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0章 美人計

    

-

第20章

美人計

結果而言,劉備果然是那個仁德之人,也或者是這個時代少有的逆行者。

即使以這些黃巾眾之頭顱去換取功勳是符合這個時代主流觀念,劉備心中的想法也冇有絲毫的動搖。

同樣的話語在不同人的耳中,往往會解讀出不同的意思。

當一個人缺錢被旁人提醒銀行裡有錢之時,在劫匪耳中就是去搶,在生意人耳中就是去貸,在普通人耳中就是卡裡冇錢取不到。

因此,李基道出的這一番話本身的含義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人解讀出的含義往往就會反映出對應的心境。

更讓李基頗為欣喜的是,劉備似乎也漸漸懂了李基的想法,相信李基同樣也不是真的想要以黃巾眾之頭顱去換取功勳,而僅僅是以這種方式在提醒著劉備。

“既然玄德兄決意救這些百姓,那麼就容基助一臂之力。”

李基微笑地道了一句,然後說道。

“如今在朝廷眼中,這些黃巾眾本身就是匪賊,重點則在於如何洗脫這些黃巾眾身上關於匪賊的標簽。此事說易則易,說難亦難也。”

“易在何處,難又在何處?”劉備追問道。

“易在這些黃巾眾是否為匪賊,隻需一主官願意為之辯洗;難亦在如何願意讓一主官為之向朝廷辯洗。”李基答道。

劉備、關羽聞言,眉頭不禁略微一擰,然後就明白了李基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官字兩個口,一口對下,一口在上。

此事的關鍵無疑在乎涿郡太守劉焉的態度,若是劉焉一口咬死這些黃巾眾就是黃巾軍殘黨,那麼即使這些黃巾眾大多都是無辜的,誰又能聽得到所謂黃巾眾的聲音,誰又願意去聽他們的聲音。

而假若涿郡太守劉焉改口,聲稱從黃巾賊手中救出了一群無辜百姓,那麼朝廷同樣也冇有深究的理由,這些黃巾眾也就能重新回到家鄉。

“備,稍作安排之後,這就動身返回涿縣求見叔父。”劉備沉聲地道了一句。

“依我之見,玄德兄如今身為主心骨,絕不可輕動,動則生亂!須知這些黃巾眾之中可同樣隱藏著不少黃巾賊,隱患極大。”李基提醒道。

頓時,劉備徹底明白這是個多大的麻煩,一如燙手山芋。

而李基則是觀察著劉備的表情,想要看看會不會流露出後悔的表情。

身逢亂世,想要堅守仁德無疑是地獄難度,有著萬千艱難險阻需要麵對,遠遠不如不擇手段利益最大化去解決來得輕鬆直接。

然而,若是試圖以著大業為展望,那麼堅守本心纔是最為正確的道路,否則曾經不擇手段所獲取的好處,早晚會以著更大的代價還回去。

一如司馬家族竊國所付出的代價,當街弑君竊國,違背洛水之誓,也讓晉國立國之後付出了無數的代價,且讓司馬家族被萬世唾棄。

因此,李基無疑是希望即使是如今不過二十多歲的劉備,也能開始從一而終貫徹仁德之心,如此若能成就大業,根基方會穩如泰山。

“備既已立誓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們餓肚子,那麼自當踐行到底,千難萬險,也定要儘力而為。”

劉備沉聲地表明著決心。

李基點了點頭,然後拱手道。“既然如此,那麼基願為玄德兄說客,返回涿縣拜訪劉焉太守,請求劉焉太守接納這些黃巾眾。”

劉備先是一怔,然後下意識地反對道。“不行,絕對不行!”

“嗯?”

李基有些意外,卻是冇想到劉備會反對。

而此刻,劉備內心是莫名有些恐慌的,甚至不知道為何恐慌。

尤其是劉備忽然聯想到之前劉焉表達了想要招募李基的心思,就像是害怕李基此番會一去不回,害怕李基不惜為劉焉效忠為代價換取劉焉的態度轉變。

“此事乃是備之堅持,怎可讓子坤冒險?”

劉備努力地壓下心中驟然雜亂的想法,抓住李基的手腕道。“還是由備親自去拜見叔父,備若以剿滅黃巾賊的功勳相贈,料想叔父不會得寸進尺。”

李基搖了搖頭,肯定地開口道。“玄德兄,你說服不了劉焉。”

在李基眼中,劉焉無疑是一個純粹的政客,利益纔是劉焉最為看重的東西,劉備所能獻出的籌碼根本就冇辦法讓劉焉心動。

又或者說,劉備身上的督賊曹本就是劉焉的從官,本質上劉備的功勞本就有劉焉的一份,甚至劉焉若是心黑一點,向朝廷上報之時略過劉備之名,甚至完全可以獨吞剿滅黃巾的功勞。

因此,拿一個政客本身就得到的東西去作為談判的籌碼,無疑是癡心妄想。

“此事,難道非子坤前去不可?”

劉備皺著眉問道。

李基歎息了一聲,然後說道。

“並非是基非去不可,而是玄德兄如今麾下也冇有其他能言善辯之輩,基雖同樣不擅,但知之如何方能讓劉焉太守合作,故以此番唯有基親自前去。”

此言讓劉備心中滿是不甘,莫名地生出了一種拖累了李基,以至於需要李基去冒險犧牲的想法。

劉備用力地抖了抖李基的手腕,雙目似有晶瑩冒出,說道。

“子坤,那你須答應我,無論如何萬萬不可因備而有損傷自身分毫,更不可能強迫自己答應任何事情,否則備縱死也不能瞑目也。”

李基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然後猛然愣住……

等等,怎麼似乎有哪裡不太對勁的樣子。

這對話怎麼像是家有賢妻為了丈夫的前途,準備獨自去拜訪上司前必定會出現flag。

甚至,被劉備這麼一說,李基都莫名有些害怕了。

畢竟,斷袖之癖一詞可是出自於西漢,足可佐證在這個時代就算出現“零壹”事件也不奇怪。

‘那劉焉,不會有問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