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明末:從零開始造反
  3. 第144章 新兵和西學大家
神武之戰 作品

第144章 新兵和西學大家

    

-

俘虜們聽聞這些,立刻議論紛紛,場麵嘈雜。

等到嘈雜聲減弱些,李毅大聲道:“今日想要入我軍中的,就是我李毅的袍澤兄弟,今後有飯大家一起吃,有衣大家一起穿,受了傷有郎中醫治,傷殘了我李毅養著你們,若是戰死還有撫卹,我李毅一口唾沫一口釘,有功必賞,絕對不會虧欠自己的兄弟。”

聽到這番話,俘虜們漸漸安靜下來,麵麵相覷,眼中有懷疑,有憧憬,也有憎惡。

“大人,你是不是還要給俺們娶個婆娘啊?”一個俘虜故意大聲道。

李毅望著他,笑道:“軍功得賞,你存兩年銀子,置幾畝地,蓋個房子,當然可以娶婆娘。不過你這凶神惡煞的模樣,怕是冇有女子願意嫁給你。”

俘虜們鬨然大笑,有幾畝地兩間房子,再娶個婆娘生娃,已經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李毅見俘虜們慢慢放下防備,話鋒一轉,繼續道。

“可是我軍中規矩也多,軍紀嚴明。軍中不許賭錢,不許欺淩百姓,不許小偷小摸,更加不許不遵軍令,若是違反軍紀,嚴懲不貸,無人可以例外。你們加入,也是如此。”

一部分俘虜眉頭一皺,有人大叫道:“當兵不就是要搶錢、搶糧、搶娘們。真搶起來,你們官兵比俺們更狠。“

“其他軍中怎麽樣,我不管,也管不著。可是在我李毅的軍中,誰要是殘害百姓……”

說到這裏,李毅的聲調陡然冰冷下來,厲聲道:“我李毅定斬不饒。”

殺氣騰騰的話讓周圍的俘虜齊齊打了個寒顫。

李毅環視周圍,沉聲道:“大傢夥都是窮苦人出身,好些人未必一開始就想從賊。世道混亂,天災**,百姓們過得本來就苦,可是無論賊寇還是官兵,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就是這樣,纔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活不下去。”

一個俘虜突然跪在地上,雙眼血紅的道:“天殺的官府,天殺的賊寇。官府逼死了俺爹,賊寇路過就搶東西,俺娘阻攔被一刀砍死了,俺的婆娘也被殺了,賊寇裹挾著俺從了賊,俺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全都被丟在廢墟裏,現在恐怕也冇了。”

說到最後,俘虜捂著臉,嗚嗚的哭了起來。

隻是一夜,一個原本祖孫三代其樂融融的一家就被毀了。

許多俘虜也雙眼通紅,同樣遭遇的俘虜偷偷抹著眼淚。

李毅走上前道:“你叫什麽名字?”

俘虜連忙道:“小人趙鐵牛。”

“趙鐵牛,既然你體會過這種家破人亡的滋味,這種親人慘死的痛苦,可願加入我軍中,護住一方百姓安居,重新成家立業?”

趙鐵牛怔怔的看著李毅,有些鼻酸道:“小人願意。”

“很好。”

李毅大喝一聲,看著周圍的俘虜,大聲道:“我碎金軍的宗旨就是親民愛民,秋毫不犯。真的想要保護百姓,成家立業的,我李毅歡迎。可若是還想擄掠百姓,殘民害民的,就莫要加入我碎金軍。否則,到時候我可不會手軟,大家想清楚。”

這番話說的明明白白,俘虜們全都低頭沉思。

過慣了殺人放火,搶劫奸銀的日子的俘虜,心中畏懼,不敢加入。

而被裹挾從賊,本心不壞的俘虜,卻覺得這樣的軍隊,正是他們想要的。

大部分人還是想安居樂業,成家生子,過平平安安的日子。

“我參軍。”

“我也參軍。”

一個個俘虜站出來,想要加入碎金軍。

望著越來越多的俘虜站出來,李毅長舒一口氣,自己的努力總算有了回報。

他之所以做這些,為的就是甄選出真正適合碎金軍的兵源。

那些無惡不作,賊性不改的俘虜,雖然戰力強大,可並不適合碎金軍。

反而經曆過苦難依舊堅守良知,想要安居樂業的,纔是最適合碎金軍的兵源。

李毅招來高老實和高傑,吩咐道:“你們帶人為他們登記造冊,然後單獨看押。”

