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生蠔 作品

第26章 著書

    

-

杜如晦領了聖命卻也不需要真的親自去傳旨。

京兆府尹還不值得他為這件事情親自跑一趟。

尚書省官吏傳達了聖上口諭以及杜如晦的意思後。

宋靖撲通一聲癱倒在地,差點冇昏死過去。

多年來為官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好不容易爬到這個位置,他容易麼?

雖說冇有貶官罷職,可被聖上和宰相大人申斥也基本上是升遷無望了。

強打起精神,宋靖起身掏出一個荷包塞到尚書省官吏的手中。

“大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給我透個底,讓我也死個明白。”

宋靖一瞬間在腦海中將所有有矛盾的人都過了一遍。

真冇有不死不休到非要毀了人家仕途的。

也冇有那麼大的人物能夠上達天聽。

那名尚書省官吏掂量了一下手中荷包的重量,低聲道:“宋大人據我所知,原本陛下是要往上挪一挪你的位置,卻被皇後孃娘打斷,據說是……”

之前發生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隱秘,李世民也有心告誡下麵的官員,自然不會組織傳播。

事情的真相早就傳得滿天飛,甚至比當事人知道的都清楚。

“宋大人,說起來你也是遭了無妄之災,大夥也明白,隻要彆再生出事端想來事情也就過去了。”尚書省官員很是同情地說道。

同朝為官,不看僧麵看佛麵,不看佛麵也要看銀子。

宋靖呆滯地將尚書省的官員送走,獨自坐在大堂久久不語。

良久他纔回過神來,臉色陰沉得如同厲鬼,大聲吼道:“來人,把那個該死的孫淵給我拿過來。”

李平不知道他的事情間接影響到了京兆府尹的官運。

此刻的他正悠閒地講著故事。

一旁的柳毅聽到激動處興奮得想要高聲吼叫,卻被妹妹瞪了一眼,隻好捂著嘴巴,滿臉憤憤不平。

至於杜如晦的大公子杜構則奮筆疾書,飛快地抄錄著李平所講的內容。

“有道是整備窩弓射猛虎,安排香餌釣鼇魚。”

“欲知後事如何,且停下分解。”

好不容易說道結尾,李平迫不及待地端起杯子灌了幾口水。

說書真不是人乾的活。

一旁的柳毅見狀大叫道:“彆呀,接著說呀。”

“今天就到這裡,剩下的明天再說。”李平翻了個白眼,越發後悔當時怎麼就腦子抽了想起弄話本子這件事情。

之前長安縣丞上門,雖然被便宜孃親弄走,但李平也知道糖霜的生意短時間內做不下去了。

眼下雖然還冇有人上門,可要不了幾天,來買方子的隻怕就要將門檻踏破。

他最多也就是保住個作坊,至於想要獨吞這筆好處,搞壟斷生意是不可能的。

所以改行是最好的選擇。

思來想去,李平琢磨著印書這門生意應該還不錯。

一來是他知道印刷術的基本流程,複製起來應該不困難。

再者如果冇有記錯,造紙術也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和改良。

第三則是大戰之後,海內昇平,大唐的霸主地位穩固,百姓富足,自然而然就有了精神上麵的需求,為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要說彆的行業有可複製性,算不上獨門生意。

可話本子李平敢說他是第二冇有人能成第一。

畢竟有著千年累積,又經曆過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喜聞樂見的東西早就被研究透了。

彆的不說,就是把後世那些爆款的電視劇寫出來估計也能大概。

何況還有曆史長河中那麼多著名的故事。

三國演義就是李平的試水之作。

眼下的唐朝說書人已經有了三國故事的雛形,但大部分都是一些片段,從史書中節選出來加以創作加工,冇有成本的體係。

有珠玉在前,李平也不介意做個文抄公,雖然記不住整本三國演義,但大體走向還是知道的,不行就編唄。

不得不說,想法還是很不錯的。

至少柳家兄妹很是捧場,尤其是柳毅,聽得那叫個激動。

可正想要落到實處,編撰成冊,李平又犯了難。

他可不會大唐的繁體字,說冇問題,寫就露怯。

原主倒是會點,可也就是勉強能看的地步,要說遣詞造句長篇大論是不成的。

而且,古人有頗多忌諱,李平也半點不知道,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抓了壯丁。

起初杜構還是百般推辭的,可架不住李平忽悠,聽了幾回書之後就加入了創作的行列。

“那行你不用說,告訴我後來怎麼樣了行不行,關老爺是怎麼保護嫂嫂殺出重圍,打得曹孟德丟盔棄甲。”

柳毅在一旁碎碎念著。

李平實在是被吵得頭疼,冇好氣地說道:“關公投降了。”

“什麼!”柳毅一臉不可置信地說道,“關老爺天下無敵,怎麼可能投降。”

杜構被嚇得手一抖,紙張上多了幾個鬥大的墨點,他無奈扶額說道:“是投降了,屯天山約三事關公降漢,書上寫了。”

柳毅看了看李平,又看了看杜構,確認他們不是在開玩笑,頓時悲痛欲絕,無法接受事情的真相,抱頭痛哭。

他心目中的英雄怎麼能投降呢?

柳嬋兒頗感無奈,隻好拉著哥哥離開。

丟人,太丟人了。

杜構放下筆,一臉正色道:“李公子大才,原本複雜的曆史在你口中深入淺出,成了百姓都能夠聽懂的話本子,著實厲害。”

李平笑道:“杜公子纔是真正的有本事,我就是想到哪說道那,你能夠整理通順才讓人佩服。”

這句話是事實。

李平全憑藉記憶說書,許多地方還是電視劇的橋段。

可杜構卻能夠將內容和曆史結合起來,寫得清楚明白,李平看過之後甚至覺得好像是看到了原版的三國演義。

“此物,公子當真要分享給我?”杜構想了想,還是問出了這些日子困擾在心中的問題。

因為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書中的內容是在為大唐正名。

昔日大漢和前朝有諸多相似之處。

當今陛下和父親他們正是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中。

至於後麵三家歸晉之後內容不太好處理,但問題不大。

五胡亂華生靈塗炭。

陛下正是看到了前車之鑒所以纔要與突厥一戰。

加之又是三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可以想象,書成之後作者不說名垂青史,至少也會出名。

而李平則將這個機會給了他。

一時間杜構心情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