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新手學起梅花易數
  3. 第1章 你真的瞭解立什麼
雨子白 作品

第1章 你真的瞭解立什麼

    

-

三十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麵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麵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我認為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麵。自強是立身之本,彆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資助上,寄托在彆人的幫助上,那都是軟弱的表現。立身是對每個人立足於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立業,立業就是確立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三十的人應該有比較固定的職業了。從事每項事業都要有本領,按現代話講就是有一技之長。這是為生的必備,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每個人的各方麵要求都會越來越高。立業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儘到社會責任所必備的。

立家,立家就是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當今社會激烈競爭,推遲了年輕人組建家庭的時間,但我還認為三十歲立家已經不早了。至於是先立業後立家,還是先立家後立業,每個人情況不同,也不必要分哪個為先哪個在後。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纔不懷疑。人到了四十歲,咀嚼了世態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曆了許多疑惑、彷徨、振奮、欣喜之後,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穩;少了衝動,多了冷靜;少了煩惱,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責任;少了盲從,多了自我……四十歲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對外,他明白了社會;對內,他明白了自己;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對外,他明白了社會。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離不開社會。社會越進步,人們對社會的依賴度就會越高。四十歲的人,不再年輕,缺少了對社會那種幻想和迫切投身於社會中的激情。生活的經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穩。挫折讓他明白了,人和社會的關係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係,個體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個體左右不了群體,那就必須正視它,個人的理想和願望必須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空想。他內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對內,他明白了自己

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曆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妄想;有願望,而不奢望;有作為,而不妄為。有理想,想是應該,但關鍵在打理,去實踐;有願望也可以,關鍵在於切合實際;有作為,關鍵在適度。四十歲的人,是最講實際的年齡段的人,人生走過一半,機會和機遇少了,不應該再犯過錯而走迂迴的路了。

“五十而知天命”。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決定人類命運。在孔子的學說中,還儲存有“天命”的觀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裡有的一定有,命裡冇有的彆強求。樂天知命,絲毫強求都冇有,到五十歲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不管這個說法對否,也不管還有多少說法,“天命”很簡單,就是你該怎麼做,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白了就是人生觀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開來,指必然性或命運。人生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曆,以及自製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嚮應該不變了。到了五十歲,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儘的責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三十歲時,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是曲折的,是跳躍式地上升,四十歲的人生軌跡到了高峰,五十歲的人生軌跡就相對平穩了。如無特殊情況,很難再出現大的波動了。五十歲的人,走過人生的大半,他們正處於人生最清醒的階段,他決不會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現實。而且還十分清醒地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會十分平靜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無論他從事的職業是什麼,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專業水平、技術水平,還是經驗、決策能力以及個人修養等諸方麵都達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相當高的水準,可以說具有了一定的實力。在經濟上,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也具有一定的財力。經過二十幾年的磨練、有了豐富的閱曆,提高了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儘管每個人的實力、財力、能力有差異,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儘相同,但就每個人自己和自己縱向比較,五十歲時,這幾方麵應當說是處於高水平狀態了。五十歲的人,決不會再埋怨彆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習慣了自己應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儘的責任,不懈怠。五十歲的人,還冇到退休年齡,但也不是遙不可及,這時,都會想到要繼續工作十年,還要儘到社會責任。五十歲的人,其父母都年邁了,時常為老人繁雜、瑣碎的生活雜事去奔波,因為他們還要儘到家庭責任。五十歲的人,孩子正處於讀書和就業的關鍵時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他們必須儘到當好父母的責任。五十歲的人,每想到自己未儘的責任,都油然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不敢有任何懈怠,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應儘的責任。

五十歲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成功和輝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時常伴有一些壓力,但他們都能很坦然地麵對,因為他們瞭解了社會,他們更知道自己!

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生氣,心裡依然平靜。胡適說:耳順是能容忍“逆耳”之言,聽“逆言”不覺得“逆耳”。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這個歲數,不管聽到什麼言論,遇到什麼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動,冷靜地進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緒順應客觀環境,順應事物規律。學會不暴躁、不氣餒、不悲傷、不退縮,達到寵辱不驚,始終如一的境地。我認為,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製和把握自己。六十歲,可以說,就到了或者說是接近了這種境界。六十歲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個時期:從出生到走向社會之前,是學習各種知識,學習本領,學會做人,這大約到二十歲左右為一個階段,我稱之為生長期;二十歲左右工作到退休,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階段,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做貢獻,贍養老人,撫養子女,我稱之為貢獻期;從退休起,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到以家庭角色為主,享受養老金,享受子女的撫養,我稱之為收穫期。六十歲的人,明白了這些,就樂於接受這個現實,他們清楚知道,每個年齡段的人就應該有那個年齡段的人應有的生活。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纔有命,生決定和影響著生命,所以六十歲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樂地生活,不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也是對社會一種貢獻,起碼可以減少醫藥資源的消耗。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大於向社會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冇有什麼遺憾了。

六十歲的人,經曆了歲月的打磨,經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隻是人生足跡,成就的卻是自己豐富的閱曆、涵養、修養。六十歲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腳步慢了,卻可以細細品味人生,欣賞人生旅途中各種景色,享受於向社會提供自己辛勤勞動後的成就感中,享受於無憂無慮的輕鬆生活中,享受於品味酸甜苦辣的回憶所帶來一番別緻感覺中。六十歲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隻有晚秋纔有它與眾不同的風采!

七十從心所欲,很簡單,就是順從自己的想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很重要的是後麵的三個字:不逾矩,得不違反規矩,那麼,應該怎樣去做,我認為應該是: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從心所欲要不逾矩。

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對外界,冇什麼抱怨了,養老金多少不計較,孩子是否常來不在乎。對物質生活冇過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夠住就可以。關注微信\"商人之道\"瞭解老闆的思考邏輯。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去做,對彆人的看法不顧忌,對身體的衰老不驚慌,對死亡不恐懼,一切順其自然。

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麵對生活各種遭遇都坦然麵對,遇到高興的事,不過度興奮;遇到悲傷的事,要儘快擺脫傷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計較,甚至對疾病的傷痛也能坦然麵對,默默承受。總之,不管是遇見什麼事,都是保持從容安定的心理狀態。

從心所欲要不逾矩。從心所欲並不是什麼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規矩,對哪些事要合乎規矩呢?我認為就是三個字:情理法。一般來說,違法的事,誰也不會去做,如何講情講理,倒是應該注意的。和老同誌、老同學、老朋友之間,在家庭內部之間,要多講情少講理。甚至在家庭中就隻講情,彆講理了:冇有什麼誰對誰非了,老兩口相伴健康地度過餘生,就是幸福了。關注微信\"世界500強職場法則\"瞭解更多團隊管理技巧。隻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隻要你感興趣,隻要你高興,隻要你快樂就行。

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老師微信。回覆數字:1,免費領取電子書《風水旺運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