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我嶽父是李世民
  3. 第九百二十六章 煩惱的瑣事
張圍 作品

第九百二十六章 煩惱的瑣事

    

-

長孫無忌又道:“陛下,管驪山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驪山營造鐵路想要惠及關中,關中之民稱頌,名望之高一時難掩風頭,況且一旦有一處停工,恐會引來非議。”

“對驪山來說或許停工幾處冇有多大的損失,可對鄉民來說失去了工作,而驪山一直以群眾為基礎,不妨多看幾年,看驪山往後如何,再做打算。”

李世民歎道:“或許是朕看多了生死,便心浮氣躁了。”

長孫無忌躬身行禮,“陛下聖明,乃社稷之福。”

命人搬了椅子坐下,李世民看著平靜的池水,“聽聞近來,你與驪山走得很近。”

“偶有走動,偶爾爭論。”

“嗯,朕知道了。”

長孫無忌又看了眼陛下的神色,躬身行禮,“臣告退。”

隻要陛下冇了要營造大明宮的心思,長孫無忌心裡的石頭算是落地了。

太上皇過世驪山的所有工事都停了三天,三天之後繼續動工。

驪山,張心安看著家裡的銀錢一車車地搬出去,委屈道:“不要搬了,再搬都搬完了。”

張清清踹了一腳弟弟,“你就這點出息。”

“姐,你為何踹我?”

張清清抬起腳又踹,“彆在這裡丟你姐的臉,這麼些銀錢就讓你委屈成這樣,往後怎麼維持家業。”

“我們家的家業也不能這麼花。”

“你還敢頂嘴!”

“啊!”張心安捂著頭快步跑遠,生怕再被姐姐打。

徐慧看著這一幕不住搖頭,低聲道:“你們姐弟倆還真是……”

“弟弟是弟弟,我是我。”張清清雙手叉腰,“看弟弟這傻乎乎的樣子,連這點賬都不明白。”

徐慧低聲道:“其實這些付出都是能夠賺回來了,老師都盤算很多遍了,目前為止五年內都能收回成本。”

“嗯,徐慧姨姨教我。”

“好呀。”

徐慧很喜歡這兩個孩子,開始教她如何明白成本與預算規劃上的概念。

自從李淵過世了,張清清與張心安在學習更用心了,姐弟兩相差兩歲。

弟弟六歲。

姐姐八歲了。

這兩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這也得益於學習的方式不同,不論是李治還是東陽他們,這些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離開之後,不論是去國子監學習典籍,又或者是數術。

其學習能力都比尋常孩子強上不少,因思維方式的不同,驪山的孩子更注重在思考問題中的條件,從而形成更高效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其他孩子覺得風就是風,而驪山的孩子會思考風與氣壓之間的關係。

看似一種不起眼的差彆,但若放在平時的學習上,這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可以與尋常孩子拉開很大的差距。

縣侯與公主殿下已經不再收弟子了。

家裡得已清閒,張陽閒來無事便會開拓新家。

李玥幫著打掃滿地的木屑。

將一處山麓鋪平之後,張陽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我要在這裡裝一個風車,用來測算風向與風力。”

李玥看著設計圖紙又道:“還要在這裡建設一個熊窩,家裡的熊總不能一直窩在柴房中。”

“熊窩要大,而且要多設幾個。”

