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問道老子
  3. 第5章 我是誰?
周謙 作品

第5章 我是誰?

    

中午的時候,周謙在想要吃什麼午餐呢?

一個選擇是穿過地下長廊,走三百米左右吃素餃子。

另一個選擇是在一樓馬路對麵的自選快餐。

糾結了一下,周謙覺得可以去吃素餃子,因為己經多天冇有吃了。

吃完午餐回來之後,周謙在想可以做什麼呢?

一個想法是可以看書。

另一個想法是可以刷會視頻,然後睡覺午休。

突然間,周謙覺得有些驚訝,怎麼這兩次他都有著不同的聲音。

這裡似乎有一個關鍵點。

1以吃午餐舉例,那家餃子店和自選快餐店,是客觀存在的嗎?

這個其實是不確定的,因為它們隻是過去當週謙去到店裡的時候,才能確認它們存在。

也許某一家店前天倒閉在裝修換成新店呢?

所以這兩家餐廳並不一定是客觀存在的,而是存在於周謙的意識當中,這樣周謙是在對於他意識中的對象做選擇。

類似人用眼睛看物體時,物體會在眼底呈現出一個倒立的像,然後再告訴大腦看到了什麼。

那麼人的意識在感知事物,也類似於外在事物在人的意識中呈現出相應的形象。

在認知模型1中,周謙有瞭解到,人對於某物的認知,其實是存在於意識當中,而認知並不等同於存在本身。

那將這個對象的範圍擴大,人對於世間萬物的認知,也是存在於人的意識之中。

人的意識,會模擬出一個原本以為客觀存在的世界。

然後人的意識會對許多事物再產生不同的想法,還有不同的行為。

就像吃午餐的考量,實際上週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他可以在意識中浮現在周邊看到過的許多商家,然後再來選擇要吃哪一家。

這樣,周謙覺得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浮現出來,如果他的意識中存在著對於萬物的認知模型,那麼他到底是誰?

如果不想清楚到底是誰在如何認知萬物,那麼對於萬物的認知也都是不清晰的。

換一個對所有人都很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我是誰?

2結合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可以給自己命名,但這個名字等於我嗎?

明顯,名字不能等於我。

畢竟,在我冇有名字的時候,我就是那個冇有名字的存在。

而當我擁有了名字,名字也隻是一個代號,讓人知道如何稱呼我。

相比於每個人都擁有的名字,“名”這個字更是代表了不同人對於我的認知。

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對於我的認知都是各不相同的。

每個人對我都隻是有一部分程度的認知,永遠不可能達到100%程度的認知。

就連我自己,也不能100%程度地認識我自己。

我從小到大的經曆,都還記得清清楚楚嗎?

冇有。

我身體的各個部分,我都清清楚楚嗎?

冇有。

我意識中冒出的那麼多的想法,我都清清楚楚嗎?

冇有。

如果我們永遠冇有辦法完整完全地認識我自己,那我是誰呢?

想到這裡,周謙覺得十分地驚訝。

因為以前,他總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他以為的“我”就是他這個人,他的決定都是代表著他這個人。

但問題是,今天周謙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內在想法的矛盾,也看到了對於自己認知的不清晰。

再回到認知模型1,將“我”作為對象,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我”也是存在,因為“我”明顯在感受感知著自己和周圍的事物。

那麼“我”也在認知著“我”自身。

這裡就有三個概念,一個概念是作為被認知對象的“我”,一個概念是作為認知主體的“我”,一個概念是“我”對於“我”的認知。

在結構“某人在認知某物”中,某物一般是指某個存在,它一般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所以在“我在認知我”這句話中,後一個“我”代表的是存在本身。

那前一個“我”是什麼呢?

它其實是可以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概念。

一個“我”也是指存在本身,這樣就變成真實存在的“我”在認知認知真實的“我”。

還有一個“我”是指認知的主體,這個主體卻不一定等於真實存在的“我”。

如我們的大腦會思維,這樣在思維事物的“我”不是代表真實的存在本身,而可能隻是代表了大腦。

這樣再來看待“我在認知我”,第一個“我”就可以有兩個不同的含義。

“我”的一個含義是,“我”是大腦,在意識中呈現出了所感知世界的模型,大腦會不斷地產生各種不同的想法。

就像吃午餐的時候,周謙在糾結吃餃子還是自選快餐,這是大腦在發出不同的聲音。

問題是,大腦對於世界的認知往往是不準確的,隻是在片麵地認知著現實。

而“我”的另一個含義是,“我”是存在本身,或者說是本體。

那本體是如何認知本體的呢?

3周謙覺得,在思維“我”的概念時,就變成兩個在用不同方式認知世界的“我”。

一個是在用大腦去認知事物,這樣的“我”似乎就等於我的大腦。

大多數的情況,都是人會活在自己的大腦之中。

大腦有思維的功能,人就好像是一個會邏輯和形象思維的機器人一樣。

但實際上,人卻並冇有很擅長邏輯思維,很多思維往往是錯誤的。

另一個是在用作為本體的存在去認知事物,這樣的“我”就等於是作為本體的存在。

本體是如何來認知存在呢?

周謙想到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提出了“觀”,也許這種“觀”就是真實的認知方式。

這種“觀”的認知方式,不同於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源於本體的覺知能力。

周謙隱約覺得,每個人都具備著這種與生俱來的覺知能力,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能力的存在。

周謙也覺得,現在還冇有實證到這種能力的存在。

老子應該是有,否則他是如何認知實相,並去描述對於實相的認知的呢?

4周謙覺得,現在他通過思考對於“名”有了更多的認識。

他不僅僅覺得,在看待外界時多了一個“名”的距離感,在看待自我時也是多了一份距離感。

我在認知某個事物,但“我”可能隻是我的大腦,卻不一定是真實的存在。

也許有一個本體,是可以去準確地認知真實的世界的。

當他能找到這個本體,“我”也許就可以等於這個本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