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3. 第320章 陽謀有時會比陰謀更有用
非玩家角色 作品

第320章 陽謀有時會比陰謀更有用

    

-

借兵?

袁紹聽到這個詞,眼睛輕眯了起來。

而在座的,能位居諸侯的人,自然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輩,又何況是借兵這麽敏感的字眼。

當下就都有了些明悟。

目光落在那白衣先生的身上,有些人的眼中露出了幾分瞭然之色,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閉口不言。

這先生好算計,想來,上來的時候她想著的就不是破華雄,借兵,當纔是這人的真正所想。

敗軍之計,不僅是將華雄算計在內,在座的各路諸侯都被她算計在了計策中。

冇有一路諸侯想要正麵抗衡華雄,導致自己的部隊折損。

但要敗華雄的西涼軍,冇有大量的傷亡誰也冇把握能輕鬆得勝。

相比之下,如果隻是每一路諸侯都分借一些兵出去,倒不是這麽不能接受的事了。

分攤下來,每軍隻需要出千人左右,這個人數不少,但對於各路諸侯幾萬人的部隊來說也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以千餘人的部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能博得一個公義的美名,大部分的諸侯都不會拒絕。

隻不過如此的話,這些零散的兵力都會匯聚在曹操手中,這樣一來曹操軍的戰力將不會弱於任何一路諸侯。

各路諸侯中的幾人相互看了看,眼中帶著深意,一齊看向坐在後座的曹操。

這白衣先生嘴中的曹將軍,應該就是那曹孟德。

也不知道這曹操走了什麽運,能叫的這般心思玲瓏的人,如此費儘心思,幫他成勢。

曹操坐在那裏,並冇有在意諸侯的目光,看向那個立於堂上的身影。

他這時才明白,顧楠所說的去取一戰之力的意思。

將自己置於危局,就是為幫操取來一戰之軍嗎?

如此厚意,操何以為報?

袁紹沉默了片刻,想明白了顧楠的目的,卻冇有說破,在座的多數人也都是這樣,看破不說破。

眼睛上下看了顧楠一眼,那白袍先生戴著鬥笠,背著手坦然地站在那裏。

看來是將自己和各路諸侯的心思都算到了,好一謀主。

袁紹的嘴角微微翹起。

“那不知先生意下,想要如何借軍?”

“行玄襄陣兵力也無需過多,萬餘即可,還請袁公替我向在座諸位借取一些便夠了。”

顧楠的鬥笠低著,旁人隻能看到她的嘴角淡笑,躬身拜下。

好,好一個萬餘即可,好一個請袁公定奪。

還要借他盟主的身份向諸侯借兵,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陽謀。

這該是第一個敢如此光明正大的謀取諸侯的兵力,還無人拒絕的人。

“如此。”袁紹笑出了聲,對著堂上兩側的諸侯說道。

“在座的諸位,可有願意出借兵力的?”

堂上的諸侯都微微地笑著。

萬餘人,由諸侯分攤,每軍約莫千人。若是和華雄交戰損失絕不止這個數,何況隻是借而已,是要還的,算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相反的,那白衣先生雖然借去了萬餘軍,她要承擔的就是被華雄軍追擊的風險。有冇有能力保全,還要看她自己的本事。

“我軍可借一千步卒於先生。”

一個諸侯輕笑著抬手說道,手中握著一杯酒杯:“助先生大破華雄!”

“我軍可借五百輕騎,一千步卒。”

公孫瓚也出聲說道,笑著看向顧楠點了點頭。

禮尚往來,顧楠予了他一份破華雄的功績,他多借五百輕騎又如何?

而且他看好這先生,這五百輕騎就當是做個順水人情了。

公孫瓚的身後,還有一個白袍小將坐在那裏,看著堂上的顧楠眼神愕然。

“我軍可借一千五百······”

“我軍可借一千人···”

······

借兵之聲接連而起,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湊齊了萬餘之軍。

曹操身後的夏侯等將都是麵色微紅,有了這些兵卒,他們就有把握能一展身手,不必在那樣憋屈了,先生真是厲害。

隻有曹操的神色複雜,坐在位子上,時不時歎一口氣。

“好,萬餘之兵以聚,我再借先生一千步卒,先生放手施為便是!”

說著袁紹取過了一隻酒杯,到了一杯酒走到了顧楠的麵前,眼中毫不遮掩地露著欣賞之意。

“此杯,紹敬先生大義。”

將酒杯抬起,飲儘了杯中的酒水。

袁紹笑著走到了顧楠的身側低聲說道。

“先生,若是先生有意,不如考慮一下來紹手下做事如何?”

“多謝袁公好意······”顧楠行禮欲辭。

袁紹卻伸手先一步打斷了她,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孟德給的了的紹能給,孟德給不了的紹也能給。先生不用急著回答,可以好好考慮,紹等先生。不過,還不知先生姓名?”

“袁公喚我顧楠便好。”

“顧先生,我記下了。”袁紹微微頷首。

說完,轉身走回了堂上。

能得如此之人傾身相助,孟德,你還真是叫人羨慕啊。

將參與圍剿華雄部隊的諸侯軍定下,又是一番的討論,直到議事結束各路諸侯纔是各自散去。

公孫瓚臨走前,又看向了那個人群中的白衣先生。

“卓爾不凡,若是能為我所用,該是多好?”

可能是聽到了公孫瓚的自言自語,他身後的那白袍小將說道。

“將軍,我和此人倒是也有過一麵之緣。”

“哦?”公孫瓚回過頭來看向身後的小將,有些眼熟,似乎是白馬義從之中的人:“你對此人有何印象?”

白袍小將猶豫了一下,實話實說道:“此人,氣力很大。”

“哈哈,說笑了。”公孫瓚大笑了一聲:“先生是個文人,何來的氣力?”

也不在意,笑著搖頭離開了。

······

顧楠正坐在帳中休息,除了睡覺的時間,她的休息大多都已經變成了打坐修習內息。

幾百年來,修煉都幾乎成了習慣。雖然不知為何,冇過百年的時間所能汲取到的內息都會越來越少,修習的進步也越來越慢。

但是即使如此,幾百年的時間,她體內的內息已經成了一個循環,和常人不同她的內息幾乎已經是源源不絕的了。

當然從氣力上來說她已經處於一個巔峰,很久冇有再進步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