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配雪碧 作品

第337章 鄒家小公子

    

-

魏宏斷親絕義,即便有魏閣老及魏氏一族的族長親輩撐腰,若想魏瀟就此認下這文書,談何容易,隻要魏瀟一日不在分家文書上落款,魏宏這個長房就分不走。

長房分不走,長房於族譜裡的獨支就立不成。

然,這次魏宏是鐵了心,短短時日不知用了什麼法子,蒐羅來一堆對魏瀟不利的陰私,文書送達金陵的次日,他便親自到了金陵的魏家。

任憑魏瀟被氣得險些癱倒,衛氏哭喪的咒罵,下頭兩房兄弟言詞犀利的指責,魏宏也不為所動。

親眼見證魏瀟顫微著手握筆落款,拿到落款文書,魏宏壓抑著心底那麼一絲的痛楚。

“父親,若您日後想明白了,還來得及,兒子仍願奉您二老百年。”

魏瀟怒瞪著長子,心底的恨意直達頂點,一口血哽上了嗓子眼。

“滾!我魏瀟從此冇你這麼個不孝子。”

魏宏何其不清楚這一遭的決斷,日後少不得讓世人垢病,甚至讓整個魏家成為勳貴世族的笑話,可他不得不這麼做。

祖父為魏家殫精竭慮一生,媳婦為他忍受多年心酸苦楚,以及下頭幾個兒子未來的大好前程,他願一人承擔汙名,換取子孫後輩的光景。

這一日,衛氏是暈了又醒,醒了又哭,她便知道這個兒子不是個好的,當年生他時,就曾有道長與他們夫妻提過,這個孩子父母緣淺薄,日後將會是橫在他們夫妻倆心頭的一根刺,果然,道長真冇算錯。

早知如此,當年她就掐死了這臭小子,冇得讓他如今騎到老子娘頭上來作威作福,好氣。

魏宏離開金陵,再次返回盛京,著手安排了府中一切事務,盛京城的魏家他一個子都不會沾。

高帝加封的同時,在盛京賜給了魏宏一座大府邸,京城鎮南將軍府的門匾已是掛上,兩個在翰林院當差的兒子入住了父親掙回來的府邸。

至於早幾年兩個兒子訂下的親事,礙於層層關係,隻能維持現狀,他日兩個孩子大婚,他再與孩子的娘回到京城替兒子們操辦。

魏宏離京當日,帶上了六旬有餘的魏閣老返回福州城,從此,他們這一房連同祖父母,與金陵的魏家毫無瓜葛。

--------

三月,福州城。

李府的馬車穩穩停靠在慶豐行糧鋪門前,鋪子裡的掌櫃李銘浩一眼就認出了馬車裡坐著的是誰,臉上不禁揚起笑容。

孟春掀開馬車簾子,攙扶著秋靈從馬車上下來。

“今個身子可是好些了?”

秋靈衝銘浩揚起一笑,點頭道“多謝銘浩兄長惦記,已是好多了,閒來無事,便想著到鋪子裡來轉轉。”

“你就是愛操這份心的,鋪子一切安好,有我看著呢,杭州發來的訂單,昨個已是著人將貨送了去。”

“那便好,我昨個看了鋪子送回府裡的賬冊,開春後的買賣倒是比往年都要好些的。”

“可不是,如今來福州城謀生的人家多了,鋪子的買賣自然不差,光是今年開春,城裡又添了兩家糧鋪。”

李銘浩說著,目光示意地看向對麵,“對麵正在規整的鋪子,就是鄒家益商行剛拿下的麵門,日後咱兩家做對門買賣,少不得打起擂台戰。”

秋靈回頭看了看對麵規整得差不多的幾間門麵,門頭上的牌匾掛著紅布,看樣子,再過幾日就要開張。

與此同時,一名身穿織錦寶藍裳的公子從對麵鋪子裡出來,目光不經意對上秋靈。

僅是一眼,鄒天霽的背脊不由微怔,對麵鋪子裡那位姑娘好生靈秀,那恬靜的麵容,嘴角邊的弧度讓人瞧著心裡暖容容的舒服,還有那雙靈動的眼眸會說話似的。

秋靈起始並未將目光落在對麵公子的身上,眼波流轉間不由一怔,眼看對麵的公子對她露出禮貌性的微笑,秋靈識禮地回以微笑,快速的收回目光。

耳邊響起銘浩的聲音,“那位便是鄒家的嫡小公子,聽說此次便是鄒小公子親自張羅了福州城的分行。”

秋靈淡淡地點了點頭,作為閨中姑娘極懂分寸不去打聽彆家公子的事。

“銘浩兄長,庫房裡的紅菇可還有庫存的?”

“還有些的,倒是能賣到今年豐收季,去年咱發回淄州的紅菇反饋很是不錯,淄州幾家分行的訂單年前就送了來,銘傑也把滇州分行的單子發了來,還安排送了不少上好的菌貨到福州城的。”

這邊二人敘著話,對麵的鋪子門前來了輛馬車,從馬車裡下來的正是鄒三太太何氏。

鄒天霽見狀,緊忙上前扶住下馬車的母親,“母親,今個鋪子冇啥大事,您怎的來了?”

何氏微微一笑,“在院裡閒著也是閒著,出門透個氣總是好的。”

何氏說著,目光下意識地看向對門的慶豐行,隻一眼,就瞧見了秋靈纖細的側身。

心思敏銳的婦人,很快猜到了對方的身份,看著兒子道。

“對麵鋪裡站著的那位姑娘,許是李夫人的養女宋姑娘了,瞧著年歲應是冇錯的。”

鄒天霽莫名其妙地看了看母親,又瞄了兩眼對麵的姑娘,很收回目光。

“兒子聽說,李家的養姑娘自少便與李夫人學習那經營買賣,宋姑娘來鋪子也是正常不過之事。”

何氏冇好氣地瞟了兩眼兒子,她都特意這麼提了,傻兒子還不明白她的意思。

唉,且罷,是得細仔著讓二人慢慢熟絡接觸的。

“母親也就是提了一嘴,便是瞧著宋姑娘極是端秀,雖隻是李家的養姑娘,自小也是被李夫人教養大的,想必是個秉性極好的姑娘。”

這下,鄒天霽總算嗅出了一絲半點的不同尋常來,眉頭略動地看著母親。

“怎的,可是還想著王家那丫頭?”

鄒天霽心頭猛打了一個激靈,搖頭否認“娘,這事都過了半年了,您就莫要再提了,我與王姑娘早在退親後便冇有聯絡的。”

何氏低低哼笑,“那就好,咱鄒家不過遭了一回難,從前巴著咱家的商貴,見縫插針的就要把咱家踩到泥底下去,如此姻親不要也罷。”

想到這裡,何氏心裡頭就有一股子怨氣,從前他們鄒家可冇虧待了王家,兩家兒女自小便訂下親事,他們鄒家不過是失了一門權貴支撐,還冇到家敗,從前個趕個上門討好的商貴,對他們鄒家避如蛇蠍。

兒子好好的一門親事,也因此遭到退親,若是如當家所言那般,李府這艘船是穩當的,他們鄒家遲早有一日會重回以往的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