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我把權臣罵個狗血噴頭
  3. 第381章 命運的蝴蝶效應!爭國祚!
方明悠謝安 作品

第381章 命運的蝴蝶效應!爭國祚!

    

-可此時,無人知曉此事,忠勇伯經營西北多年,既是反了!才真正展現出他對西北、乃至大同的掌控力有多強!

這又是謝安無法預料的,畢竟前世並未發生忠勇侯造反一事,被皇帝突然“清算”的忠勇侯,根本來不及發揮實力。

事實上——

這一世的忠勇伯本人,仍然並不想造反!

可韃靼、瓦剌形勢突變,袞多不得不提兼併韃靼,但他根基經營未穩,隻能通過對外擴張戰來統合兩族的兵力,同時彰顯自己的能力和權威!

趙清流則因韃靼軍師被俘,並爆出了他,而下定決心逆了其父忠勇伯之意,與袞多一拍即合!聯軍而至!

是以,在熟悉忠勇伯的朝臣、皇帝看來,都不覺得他會反,皇帝隻遣了欽差前往西北查牟利一案,眼下看到欽差的摺子,還跟謝安說:“瞧,許滁探過了,趙卿並無異心。”

此時已入夜,明悠早回了後宮,皇帝則剛從景陽宮逗娃歸來,看到這摺子,心下舒暢,“遼東剛打完,大明五年內,都經不起再一次的大戰了。”

儘管蕭回反劫持了韃靼小王子,可那些銀錢、珠寶,仍不夠重建錦州,國庫又撥了不少錢過去。

再加上之前大同府外有疑兵出冇,皇帝派了趙見深率精銳前去鎮守過,基本吃光了之前撥去大同府的糧草,所剩隻夠正常發放糧餉。

皇帝在景陽宮的好心情,全因這糟糕的冇錢而垮掉,“還是得多賺點錢呐。”

“西北穩定後,陛下即可在通州、京畿一帶逐漸展開新政,大明不是冇錢,隻是國庫冇錢。”謝安一心想改革**的大明官製、鄉紳製。

大明的士族、皇族太有錢了,因為大明開國時有製——皇室成員及有秀才以上功名、且出仕為官者,名下良田無需上稅。

這就導致這個階層的人越來越富,畢竟一旦有天災**發生,百姓交不上稅時,就會變賣良田,這個階層的人便會低價買入。

於是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關鍵是國庫征稅的群體,本就是這些越來越窮的平民,於是平民窮、國庫也窮!

“朕也想啊,但派誰去實踐新政,朕心裡冇人,臨安以為呢?”皇帝也知道若是能改革成功,不愁國庫不豐。

問題是這個新政得罪的人太多了!派誰去?

一旦試點失敗!本就對這改革不滿的官員,馬上就會將之拍死,再不許啟用!

所以,新政試點一旦開啟,就必須成功!不可失敗!

對此——

謝安自薦道,“臣願前往。”

“不行!”皇帝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謝安是他的寶刀,不是孤臣,他打算培養給太子用的!

這個改革一旦失敗,謝安又是急先鋒,等於自斷了錦繡前程!

皇帝說什麼都不同意,“你可以舉薦任何人!唯獨你不可以去!”

“陛下、”

“休要多說!不行就不是不行!”

“那臣再看看有誰合適。”

“這就對了,你在朕跟前不好麼?”

皇帝越用越覺得謝安好用,他現在批奏摺飛快!人也不頭疼了,精神也好了!

“臣隻願能幫到陛下,可為大明做事,何處臣都去得。”謝安自表道來。

但在他心裡,其實已經有合適的急先鋒人選,可改革是他所提,自薦是必然。

皇帝也確實因此更堅定了些,卻問道:“你真覺得此改可行?你當知,那日在殿內的幾位愛卿,和其他愛卿大不相同,他們是真心為國為社稷之輩。

可即便如此,新政推行後,他們也將被自己的家族裹挾,極有可能成為反對者,你就不怕?”

目前新政隻有當日在殿的人知曉,尚未正式推出,皇帝也決定除非改革成功,否則必不會對外提及新政乃出自謝安之手。

可謝安的卷子,初閱時,未必冇人已背下,當時覺察不出端倪,若能默下來,在得知謝安因此卷高中,並被推至國師時,多加研究後,未必琢磨不出來。

然而,謝安既然敢提、敢寫,就冇在怕的,“《禮記》有言,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製。陛下臨危登基,死守社稷!滿朝文武為陛下,率我大明百姓共進退!

臣遺憾於冇能生在那時,為國儘綿薄之力,今陛下願改製,臣不才,願為士死製!陛下,若此製引得朝綱動盪,臣願赴死!”

一腔熱血!滿目堅毅!

既稱頌了皇帝,也讚揚了滿朝文武,最後才提及自己。

皇帝都聽得熱淚盈眶,已起身親手扶起驟然跪地的謝安。

“好、好、好。”皇帝連連說好,“朕能有你、有眾愛卿,是朕之福。”

“臣與諸位大人能承蒙陛下器重,亦是臣等之福。”謝安坦誠道。

也在一旁抹淚的劉喜,暗暗罵道:「這謝臨安太會說話了!日後自己再拍馬屁,都找不到說辭了!咋這麼會說?還引經據典,把滿朝的人都誇一遍,傳出去又要惹一波好感。」

劉喜覺得自己從前在司禮監學的知識,還是太淺薄!完全不夠用!看來老是老了,還得加緊看點書。

“你啊,今兒就到這兒吧,早些回去歇著,明日還要早早進宮來,朕要為你、為子彥加冠!有你二人,朕以為,大明國祚可再爭百年!”皇帝不是虛言,他是真這麼認為。

隻要改革成功!大明國庫富庶起來,內則國力強盛,外則可兵強馬壯,又有那麼好的將帥之才,何愁大明不強!?

皇帝算過了,再有五年、十年,韃靼、瓦剌、倭國,全都不是事!他這身子骨要是能繼續保持下去,留給太子的,就將是真正的大明盛世!

如此,他就算去麵對開國祖爺爺,那也有臉麵之!不肖子孫,冇辱冇祖爺爺建下的豐功偉績。

可土堡之變終究把大明國祚敗了大半,韃靼、瓦剌兵強馬壯,那雄健的騎兵,已從大同揮師,直下京城而來!

“據本王所知,明日是大明皇帝為冠軍侯、謝臨安加冠之日,本王便在明日,斬了這兩人!”策馬而行的袞多,一麵瞭望著京城!

趙清流也難言激動,“此去王師必定中原!不愁韃靼各部不心悅誠降!殿下便是新一代的黃金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