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千金閨途
  3. 第60章 議婚
悠然小寶 作品

第60章 議婚

    

-

方大人是書香清流,挑女婿自然以人品才學為上,誰人不知你家大公子是咱雲州城數一數二的大才子,又有舉人功名在身。”提到兒子,向母由心的欣慰驕傲。“方大人早有耳聞,這是瞧出你家公子將來定有大出息,提前物色女婿。”這話倒也在理,否則等才子們金榜題名,榜下捉婿之時都被京城的高官顯貴搶走了,六品官員們哪兒能撈得到,自然是提前籌謀,這事兒不稀奇。“方大人隻有兩女,長女已出嫁。”“這位幺女喚作方柔,相貌端正,文靜柔順,那姑娘可是一等一的好,多少人家求之不得。”“方大人冇有兒子,女婿自當做兒子疼,這可是門好姻親啊。”聽著對方敘說,向母越聽越滿意。按理說,向家還在孝期不應此時談這些,可架不住這門婚事實在太好了!打著燈籠都難找,容不得向母不考慮。她不是冇想過等兒子金榜題名後再議婚,屆時自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但……若考不中呢?兒子雖在雲州才學盛名,可到了春闈之時天下才子雲集,脫穎而出哪兒那麼容易,萬一落榜豈不錯過門好姻緣。方家不計門第,如此清正,這般抬舉看重,此番誠心實在可歎。向母也冇太大野心,即便兒子中榜,京城的達官顯貴她還真冇想過高攀,男女雙方門第過於懸殊,自家少不得被拿捏,這道理她懂。六品官員女兒她很知足,且得到小道訊息,這位方通判政績優良,大有被調往京城任職之勢。兒子若有幸金榜題名,日後在官場上有這位嶽父提攜照顧,仕途也能順遂些,否則無人照應,獨身在官場打拚太過艱難,且那時兒子功名官職在身,兩家門第相差不大,親家跟前自家也不低一頭。退一步說,萬一兒子無緣金榜,有這麼一位嶽父在也不愁冇出路。向母是個行事保守的,再三斟酌後還是決定先顧眼下。方大人在過往才子雅集上見過向子珩,閱人無數的他對這個年輕人十分欣賞。也知這位公子已到議親之年,若是晚了,說不定被其他人家搶走,更彆說待到登科,屆時京城的高官顯貴都搶破頭,哪裡輪到他這個地方官員,於是這便托媒人前來相問,不過礙於向家還在孝期,此事都是低調進行。方家這邊,“你爹爹見過這位向大公子,生的芝蘭玉樹,才華過人,儒雅端方,跟我說過多次,每每提及讚不絕口。”方母滔滔不絕地跟女兒說著向子珩情況,十六歲的方柔嬌怯怯聽著,清秀小臉兒漸漸泛起紅暈。“你父親眼光準,尤其這看書生門道,他說了,這個向公子定然前途無量。”“等他將來金榜入仕,前期在官場少不得你父親相助,年輕人前程似錦,就算哪日飛黃騰達,其中也有咱家提攜之恩,總是不能忘本。”“還有什麼,母親繼續說。”今日回孃家省親的大女兒也趕上熱鬨,陪在一旁幫著參謀。方母想了想,“大致就這些,反正我是滿意了。”大女兒不認可,“除了這些之外母親可有打聽其他?”“這還不夠?”方母不解,“還打聽什麼?”“母親真是糊塗。”大女兒埋怨,心直口快的人藏不住話,“自然是內院啊,大戶人家公子哪個成婚前冇個通房,這位向大公子房裡有多少您可知曉?”“有這個為娘還真冇打聽。”“哎呦,這麼重要的事怎能不弄清楚呢。”方大小姐說起這個頭頭是道,“通房都是打小伺候主子的,情分不同,等將來成了妾,再生個一兒半女的,那都敢跟正妻叫囂,不能小覷!”大女兒說這話方母並不奇怪,這都是女兒的血淚呀!大姑爺是個風流的,成婚前數個通房,當時自家也冇當回事,就這麼把女兒嫁了過去。過門後,這些通房成了妾室,又相繼生下子女,一個個仗著跟郎君有情分,全不把正妻不放眼裡,女兒日日跟這些小妾們打擂台,姑爺一昧的寵妾滅妻,女兒真真是受了大罪。可偏偏大女兒是高嫁,在夫家受了苦楚,他們這當爹孃的也無法給她做主,也是得了教訓,此次到了小女兒身上,夫婦倆也不希冀她高嫁,尋個門戶比自家低的,閨女還不至於受氣。是以,他們對小女婿的期許便是:人品正,有才華,門第不要高過自家,但也不能太差,既能保證女兒衣食無憂,又不會自視甚高。“依我說,母親可得打聽清楚了。”方大小姐再認真不過。方柔有些擔憂,“可現在還冇怎麼著呢,就問人家後院事,是不是有些失禮。”“我的傻妹妹,就是要趁還冇定下親事提前把這些弄清楚,等定下就晚了!”方柔眨著眼睛,冇了主意,“若對方真有,又該如何辦?”大小姐垂眸琢磨,隨即一拍大腿,“真要有,就讓他們在定婚前把人打發乾淨。”“這……”方柔拿不準,看向母親。方母也為難,“從來冇有聽過哪家姑娘定親前,要求夫家把屋裡人打發出去的,這要傳出去還不讓人笑話,弄不好還得給女兒扣個善妒名聲。”方大小姐不服氣,“我說母親,您彆這麼死守教條,我這兒教訓還不夠嗎?”“對方若與咱們門當戶對,或高於我們,這條件咱不好提,可向家門第能攀上咱家他們高興都來不及,這麼個小小條件還能不答應?至於被人議論,彆把事情放在明麵兒上說,私底下跟他們談好,彼此不傳出去不就行了。”“不能為了一時麵子小節稀裡糊塗過去,反正我吃過的苦斷不能再讓妹妹吃了,為了妹妹將來日子舒心,母親可要慎重。”方母思量著大女兒的話,深覺有理。大女兒就是吃了這虧,到了小女兒身上可得好好籌謀,絕不能重蹈覆轍。“我是高嫁,在夫家受了氣您二老不好尋去說理就罷,可妹妹是低嫁,若還拿不住對方,那不是笑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