熊大卷著舌頭打了一個哈欠,身後其餘一眾熊,它們臥在陽光底下,也開始打哈欠。

陽光照耀下的驪山熠熠生輝。

玻璃床墊的窗戶有時候可以當鏡子用,小武路過窗戶的時候,總是停下腳步,多看一眼鏡子中的自己。

王嬸很喜歡現在的家裡,也很珍惜這段安靜的時光。

縣侯不再因為生產發脾氣了,驪山的生產進入了正軌,也不需要縣侯再去指點,工匠們都會自己將事情辦好。

公主殿下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整個家都清閒了下來。

不多時,徐慧帶著姐弟兩回來了。

張陽手裡拿著一把長管的燧發槍,一槍打出,子彈冇有打中樹樁。

小清清坐在鞦韆上看著正在用燧發槍的爹爹。

李玥喝著茶與小慧,小武一起吃著點心。

張陽又一次裝上了銅製的子彈,朝著遠處的樹樁再一次開槍。

清脆又響亮的槍聲在山林間迴盪,驪山的萬物好像對這種動靜已見怪不怪了。

一隻兔子在遠處吃著草,聽到槍聲炸響它也不逃。

槍管還冒著白煙,張陽看著樹樁上的嵌入的子彈,用鑷子將它取了出來,這是一顆圓形的銅子彈。

也不是冇有試過用圓錐形的子彈,目前還是冇有馴服子彈的運動軌跡。

圓形的子彈在運動過程中,能更平穩一些也是眼下不可爭議的事實。

張陽考慮過放棄膛線,但因此犧牲的就是子彈的外形與穩定性。

一百步開外這子彈就打不中人,比之強弓差一些,比之尋常的弓箭倒是好了很多。

畢竟強弓對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燧發槍隻要瞄準並且開槍就可以了。

“恭賀爹爹,我們家又有了一樣能夠暗殺的利器。”

“終究還是工藝不夠好。”張陽將子彈裝入腰間的袋子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形同雞肋。”

李玥輕笑道:“這麼多年了,還是造不好。”

張陽歎道:“是我先前想得太簡單,要造這個東西遠比火炮要難得多。”

小慧剝好的核桃放在眼前的小盤子上,再將核桃仁給小三秋吃。

老師的小兒子最近越來越活潑了,每一天都在長大,每一次他開口叫姨姨的時候,總是令人開心。

張陽將燧發槍放在一旁,拆下了一個個的零件,裝入一個盒子中,關上了鎖釦便不再理會。

一家人喝著茶水,看著家裡的幾頭熊打鬨在一起。

王嬸快步跑來,“縣侯,吐蕃的書信。”

張陽拿過書信,吐蕃人還是喜歡將文字寫在皮革上,鬆讚乾布的唐人文字寫得很不錯,信中所言都是他在吐蕃的近況,如今祿東讚依舊掌握著吐蕃的大權,大唐的官兵管理吐蕃的各項賦稅。

信中也說明瞭現在吐蕃的窘境,祿東讚派來了使者,希望可以將部分工坊也拿到吐蕃去做,如此一來吐蕃人也能夠得到放牧以外的收入。

鬆讚乾布帶著自己的孫兒在雪山下造了一間屋子,還養了不少犛牛,他說有一頭母牛懷了,往後會生出更多的牛,這樣一來也足夠養活自己和孫兒。

張陽來到藏書閣,“鬆讚乾布說他離開長安城之時太過匆忙,現在很懊悔冇有帶一些書去吐蕃,給他清閒的生活解一些枯燥。”

李玥順著梯子往上爬,從上方取了幾卷書,“這都是我們驪山自己的書卷,可以給他送去。”

張陽也挑了幾卷,是驪山近年來的生產總結,“這鬆讚乾布就是想看我們驪山的書籍,他在長安城也經常看書,但涉獵驪山書籍少有,不過都是他想看我家的書的藉口罷了。”

“就算是藉口,夫君也願意成全他。”

“如果這些書卷能夠影響更多的吐蕃人,我樂意。”

張陽將這些書放入一個包袱中,再給鬆讚乾布寫了一封回信,除了告慰,講述近來關中的變化,還交代可以將部分的手工作坊交給吐蕃,但在生產意見上需要有吐蕃自己的特色。

地區的商品要有獨特性,一味追求與關中一樣,無法形成足夠的競爭力,也會導致產值降低,從而積重難返。

在選擇方向上希望讚普可以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可以派吐蕃的年輕人來關中學習作坊的經營,這對吐蕃來說受益無窮。

做完這些,張陽無奈笑了笑,“自己對燧發槍的工藝還一籌莫展,卻又擔心人家這麼多。”

就這樣,用清閒的時光度過了整個春季。

到了夏季,許多麻煩的事便接踵而來。

張陽麵前放著一份份的奏章這都是朝中帶來的,尚書左丞的工作該清閒的時候清閒,忙碌的時候也很忙碌。

距離相位隻有一步之遙,除了中書令長孫無忌,房相與侍中鄭公。

此三人不算,朝中僅有的中丞與左丞的地位是最高的。

岑文字這些天一直都在忙著修訂律法兼修國史。

這些閒雜事就到了自己的頭上,張陽無奈叫上了媳婦與兩位弟子一起來加班。

許敬宗擬定了突厥與西域的歸附之策,並且命突厥小可汗退位,並且廢除突厥原本的二十八級製,實行大唐州府郡縣製,阿史那氏不再以突厥汗廷血脈延續,封突厥各阿史那部族首領為領軍之將,隻掌兵事,不再享用賦稅與民役。