二人領命,帶著手下去辦。

俘虜原本有三千人,這幾日又餓又渴,再加上傷口得不到治療,死了三百多。

洪承疇手下標營又早早補充了一批,如今隻有兩千餘人。

這些人有的仇恨官兵,有的受不了碎金軍的軍紀,最後隻有八百人願意加入碎金軍。

李毅將他們打散整隊,編成八個百人隊,再提拔碎金軍官兵擔任伍長、甲長、管隊,算是勉強控製住。

至於剩餘的俘虜,經過其他軍隊的補充,其餘的全都要和俘虜的賊寇家眷一同遷去龍門鎮安置。

為了安定軍心,李毅又去求洪承疇,將八百俘虜的家眷要了過來,打算帶去米脂縣安置。

第二天,出營整訓的八百新兵在訓練完後,就看到家眷突然出現。

他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直到親人走進了才反應過來。

新兵的妻子,還有他們年邁的父老雙親同樣無比激動。

他們看到親人還活著,流下了歡喜激動的淚水,和新兵們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高老實站在李毅身邊,笑著道:“有家眷在,這些新兵就能夠踏實下來,軍心也就穩了。”

“這些還不夠。回到米脂縣後,要儘快安置好家眷,讓新兵們安心訓練,快些恢複碎金軍的戰鬥力。”

兩人說話間,有新兵帶著家眷走到李毅麵前。

他們齊齊跪倒在地,就要叩頭。

李毅連忙上前阻攔。

一個新兵道:“要不是大人,我等定然冇有今天。大人恩重如山,小人無以為報。”

李毅笑著道:“你好生訓練,今後立功得賞,安居樂業,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

聽到這番話,新兵眼睛一紅,重重的點點頭。

一旁的新兵老父親不安的道:“大人,老漢去了米脂,能靠什麽生活?”

李毅安撫道:“老人家不用擔心。到時候農會會安置你們,給你們分田,會手藝的可以做工,軍屬每月也都會發糧食的。”

旁邊的家眷們相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神色。

一連阻止了十幾個新兵的叩謝,眼看著圍過來的俘虜越來越多,李毅隻能找個地方暫時躲起來。

軍中戰後事務處理完,這場戰爭也算是徹底結束。

衛所兵開始陸續離開軍營,返回駐地。

李毅等人也要返回碎金鎮。

大軍開拔,所到之處百姓閉戶,城池戒嚴,像是在防備賊寇。

而大明官兵們也不負眾望,一路上發生多起搶劫百姓,欺淩民女的案件。

軍隊中,李毅和王征騎著馬,相伴而行。

望著看到官兵,奪命奔逃的百姓,兩人都相視一眼,苦笑無語。

王征感歎道:“此一戰雖說剿滅了王左掛部,可朝廷若不約束軍隊,懲治**,救濟饑民,不用一年,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王左掛冒出來。”

李毅深以為然,沉聲道:“賊寇之禍源源不斷,皆因為苛捐雜稅,天災兵禍。前些年,百姓還有民力能消耗,若是再不救濟饑民,他們走投無路,隻怕局勢更糟。”

“如今延綏一帶賊寇四起,怕正是如此。不過老夫倒是聽說,你們米脂縣百姓日子倒還過得去,好似和什麽農會有關。”

聽到王征談起農會,李毅笑著道:“米脂縣之所以風平浪靜,和農會確實有些關係。”

“哦,李把總可否為老夫解惑?”

“江南讀書人流行結社,而農會,就是鄉民結社。鄉民加入農會,眾誌成城,上可抵製苛捐雜稅,下可興修水利,結團自保,抵禦災情。如此,鄉民可安心勞作,不必擔心大戶欺壓,也不用害怕官府剝削,再加上興修水利可抵禦天災,自然能果腹生活,不用因活不下去從賊。”

王征聞言撫掌驚歎道:“真乃經邦濟世的良策。老夫隻想組織團練,保護鄉裏,卻冇想到百姓從賊皆因活不下去,還應助他們團結自強,好生種地。這建立農會之人,定然是個大才。”

李毅哈哈大笑,並冇有告知自己就是那個大才。

他笑著道:“王老,你若是對農會好奇,可以去米脂走訪。到時候,我定然介紹這個大才,給你認識。”

王征認真道:“既如此,老夫定然會去米脂一趟。”

“那小子就在米脂靜候王老大駕。”

晚些時候,大軍路過宜川。

王征自然要率領宜川團練返回。

李毅依依惜別,相送了十裏,一老一少二人才告別。

能夠認識王征這個西學東漸的大佬,是李毅這場戰爭最大的收穫,冇有之一。

要知道這可是和徐光啟並稱的西學大家,對於機械有著很深的研究。

若是有他相助,自己就能嚐試研究出早期的工業設施,提升自己的實力。

所以離別之時,李毅三番五次提醒王征別忘了約定,要去米脂縣找自己。

第二天天氣晴朗,天空蔚藍。

春日溫暖,鳥語花香,在麥田間行軍,倒是個享受。

要是冇有賀人龍領著騎兵前後奔馳,踩踏麥子,隻會更享受。

賀人龍帶著數十名騎兵呼嘯而過,挑釁般的向著李毅一揮馬鞭。

對於這種無聊的舉動,李毅真是一個表情也欠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