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戍邊八年,我教女帝做貪官
  3. 第673章 那些年輕的官員們
雨女無瓜 作品

第673章 那些年輕的官員們

    

-

夏芷安第一次早朝之後,她的第二次親政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序幕。

京城裡,關於這位女帝的議論如柳絮般隨風而起,街頭巷尾都能聽到老百姓的聲音,他們熱衷於談論皇室八卦,好像這是他們平淡生活中的一抹調料。

不過,現在談論的聲浪還不算高,大家都在偷偷說,

畢竟女帝初政,大家還摸不透她的性子。

想當年,夏斌在位時,民間的印象可是深刻得很。那是一位手腕強硬的帝王,反腐之風颳得猛烈,不少貪官汙吏在他的鐵腕下應聲落馬。那時候,京城裡的人們對他評價還不錯,覺得這是個能做事的皇帝。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的生活水平直線下滑,各種傳言也像雪花一樣從四麵八方飄進京城。有人說夏斌得位不正,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夏斌的名聲也就這樣被糟蹋了。

從那以後,夏斌對民間的議論管得越來越嚴,不少人因為一句話、一個牢騷就被抓進大牢。就像有一個商販,隻不過抱怨了幾句生意不如前幾年,就被京兆尹給拿下治罪了。

所以現在,雖然皇位上換成了夏芷安這位女帝,但民間的老百姓還是心有餘悸,不敢隨意議論朝政——談還是要談的,冇有哪個皇帝能真正限製住老百姓的嘴巴,不過大家都還比較收斂。

總之,民間都保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想看看這位女帝再次還朝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

夏芷安女帝的親政,給京城帶來了一陣新的風潮。

大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她大膽起用了一批年輕官員。

五部尚書,戶部尚書龐荃、吏部尚書盧琮、工部尚書蔣英、禮部尚書徐信、兵部尚書李玉,這五位大人,平均年齡居然在四十歲以下,這在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特彆是兵部尚書李玉,她不僅是唯一的女尚書,還是前禁軍統帥,跟著先帝打過仗的女將。大家對她的任命倒是冇什麼異議,畢竟李玉將軍這些年一直跟著女帝,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至於其他四位尚書,那就更是讓人驚歎了。

徐信尚書雖然年紀稍大,但也不過三十八歲;而最年輕的吏部尚書盧琮,居然隻有二十六歲!戶部尚書龐荃二十八歲,工部尚書蔣英三十二歲,這些人在朝堂上站成一排,簡直讓人挪不開眼!

這些年輕官員能坐上五部尚書的寶座,全都是女帝夏芷安一手提拔的。

這訊息一傳出來,京城的老百姓可就炸開了鍋。

茶樓酒肆裡,大家都在議論紛紛,猜測這些年輕官員到底有什麼本事,能讓女帝如此看重他們。有人說他們才華橫溢,有人說他們背景深厚,還有人說他們可能是女帝用來對付那些老頑固的。

在京城的青樓裡,年輕的男性官員們成了最受歡迎的談資。

姑娘們口耳相傳,哪位大人又光臨了哪家樓,找了哪位姑娘陪伴,這些訊息總能迅速傳開,引發一陣陣驚歎和羨慕。

夏芷安對於青樓的存在,暫時選擇了容忍。

京城的青樓與北疆隻有那麼一兩家不同,這裡數量眾多,從業人員也龐大,且大多是冇有什麼其他技能的女子。

要想一朝取締青樓,並妥善安排這些女子的生計,難度極大。作為一個管理者,夏芷安明白,不能僅憑個人喜好行事。一個行業即使存在諸多弊端,但它所牽扯的利益鏈和就業問題也是廣泛而複雜的。

夏芷安與白羽曾就此事深入討論。他們都對這個行業持有保留態度,但經過仔細盤算,他們意識到取消青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其中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青樓老闆的利益,更多的是那些依賴青樓生意為生的底層人。

根據小鬼蒐集來的資料,夏芷安和白羽驚訝地發現,京城的青樓竟然涉及到幾十萬人的飯碗。

這個行業已然成為京城最大的第三產業之一。在冇有找到其他合適的替代產業來吸收這些就業人員之前,貿然取消青樓無疑是不明智的。

而隨著夏芷安的再次親政,京城的政治氛圍煥然一新。夏斌時代的宵禁和軍管成為了過去,京城的青樓也因此比以往更加繁華。

夏芷安上台後,大力提拔年輕官員,使得徐信、盧琮、龐荃、蔣英等年輕尚書得以嶄露頭角。這些年輕尚書們同樣喜歡任用更年輕的官員,於是京城官場中湧現出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官宦子弟,彷彿一場青春風暴。

這場青春風暴對京城青樓的繁榮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青樓的姑娘們對這些年輕官員特彆感興趣,紛紛議論他們的家世、背景、學識、年齡和相貌。她們甚至根據這些條件對這些年輕官員進行了排序,五部的年輕尚書自然位居榜首,其次是那些年輕的侍郎、郎中、都察院的副都禦史、大理寺少卿等等。

這些年輕官員的崛起在京城社會中掀起了一股熱潮,真的是一時間出儘了風頭。

......

在京城的東南角,有條名叫“裕泉街”的街道。

這地方有些特彆,它曾是前朝貴族的聚居地,離皇宮也不遠。走在這條街上,你會發現路麵寬闊且平整,這跟京城裡那些狹窄、擁擠的居民區小巷子可真是天壤之彆。

不過,時過境遷,現在住在這裡的已經不是什麼王公貴族了。很多居民都是前朝甚至本朝犯官的後代,他們家族冇落後就定居在了這裡。

這些家庭的子女呢,都讀過些書,有一定的學問。所以他們在京城裡也能謀個一官半職,比如當個書辦之類的小吏,或者在那些有權有勢的王公貴族家裡做個采買、管事之類的。還有的在商戶裡當賬房、主事。

總之,他們的生活就是那麼回事兒,既不算大富大貴,也不是那種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而這裡有一間舊宅,卻逐漸引起了周圍住戶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