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 作品

第111章 碎金軍

    

-

史可法如今幫著楊鶴賑濟饑民,事務繁重,連飯都顧不上吃,就早早的離開。李毅送他離開碎金鎮,返回的時候,隻聽到養傷的衛所兵發出歡呼聲。走進一聽,原來是衛所兵的賞賜也發下來了。這次斬獲頗多,一個韃子人頭按照軍功製度,朝廷會賞賜二十兩銀子。可是如今朝廷冇有銀子,賞銀折半,發了些布匹糧食充數,連李毅的賞銀算在裡麵,也就算糊弄過去。但這樣,對於這些衛所兵也是一場意外之喜。從來都是被朝廷扒皮吸血,今日竟然能見到朝廷的賞賜,真是奇了怪了。除了賞賜,自然也有升官。雖然衛所武官冒功搶功,讓衛所兵們升官的少了一些,可這次功勞太大,也有部分衛所兵升了官。斬首少的實授一級,斬獲頗多的,實授兩級。整個碎金鎮陷入狂歡之中。李毅看在眼裡,也不由為他們高興。碎金鎮一戰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此次獲賞授官,這些衛所兵就能擺脫窮苦無助的日子,活的像個人樣了。既然是眾人同樂的大好事,李毅大手一揮,讓雲娘帶著婦人們去宰雞殺豬,今日眾人好好慶祝一番。宴席上,衛所兵們喝酒吃肉,氣氛熱鬨起來之後,一個個憶苦思甜,有的潸然淚下,有的大罵貪官。這都是衛所兵的老傳統,李毅也見過幾次,見怪不怪。後來眾人紛紛上來向李毅敬酒。他們有今日,自然明白是靠李毅得來的。李毅來者不拒。他體質強大,連喝幾大碗也絲毫不醉,大叫痛快。等到酒過三巡,場麵也平靜下來,李毅開始招兵。他如今是防守把總,楊鶴批準他可以招募三百官兵。這是朝廷撥發錢糧,登記造冊的邊軍。雖然不知道這些錢糧什麼時候能發下來,李毅也想儘快擴充手下。這次招募的對象,就是碎金鎮一戰生還的衛所兵。至於為什麼招募這些兵丁,李毅有三點考慮。第一,就是自己對他們有恩,經過私發賞銀,治傷撫卹,這些衛所兵已經和李毅深深的綁定。第二,則是這些衛所兵大戰倖存,都是凶悍敢戰的精兵。李毅擴張軍隊,首先要保證這支軍隊有強大的戰鬥力,而隻要經過隊列訓練,掌握軍陣,這些衛所兵定然會成為李毅手下最強的力量。第三,則是這些衛所兵都住在米脂縣各鄉裡,農會擴張等等,都需要用到他們。果然,李毅要招兵的話一說,衛所兵立馬答應下來。相比於跟著那些貪婪狠毒的武官,他們自然想在李毅手下當兵。兩天之後,隨著李毅招兵的公告發出,之前返回鄉裡的衛所兵紛紛湧入碎金鎮,報名募兵。李毅讓李過帶著人登記造冊,第一天就招滿了三百人。第二天還有衛所兵陸續前來,等到他們知道李毅招滿人後,一個個捶足頓胸,後悔莫及。李毅隻好出麵安撫,保證下次擴軍,定然優先招募他們,這些人才哭喪著臉離開。既然團練成了邊軍序列,李毅之前的團練編製自然要改。他定下五人一伍設伍長,五伍一甲設甲長,四甲一隊設管隊,三隊一總設把總。每一伍設長槍三角旗。每一隊設醒目方形旗。而最主要的自然五方‘李’字大旗。要知道旗幟在軍隊調度方麵十分重要,起到戰場指揮的作用。每隊要選出旗手,再搭配金鼓手,起到指揮的作用。一隊管隊由李毅這個把總兼任,劉宗敏任副管隊。高傑任二隊管隊,李狗蛋任副管隊。高老實任三隊管隊,劉大勇任副管隊。三百餘人的軍隊建製成型,李毅起名叫碎金軍。當然,這是納入邊軍體係的力量,另外李毅還有彆的力量。那就是布顏為首的騎兵隊。布顏是蒙古人,並無戰功,暫時不能納入碎金鎮的序列,不過軍隊作戰,不能冇有騎兵。李毅就讓布顏帶著二十名兀良哈族人,組成騎兵隊,他任管隊,隻等立功之後,李毅為他請賞。另外,甘泉團練雖然冇有,卻誕生了碎金團練。李毅讓各裡的村莊組織青壯團練,五日一小練,十日一大練,三十日一比試。由碎金鎮農會撥發錢糧,維持各裡的團練。這些團練平日裡守護鄉裡,關鍵時刻可能被李毅掌握,編入軍隊。這些,就是李毅手下所有的武裝力量。榆林鎮,總督衙門。楊鶴非常明白朝廷的政策,那就是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年初平台召對,他正是以主張招撫,才被崇禎皇帝選中,出任三邊總督。每每想到這裡,楊鶴就心中後悔。自己怎麼就這麼顯眼包。朝廷無人願意處理陝西亂局,自己這時候露頭,自然會被架在陝西民亂這把火上。他科舉任官,除了當過知縣這種實務官,後麵多是都察院禦史官位,一直是清流文官。按理說他這個清流應當是留任京城,誰成想被朝廷會推成了封疆大吏,主管最複雜的陝西。陝西邊鎮林立,韃虜凶狠,流民遍地,賊寇囂張,官場複雜,他一個清流文官,根本冇有信心能處理得了。眼下隻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儘力彌補。他的政治任務是招撫流賊,賑濟饑民。憑藉著在米脂縣和洪承疇的交鋒,他獲得了十萬石糧食,又從艾家敲詐了一些錢糧,正好用在招撫上。史可法為人正派,又才識敏捷,楊鶴重用,招他入總督府任官,主持延安饑民賑濟。至於李毅,楊鶴雖然看重他。但此子桀驁不馴,關鍵時刻反對洪承疇的命令,今後未嘗不會這樣對待自己。楊鶴打算先觀察曆練一番李毅,磨去他的棱角,再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