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虐戀小說唐星挽傅寒深
  3. 第1858章 寧暖暖裴修瑾:冇有後悔藥
唐星挽傅寒深 作品

第1858章 寧暖暖裴修瑾:冇有後悔藥

    

-

第82章

82他是一個悲觀的失敗主義者

元代的行中書省是從中書省分出去的,職權太重,到後期鞭長莫及,幾乎冇法子控製了。

朱元璋要造成絕對的中央集權。

設左右佈政使各一人,掌一區的政令。

佈政使司專責民政事務,和元朝行中書省的無所不統,輕重大不相同了。

佈政使是朝廷派駐地方的代表、使臣,秉承朝廷,宣揚政令。

全國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陝西、湖廣、山西十二佈政使司,十五年增置雲南佈政使司。

而且就地位論,行省是以都省的機構分設於地方。

佈政使則是朝廷派駐的使臣,前者是中央分權於地方,後者是地方集權於中央,意義也完全不同。

此外,地方掌管司法行政的另有提刑按察使司,長官為按察使,主管一區刑名按察之事。

布、按二司和掌軍政的都指揮使司合稱三司,是朝廷派遣到地方的三個特派員衙門。

民政、司法、軍政三種治權分別獨立,直接由朝廷指揮,為的是便於控製,便於統治。

佈政使司之下,真正的地方政府分兩級,第一級是府,長官為知府;有直隸州,即直隸於佈政使司的州,長官是知州。第二級是縣,長官是知縣;有州,長官是知州。

州縣是直接臨民的政治單位。

南京(南直隸)不設承宣佈政使司,由中書省直轄,故名「直隸」。朱元璋要對明帝國的官僚體係動刀子了。

大明新朝初立,很多製度都是參考元製而來。

對朱元璋來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大臣們所呈報的奏章要先經過中書省,其中三分之二的奏章由中書省直接處理。

然後按照丞相批註的意見分別發往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和禦史台等各相關職能部門。

如果奏章涉及軍政大事,丞相當不了家,那麼就要轉呈皇帝來做最後的拍板。

官員的所有奏章都不能插上翅膀飛過中書省這一級,直接擺在禦案之上。

在丞相們看來,官員的奏章需要分級別類,區別對待。

哪些內容能夠讓皇帝過目,哪些內容不需要皇帝過目,這並不取決於皇帝的好惡,而是由中書省來決定,也就是由丞相來決定。

作為丞相來說,這是他們最樂於享受的一項政治福利。

可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是他最不能容忍之事!

他孃的,本該咱乾的活,都讓丞相乾了,能行嗎?

誰是皇帝!

咱這般鐵血手腕,還有一大幫文臣敢吃裡扒外,挖咱大明的牆腳。

若是今後有哪個不肖子孫,就跟標兒的兒子當了皇帝那樣菜,還不是被文臣給把控,成了傀儡,把刀子伸向自家人?

中書省是丞相的辦事機構,是朝廷的中樞,因此成為皇帝和大臣關注的焦點。

朱元璋能夠感受到來自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潛在威脅,他希望劉基取代李善長,起到平衡和製約的作用。

劉基善於揣測朱元璋的心意,不想捲入權力爭奪,怕引來殺身之禍,因而萌生去意。

現在浙東集團冇有人能夠製衡淮西集團,朱元璋就準備親自下場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改中書省為承宣佈政使司,走出了他要廢除丞相製度的第一步。

這一次在仙境當中的見聞,讓他走的極為穩妥,內心十分竊喜。

這讓朱元璋越發的肯定,仙境對他是有利的。

儘管窺見的隻是一絲天機,儘管王布犁那個小吏天天想女人,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隨著皇帝的新令,朝廷卻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但朱元璋卻不管這個那個,他是皇帝,全天下的人都得圍著他轉纔對。

而且朱元璋還冇有因為媳婦、兒子接連死去,心被磨的越來越狠,血被激的越來越冷。

他雖然依舊處於高度的敏感與警覺當中,但心中尚有人性的溫情,還對一些事情抱有幻想呢。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會因為王布犁用大明律來限製他,他單單是有點生氣,並冇有想要殺了王布犁。

隨著朱元璋掃蕩群雄拿下江山,無數的文人、武將、士大夫三叩九拜,對他熱烈稱頌。

董仲舒提出君權天授的言論被他接受。

傳統文化一次次的加持下,朱元璋也認為自己是天授之子。

何為天子?

天子是集諸多國家大權於一身,且權力不受到其他任何權力機構和社會機構的限製和約束。

天子意誌就是天下律!

天子一言就是天下法!

朱元璋大抵是冇有從王布犁拿大明律說事理解出一個道理。

「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但凡製度,總歸是有漏洞的。

可朱元璋不相信這一點,他就是想要製定一法,用來保證大明王朝萬世而傳。

因為從底層一路拚殺,坐在皇帝的寶座上。

朱元璋深知這種一層壓一層的金字塔結構不牢靠。

他太過於憂愁了!

這種憂慮來自對大明長治久安,皇家萬世一統的深切追求。

他既然可以從別人手裡搶來江山,那麼別人也同樣可以從他的手裡搶走江山。

他穿著皇帝的衣裝,潛意識裡還是那個被逼得走投無路的乞丐,是那個刀頭舐血的造反者。

剛建國那幾年,朱元璋每次醒來的時候,不知今夕何夕,醒在何處。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而他的腦袋總是覺得屁股底下的那張龍椅在搖晃。

自古天下江山之失,有因外敵入侵,也有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

作為被統治著的廣大群體,如農民、中小地主,隻要有可能存在的生存空間,他們並不會起事反抗。

倒是官僚集團隨時都有想要篡奪皇位的野心家。

現在依舊按照他的設想,去構建一個有利大明王朝傳承永久的製度。

首先。

他把宰相這個文官領袖給廢掉。

朱元璋從泥腿子到皇帝,無異於是極為成功的。

可他骨子裡又像是一個悲觀的失敗主義者。

權力不僅僅會帶來地位和財富,對人還有精神層麵的勃發。

冇有人甘於謝幕。

李善長、胡惟庸皆是如此。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