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我,在古代稱帝
  3. 第一百一十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楚江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看來皇帝早有準備,這一切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老夫是小覷了陛下了。”

夫子看著意氣風發的秦帝,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隻是這種笑容落在潘易心中,就顯得不一樣了。

“這個老匹夫果然可惡的很,終日躲在國子監內,恐怕早就想好了這些了,也不知道耗費了多少時間,否則的話,怎麼可能一口氣都給說出來了呢!”

“這樣成熟的選拔人才製度,不經過認真思考,又怎麼可能成功呢?這個老東西,還真是狡猾的很。”

潘易看見夫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心生不滿。

在他看來,這麼成熟的方案,唯有夫子這樣的智者,經過數年的思考,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想出來,根本不是數日或者幾個月能想出來的。

曹武說的很痛快,但也隻是重複夫子的觀點而已。

憑藉天子的經驗,是不可能將科舉製度考慮的如此完善。

“這個科舉就從今年開始吧!今年下半年開始童生考試,然後隔上兩個月進行院試,一個月後進行鄉試,爭取在年底完成,明年開春進行春闈考試。”

“我們在全國的範圍內,再選一批人來。下一次就要等到三年後了。”

曹武迫不及待的說道。

“陛下,郡、府、縣孝廉已經開始了,這些孝廉當如何安排?”潘易趕緊詢問道。

“納入鄉試吧!過則可以為官,不能過,隻能為吏了。”

曹武不在意的說道。

這些孝廉是不一樣的,裡麵的水分比較多,冇有科舉來的公平。

“是。”潘易忍住了心中的怒火,隻能應了下來。

今日這些進士們跨馬遊街,不久之後肯定會傳之天下,世人難免會將孝廉和進士拿出來比較一番。

不用想,潘易就知道結果是什麼。

兩者根本不能比。

相比較孝廉,科舉更加的公平。

這種公平對於那些地方豪強來說是非常需要的,甚至一些勢力比較弱的世家大族,也是需要的。

進士相比孝廉,更能讓人感到光榮、自豪。

孝廉能跨馬遊街嗎?能披紅掛綵嗎?能讓整個秦都的人為之瘋狂嗎?

孝廉能成為天子門生嗎?

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隻要是聰明都知道怎麼選擇。

這對於廣大的讀書人來說,是一個福音。

但對於潘易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當他主政的時候,大秦的孝廉都是由他決定的,隻有和他走的近的世家大族,纔有機會獲得孝廉的資格,所以,許多人都支援他。

但現在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一切都是看本事說話。

他原以為,秦帝的這種舉動會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對。

然而,他還是小瞧了此事所帶來的影響,在絕對利益麵前,這些人並冇有聽從潘易的安排。

主要是因為這些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他們都認為自己的族學,可以讓自己的子弟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潘易雖然有所安排,但到底有照顧不周的地方,既然如此,還不如靠自己本事來爭。

“諸位,科舉一旦記性,每三年就有一批低層官員出現,官員升遷或者貶謫,都要抓緊時間進行,否則的的,大秦官場之上,就冇有新鮮的血液。”

曹武又幽幽的望著眾人。

潘易等人聽了頓時明白曹武的意思,這是要對那些貪官汙吏、無能之輩下手了,唯有如此,才能空出位置來,給後來者讓路。

但真的如此嗎?

眾人相互望了一眼。

在七國之中,官官相護,都是常理。

這些官員多是出身世家大族,想要去官,或是病逝,或是年老,甚至有些官員天怒人怨,都能保住官位。

“怎麼?這世上,老者總是要給後輩讓路的,總不能一輩子都呆在同一個位置上吧!這樣,年輕人得不到鍛鍊,如何了得?”

“我大秦是需要新鮮的血液。”

“禦史言官要刺探各地官員的情況,傑出或者無能,考評的優劣都要看看。”

“考評為上者,可以提拔,考評為中者,可以平調,若是考評為下者,就讓他回家讀書吧!”

“讓東方太一配合禦史台,刺探天下。”

“當初匈奴人入侵的時候,黑冰台冇有及時發現,現在也該是時候出動了,若是這件小事都做不好,朕真的懷疑,黑冰台還有用處嗎?還是當年無孔不入的黑冰台嗎?”

曹武聲音平靜,但其中所蘊藏的殺機,眾人都聽的很清楚。

是針對那些無能昏庸的官員,也是針對黑冰台的,這一席話,就已經說明瞭皇帝的不滿。

潘易聽了一陣著急,不知道如何是好。

“陛下,不知道何人主持此事?”夫子正容道。

“竇興擔任吏部尚書多年,他想入軍機處,這次就他來辦,完成了此事,再讓他入軍機處就是了,朕相信他肯定能辦到的。”

曹武忽然輕笑道。

潘易聽了麵色大變。

若是一般的人,潘易還不在乎,但竇興不行。

他本身就是吏部尚書,朝野上下官員的檔案都是在他腦海裡,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不能用,竇興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更重要的是,這個傢夥是自己的對手,自己為丞相的時候,對方就和自己對著乾,想奪取自己的位置,現在更是想進入軍機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是什麼事情都能乾得出來。

隻要和自己有關,或者是對其不滿的人,都會出問題,都會被其報複。

若是平日裡,大家都是世家大族,爭鬥一番也冇什麼關係。

但現在不行,皇帝顯然是想著坐收漁翁之利,看著自己和竇興相鬥。

“陛下,竇大人生性剛毅,擔當此事,或有不妥。”

潘易趕緊建議道。

“不管妥還是不妥,對方是吏部尚書,考察百官的事情,就是屬於吏部範圍內,他不出手,你讓何人出麵解決此事?就讓讓他來吧!”曹武不在意的解釋道。

他如何看不出潘易心中所想,但他就是想這麼乾。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就想看著竇興和潘易兩人相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