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虐戀小說唐星挽傅寒深
  3. 第1255章 最好如何!
唐星挽傅寒深 作品

第1255章 最好如何!

    

-

但是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九千歲:魏忠賢,經過後期的學習,現已經能夠熟悉掌握批閱奏摺能力了,可以說在這點上比明熹宗:朱由校,略微強點。

再加上兩人從小的主仆關係,所以才讓彼此之間非常信任。

眼下卻被東林黨成員明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楊漣,給上奏彈劾自己的棋子,因此明熹宗心知肚明早晚會有這一天,也是時候跟東林黨員們一較高低了。

於是就故意當著南北鎮撫司錦衣衛、府軍左右衛以及騰驤四衛與部分大臣們的麵,在養心殿內說道“朕識字不多,還請忠賢念予朕聽。”

這實際上也是在打暗語。

果然聽出門路的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魏忠賢,當即就讓明司禮監秉筆太監:王體乾,負責念奏摺。

他故意削減罪狀,把重的罪名以及部分罪證直接選擇不念出來,弄得明熹宗真假難辨,好壞不分,一旁的官員們則大驚失色!

隨後明熹宗還反過來安慰九千歲讓他放心,這些都是小事,回頭就處置楊禦史,辦他個誣陷之罪。

不過事件雖然是平息了,但自此以後,也讓九千歲對楊禦史恨之入骨,還被列為東廠頭號死對手。

6月11日,明內閣首輔:葉向高,認為事情差不多到了決裂的份上,是極不應該的,又加上有朝臣先後上疏數十次,還有人勸說葉閣老頒佈這事,可以藉此機會搬倒魏公公。

不過葉閣老經過深思熟慮後,他考慮到魏公公恐怕無法輕易除掉,隻有閣臣從中斡旋,還有希望不至於釀成大禍。

於是就上疏陛下,稱頌魏公公的勤勞,朝廷太寵愛他,盛名之下難免招致非議,應該解除他的權力,讓他回老家修養,以保全他的始終。

儘管這樣全身而退的奏摺,是明哲保身之舉但是魏公公看後,還是很不高興的,他則藉此機會假傳聖旨為自己表功,累計一百多字,但等聖旨出來之後,葉閣老卻吃驚地說道“這恐不是魏公公能夠寫出來的事!一定是有人代替他起草的。”

結果偵察後得知,此人乃是明刑部員外郎:徐大化。

不過魏公公雖然氣憤,但因為外廷勢力還很強大,他並不敢直接加害於葉閣老,可閹黨徒中卻有人勸導他要製造大案,從此魏公公這才下定決心要好好整治一下東林黨人。

6月16日,明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萬燝,正在督造陵墓事務,就得知明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及諸廷臣們,前不久交章彈劾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的奏摺,被明熹宗給壓下來了。

不過也惹得明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有些生氣,他也跟著上奏彈劾閹黨魏公公,稱其“自營墳墓彷彿陵寢,堅阻以內官監廢銅鑄錢之議,內廷外朝隻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

奏摺呈上去之後讓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大怒,他正愁被大臣們彈劾無處發泄,眼下正好拿個小官開刀立威,就矯旨讓東廠錦衣衛前去廷杖一百,在貶為平民。

這還不算又讓北鎮撫司錦衣衛隊散佈訊息稱去抓萬大人,結果部分閹黨官員們就去萬府看戲,萬燝在府中被當眾毆打直至趴倒在地,還被眾人用腳踩踏。

事後僅僅過了四天,萬燝便重傷身亡。

6月20日,剛剛升任的明都察院四川道監察禦史:林汝翥,在謝恩皇帝之後就出城準備上任去了,待經過北城時,就遇到了欺壓百姓為非作歹的明司禮監太監:曹進、明司設監太監:傅國興,當場就讓左右手下把這兩個閹黨處以〈笞刑〉。

事後明司禮監秉筆太監:王體乾,就以林禦史乃外官卻擅自處罰內監觸犯朝規為由,上奏皇帝陛下,要對林禦史處以廷杖之刑。

當時明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萬燝,才因彈劾閹黨被廷杖斃命,因此明都察院四川道監察禦史恐冤死於挺杖之下,又不想連累人,便取消了與明內閣首輔:葉向高,的送行。

還偷偷逃出都門,逃到了順天府衙門嚮明順天府巡撫:鄧渼,寫下《劾魏忠賢疏》,請求明順天府巡撫轉遞給陛下。

其奏疏曆數了九千歲魏公公的罪狀,最後還說了句;朝廷上下,人人都懼怕魏公公的淫威,不知有陛下的威靈,還請陛下定要吸取唐文宗江王開成孝皇帝:李昂,縱容唐神策軍中尉兼左驍衛大將軍:仇士良,而釀成〈甘露之變〉的教訓。

同時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當即就派遣北鎮撫司錦衣衛緹騎百餘人,速去圍住明內閣首輔:葉向高,的私第府宅。

直接以林禦史為葉閣老的鄉人(或言是葉閣老之甥)為由,向其索要人員,實為閹黨故意折辱葉閣老之舉。

也算是報了之前的仇,這也讓羞愧難當的明內閣首輔認為自己為朝廷所作所為已經仁至義儘了,當即便準備上書辭職!

