦船,還有無數民夫從船上搬運著糧食。

一石一石的糧食,被民夫們扛在肩上,走出船艙,然後裝到一輛輛驢車,或者馬車上。

一輛車裝滿,便立馬離開;一艘船被搬空,便立即駛離。

揚州境內水路縱橫,從各郡渡口來到此處,往返都隻需六七天的時間。

一百萬石糧食陸陸續續全部運達,目測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等到廬江官府再把這批糧食發放至各縣、鄉、亭,估計都要到秋收了。

但其實,如今揚州境內各項政策早已完善。針對此種情況,往往會將百姓所需要繳納的賦稅進行抵扣。

比如,原本一個五口之家,男人從軍五年,這次不幸戰死。那麼,原本屬於他的退伍補償就將是五畝田,如果他擔任著軍官,則至少翻倍到十畝。除此以外,戰死的撫卹是五口之家三十石糧食,再加上他在戰死前所立軍功,獎勵大約是三千錢。

而這樣的五口之家,往往是夫妻兩帶著三個孩子,家裡本就有至少二十畝地。原本應該繳納二石的稅,現在直接被抵扣了,再加上百姓的算賦早已被取消,等於到最後,這家人一共能得到並收穫近七十石糧食,外加十畝田地和三千錢。

七十石糧食,哪怕剩下的四口人三年白吃不乾活,也足以生活!

隻要等到三個孩子全部成年,家中便有三十畝良田,從原本的普通百姓一躍成為小康之家。

這樣的家庭,如今在廬江一郡,除了那些早已冇了家人的將士外,有大約三萬戶!

也就是說,有三萬戶家庭,因為他們的丈夫、兒子、父親戰死或傷殘,從此過上了好日子。

隨著第一批糧食的抵達,很快就下發到了離渡口最近的鄉、亭,近千戶戰死將士的家屬已經領取到了補償、撫卹和獎勵。

遙想當年,廬江還是袁術治下。

天殺的袁術總是橫征暴斂!

他的軍隊哪裡是官兵,簡直比土匪還要土匪!

百姓的餘糧被統統收走,男子隻要成年便會被拉去當壯丁。

最可憐的是女子,尤其是漂亮的女子,冇結婚的會被直接帶走,成為袁術的女人。而已經結婚的,生過孩子的,甚至會被袁軍強暴。

那種日子,對廬江的百姓來說,就如同噩夢一般。

那時候,百姓們除了逃亡,便是家破人亡,或被抓去充軍,或上山落草為寇,或逃難到各地成為流民。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袁術敗亡,廬江百姓終於迎來了他們真正的主人——孫策。

孫策在打下廬江後,便派了李術前來擔任太守。原本李術乾得還算不錯,當初逃難的百姓也陸陸續續返回了家鄉。

但李術有件事乾得不地道,那就是他暗中一直在積蓄實力,準備謀反。

直到我“不幸遇刺”的訊息傳到廬江後,李術便毫不猶豫地就反了,跟隨他一起造反的人多達五萬!

真可謂聲勢浩大。

但結局卻令人冇有想到,坐鎮吳縣的周瑜早就料到李術會反。很快,就派了孫賁、徐琨率軍前來。

二人簡直用兵如神,李術很快就敗亡了。

跟隨他造反的五萬大軍,有一萬多人戰死,剩下的三萬餘眾被全部收降。

後來,這些人搖身一變就成了江東軍。

他們的家人都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冇想到的是僅僅又過了三個月的時間。遷移治所到金陵的我,出台了一係列的新政策!

而後第一次江夏之戰的訊息也傳到了廬江。

當初的三萬餘眾,戰死大半。除此以外,還有近萬名廬江籍的將士戰死。

因為新政策,這些人的家屬全都得到了補償、撫卹和獎勵。這讓那三萬餘眾李術降卒的家屬,不禁羨慕嫉妒恨!

然而讓他們冇想到的是,他們居然也有份!他們的兒子、丈夫、父親,不再是降卒身份,而是真真正正地,成為了江東軍的一員!

在他們領取到補償、撫卹、獎勵的那一刻,他們無不感動到落淚!

終於,能夠過上好日子了!

這一切都是吳侯的功勞!

感謝新政策!

感謝陶郡丞!

感謝陸太守!

感謝張使君!

更要感謝吳侯!

在以前,廬江的青壯當了兵,頂多賦稅上有所減免,然後死了就死了。但是現在,參軍戰死了,家人卻能夠過上真正的好日子!

如此大的差距,讓廬江百姓的心裡對我充滿了感激。

後來,也就是一個多月前,第二次江夏大戰的訊息又傳來。

這一次,廬江籍的將士又戰死了三萬餘人。

他們的家屬在悲痛的同時,也因為新政策,有了一絲絲安慰。

戰死將士的父母、妻子,無不是這樣教育子孫的:“兒啊,孫孫啊!等你長大了,一定要參軍,參軍光榮!不要怕苦,不要怕累,更不能怕死!因為江東軍是咱們江東老百姓自己的軍隊,這天下除了吳侯,誰還能對咱們老百姓這麼好?咱們能夠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多虧了吳侯!所以兒啊,孫孫啊!等你長大了,一定要參軍,加入江東軍!為吳侯開疆拓土,也為咱們爭一口氣!”

注:漢代地方治理實行鄉亭之製,縣以下置鄉,鄉以下置亭,亭以下置裡。十裡為一亭,十亭為一鄉,鄉設立三老、嗇夫等職。這些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的人民自治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