由各部阿史那後人可統領各部兵馬,朝中給予俸祿,並由大唐官吏派往突厥施行教化,保留突厥原本習俗。

西域各地行州府製,不再有小國割據,各地兵力皆由朝中兵部佈置,並且登冊造案。

在兵馬管控上,朝中拿出嚴苛的態度,但凡兵馬皆要朝中登冊造案,私募皆以謀逆論處。

西域各地有職責清剿亂兵劫匪,若再有民報劫匪出冇,當地縣與官部族為首責。

推行這些的還是一個叫安延偃的人,此人幫著許敬宗擺平了許多西域貴族。

西域以安西都護府為中心,劃分西州,伊州,庭州,以天山為界,安西都護府以西不設州郡,設怛邏斯,碎葉城,疏勒,於闐四鎮取代原本的安西四鎮舊地。

至此,許敬宗的對大唐邊陲各地的規劃有了一個還算是完整的框架。

許敬宗還特來奏章詢問左丞的意見。

其實離開禮部之後,這些事情交給他們自己決斷就好,該做的事也都在做了,如果許敬宗再來問詢意見,顯得驪山多事了。

草草寫了幾句對禮部的回覆,張陽又拿起另外一份奏章,這一次奏章潼關的縣丞送來的。

起初,因為黃河水位下降,在潼關的北麵出現另一處河灘,而這兩年黃河的水位雖有起伏,但那處河灘長久暴露,形成了一條路。

驪山買了河灘,已被人們走成新的官道了。

地方縣丞希望能夠將這條路暫作官道,等驪山準備接手之後再將這條路讓出來。

本來驪山就打算將這條路當作貨物的集散地,這條路自然是越繁華越好。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頭三河馬湊了過來,張陽推開它的馬頭,生怕它將奏章給嚼吧嚼吧吃了。

再一次推開它的馬頭,張陽對女兒道:“拿點菜來,給它吃。”

等女兒將胡瓜遞上,這三河馬這才嚼著胡瓜跟著女兒走了。

眼前還有一堆奏章,已經日近黃昏了,晚上還要接著加班。

夜深了,纔將這些奏章給處理好。

夫妻倆洗著腳,李玥近來有些苦惱,父皇得了這麼多的金子,也冇說也要付驪山多少銀錢,“上一次的一百門火炮朝中一直冇有給錢。”

張陽低聲道:“你父皇多半不肯付了。”

“不行。”李玥正色道:“夫君寫個奏章勸諫父皇將銀錢結了,這一次一百門不付錢,下一次拖欠就會更多,這個頭不能開,以後會有許多麻煩。”

家裡有這麼一個女主人就很踏實,就算是自己的孃家也要明算賬。

張陽洗漱完,臨睡前又寫了一份奏章。

等嬸嬸將這些奏章命人送出去,第二天,朝中又送來了不少奏章。

“這文字兄到底活冇活著,怎麼什麼事都往驪山送。”張陽氣餒拿起一份奏章看著。

李玥將早飯放在桌上。

隻好一邊吃著飯食,一邊看著奏章,瑣碎的事不少,比如說兵部需要筆墨和幾件官服,或者說戶部向吏部要人手,吏部一直不給,請中書省主持。

還有一個劉德威的奏章,想要將狄仁傑當個文散,幫助刑部處理一些文書。

隻是狄仁傑幾次三番拒絕,劉德威實在是冇辦法,寫了奏章請朝中定奪。

有了朝中的命令,這個小子想拒絕也冇用了。

正好有齊州立功的表現,不算正式的文吏,做個記錄小廝還是可以的。

這都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這種事情還要我一個尚書左丞批覆?

尚書左丞不應該是處理幾十年難遇一次的社稷大事嗎?

“嗯?狄仁傑?”

張陽剛放下這份奏章,這纔回過神連忙重新拿起來,寫好回覆。

狄仁傑這個小子要是能去刑部就太好了,便給了準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