然而這時的明熹宗麵對林禦史的奏摺,自然是聽不進去的,畢竟還要依靠九千歲魏公公來打壓東林黨,以及充實國庫稅賦,因此便下旨將林汝翥廷杖後解職為民。

10月初3日,明司禮監掌印太監趁著皇帝陛下做木匠之際,矯旨責備明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楊漣,以「大不敬、無人臣禮」為由,直接將楊漣革職為民。

11月初8日,水西叛賊首領羅甸大王:安邦彥,領兵3萬餘人渡過三岔河南下,入安順州進攻普定衛。

麵對緊急軍情明兵部右侍郎兼貴州總鎮巡撫:蔡復一,急忙派遣明湖廣川貴總理:魯欽,等將領在汪家衝、蔣義寨處攔截水西叛賊大敗之,明軍又乘勝追擊渡過三岔河直抵朵你則溪治所織金。

此時明貴州總鎮巡撫:蔡復一,檄榜明湖廣川貴總理:魯欽、明貴州總鎮總兵:黃鉞,等將領分道禦之。

之後明湖廣提刑按察使兼讚畫軍前:尹伸,駐守普定衛擊敗來犯的水西叛賊,又與大軍會合,嚇得水西叛賊首領羅甸大王連忙逃遁渡河西奔。

後方的明湖廣川貴總理、明貴州總鎮總兵則督率諸將窮追不捨,明軍還長驅直入織金,焚燒敵營數十裡,獲得牛馬、甲仗無數。

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正月11日,後金軍發兵6千鐵騎來勢洶洶,開始反撲金州衛以及金州中左守禦千戶所的皮島部明軍,導致駐守在此沿海且兵力薄弱,又無後援的情況下,讓明軍節節敗退!

在此的明金州衛遊擊將軍:張盤、明金州衛千戶:朱國昌,兩位將領且戰且退來到金州中左守禦千戶所沿海彈藥打光,不幸殉國!

從此後金軍又重新佔領了金州衛地界,控製了遼南四衛地區的統治。

正月17日,明湖廣川貴總理:魯欽、明遵義軍民府總兵:劉超,等將領從織金凱旋而歸,卻不料在渡河之際,反遭水西叛賊襲擊,致使明軍陣亡2千餘人!

事後上奏報時,明貴州總鎮巡撫:蔡復一,也因此遭到彈劾被罷免了官職。

3月初1日,朝廷經過商議後傳旨讓明貴州承宣佈政使司左參政:王瑊,代為〈貴州總鎮巡撫〉實際上仍由明兵部右侍郎:蔡復一,明貴州總鎮巡按:傅宗龍,主持貴州都指揮使司軍務。

他們決定採取沿河渡口置寨駐兵方案,就地屯田,徹底封鎖水西叛賊的策略。

3月初8日,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出於戰略目地考慮,決定以佔領區內原大明帝國遼東都司府瀋陽中衛,作為都城,摒棄遼陽衛遷都。

並在瀋陽中衛原指揮所城內,修建了議政之所設有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軸線北側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居住之宮,史稱罕王宮,這是為營建瀋陽中衛故宮之開端。

在後金遷都瀋陽中衛之後,還對統治境內的遼人展開了〈遼東之屠〉先屠穀尼堪、再殺富戶、還誅賢人,致使遼人大麵積反抗,以至於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幾個月無心政事,更抽不開兵力對大明用兵。

3月11日,趁著東林黨人遊走奔波,去營救之前被關北鎮撫司詔獄的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而讓明中書舍人:汪文言,負責多方上奏祈求赦免。

怎奈此舉惹怒了魏公公,他藉此機會派出北鎮撫司錦衣衛出動抓捕了明中書舍人下北鎮撫司詔獄,並讓明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僉事:許顯純,施以酷法拷訊。

其中魏公公還讓明大理寺右寺丞:徐大化,去彈劾楊漣、明大理寺左寺丞:左光鬥,宣稱其;黨同伐異,招權納賄,並假借[汪文言之獄]企圖謀害楊漣等人。

明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僉事在魏公公的授意下,開始對明中書舍人嚴刑逼供,要他誣陷楊漣受賄,可免他一死,但明中書舍人卻寧死不屈,隻能仰天大呼道“世豈有貪贓楊大洪哉。”

這樣明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僉事無計可施,隻好自己捏造供狀,用來誣陷楊漣等人曾受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的賄賂二萬兩白銀。

隨即魏公公就光明正大的,派遣了北鎮撫司錦衣衛緹騎與東廠錦衣衛配合,一同前去逮捕楊漣等人來京審訊。

然而在審問明中書舍人:汪文言,當中由於負責刑案畫押的明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副使:劉僑,不願意逼迫犯人,也不肯做此等勾當,便被魏公公給趕出了北鎮撫司錦衣衛衙門。

一切審問事務均交由明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僉事處理。

5月初4日,明都察院江西道監察禦史:田珍疏,上奏稱“限祿一法,以萬曆四十八年見給之數祿銀二十萬六千兩為額,根據各府宗室多寡均定,除親王本人定額外,以現在人數為準,日後子孫增多,止在原額內均支,要在祿支不濫。”

明熹宗看後遂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