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彆追了 作品

第120章 削弱的辦法

    

-

他的眼中充滿了焦慮與憤怒,因為他知道,如果不能儘快得到食鹽,他的部落將麵臨巨大的危機。"首領,我們必須儘快行動,否則等到唐軍的援兵到來,我們就再也冇有機會了。"一位手下勸說道。首領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一場生死之戰,他不能退縮。於是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突厥人開始了他們的行動。他們悄無聲息地接近了大唐的邊境,準備發動突襲。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早已準備好了迎接他們。在邊境線上,唐軍已經佈下了嚴密的防線,等待著突厥人的到來。當突厥人衝進邊境時,他們突然發現,前方小村子裡留存著大量的食鹽。他們的眼中閃過貪婪的光芒,紛紛衝向食鹽。就在他們即將衝入村子的時候,突然間,地麵開始震動,接著是一聲巨響。原來,這是李世民設下的陷阱,他用大量的食鹽作為誘餌,下麵埋藏著火藥。突厥人瞬間陷入了混亂之中,他們四處逃竄,試圖逃離這個死亡之地。而此時,唐軍從四麵八方包圍過來,將他們團團圍住。一場激烈的戰鬥隨即展開。唐軍士氣高昂,他們為了家園,為了皇帝,奮力拚殺。而突厥人則是人心惶惶,他們無法抵擋唐軍的強大攻勢。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當太陽升起時,戰場上已經滿是屍體。突厥人幾乎全軍覆冇,隻有少數幾人逃脫了性命。而李世民站在戰場之上,目光掃過這一切。他的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戰爭的厭惡。他知道,這場戰爭雖然贏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隻不過他也清楚,這隻是一場戰鬥而已。真正的和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與智慧。他決定回到長安城後,加強邊疆的防禦,同時也要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天下太平,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他的智慧與勇氣。在一片歡呼聲中,李世民率領著唐軍,浩浩蕩蕩地返回了長安城。他們的身後,是那無儘的戰場與硝煙,而前方,則是充滿希望的未來。回到長安之後,李世民並冇有因為這場大勝而感到開心,他隻感覺到蒼生皆苦。數日之後,魏征求見。"陛下,突厥來犯是因為他們現在缺鹽,冬天冇有鹽吃是會死人的,與其死在風雪之中,我猜他們很快還會再次進攻,他們寧願死在邊境。""所以我們的勝利隻是一時的,很快將會迎來下一場戰爭。""不過微臣有一計,可平息突厥人的戰爭,並且持續性長久的削弱突厥,讓他們數十上百年之後,再也無力與我們大唐爭鋒!"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絲詫異,他趕緊開口道:"愛卿有何妙計,還請速速道來!""與突厥部落進行互市,他們不是想要鹽,想要茶葉嗎?我們可以給他們,但前提是要用上好的戰馬來換!""同時一切軍用物資,諸如兵器和生鐵,嚴禁售賣給突厥,這樣一來他們隻能獲得生活物資,卻為了生存不得不把戰馬源源不斷的賣給我大唐!""此消彼長,以後的突厥將不足為患!"隨著魏征的話音落下,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李世民眼中閃過一抹深思,他知道魏征此計非同小可,若能成功實施,不僅能平息邊患,更能為大唐帶來長遠的利益。"魏愛卿,你的計劃確是高明,但如何確保突厥人會接受我們的條件?"李世民問道,他的目光銳利如刀,直指問題的核心。魏征微微一笑,他的眼中透露出自信的光芒:"陛下,突厥雖強,但生活物資匱乏,他們對於鹽和茶葉的需求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隻要我們在互市中提供足夠的誘惑,他們自然會願意用戰馬來交換。""至於禁止軍用物資的出售,我們可以藉助嚴格的監管和懲罰機製來執行。"李世民點了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他知道魏征是個精明的謀士,若非有充分的把握,絕不會在此時提出這樣的計策。"好,就依你所言,立即著手準備與突厥的互市事宜。""同時,傳令邊疆各州,嚴查軍用物資的流向,確保不會有一絲泄露給突厥人。"李世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顯示出他對這個計劃的重視。數個月後,邊疆重鎮的北門外,一片熱鬨非凡的景象。來自突厥的商隊與大唐的商人在此交流,各種貨物擺滿了市場。突厥人帶來了他們的戰馬,而大唐則提供了鹽和茶葉作為交換。市場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議價的聲音,空氣中瀰漫著各種香料和馬匹的氣味。與此同時,在邊疆的一座小鎮上,一名唐軍的將領正嚴密監視著每一次的交易。他的眼神堅毅,手中的名單上記錄著每一匹被交易的戰馬的資訊。他知道,這些戰馬將成為大唐軍隊的新力量,而突厥人的力量則在不知不覺中被削弱。時間如同流水般流逝,轉眼間,互市已經進行了數月。突厥人的戰馬源源不斷地流入大唐,而他們得到的隻是生活必需品。在這個過程中,突厥的力量逐漸減弱,而大唐的軍隊則因為優質戰馬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強大。幾年過去了,大唐在邊疆地區的防禦力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突厥人雖然偶爾還會發起小規模的騷擾,但已經無法對大唐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李世民的睿智決策和魏征的巧妙計策,使得大唐在邊疆問題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次成功的邊防策略,不僅鞏固了大唐的邊疆,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李世民也對食鹽這種東西,有了新的認識。小小的食鹽看起來不起眼,卻是每個人都無法忽略與缺少的,甚至於他還關係到邊疆的穩定與天下的安寧。如果有誰忽視,那麼總有一天會吃大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