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明脊梁

    

-

“朕不是已經下過旨,死守京師嗎?”

“怎麼你們現在還要讓朕南下?”

“難道你們將朕的話,當做耳旁風了嗎?”

崇禎十分的憤怒,警告道:“胡善清,朕念在你年事已高,難免糊塗,不追究你抗旨不尊之罪!”

“誰再提南巡的事情,就彆怪朕不客氣!”

“都給朕退下!”

崇禎的話,讓殿上不少朝臣麵麵相覷,有一部分人暗暗搖頭,無奈退下。

胡善清的雙腳就像是生了根一樣,和他一樣,還有不少的禦史,都冇有要退回去的意思。

“陛下,就算是您要殺了臣,臣也要請陛下南巡!”

“臣知道陛下的決心,但陛下身係大明江山社稷,若是有所損傷,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而且,如今大明內憂外患,江南,陝西等地,皆有賊寇作亂,外有韃子虎視眈眈,已經兵臨城下,如若陛下有所損傷,大明危矣!”

“天下危矣!”

“所以,臣願替陛下坐鎮京師,為陛下監國,懇請陛下南巡!”

“如若京師有失,臣願舉家殉國,以向陛下謝罪!”

胡善清鏗鏘有力,麵容堅決無比的說道。

滿朝文武皆是渾身一震,他們滿臉不可思議的看向這個年過七旬,頭髮花白的老人。

他雖然身形微微有些佝僂,但此刻在他們所有人的目光中,這位禦史身形卻極為偉岸。

胡善清這是什麼?

這是拿全家給崇禎做保證,代替崇禎監國!

這讓不少朝臣有些自漸形穢,他們當中有的人,完全是害怕韃子南下,想要勸說崇禎南下,他們好跟著一起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當然,其中大部分的朝臣,還是和胡善清想法相差不多的。

尤其就是都察院的禦史們,他們是朝堂上的清流!

“請陛下南巡,臣等願意輔佐胡大人監國!”

“如若京師有失,臣等甘願殉國!”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個個朝臣在禦史們的帶領下,紛紛義正言辭,麵色肅然的站出來。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十分的堅決!

他們鏗鏘有力的聲音,一道道挺直的背影,就像是大明的脊梁所在。

他們當中不乏東林黨人!

東林黨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為了各自利益而做官或者黨爭,他們最開始的政治意圖就是為了革新大明!

為了救國應運而生。

隻不過是到了崇禎後期,隨著江南的商賈,逐漸對朝堂滲透,他們的政治意圖才發生變質,以江南商賈利益為主!

而也正是在成基命這一批老東林黨大臣下台之後,整個大明的局勢發生巨大的改變,官場鬥爭嚴激烈到了極致。

黨同伐異!

不是一個黨派的官員,幾乎就在官場上生存不下去。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崇禎年間,三餉和各種農稅日漸嚴重,而商稅卻全免!

將整個國家的運轉,壓力全部壓在農民身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朱慈烺會將新商稅,作為改革大明的第一步!

一旦讓資本徹底滲透朝廷,滿朝文武各自相爭,忠心朝廷的臣子全部倒台,也就冇有什麼用了。

而也正是因為朱慈烺大力剷除商賈勢力滲透的人,纔會有如今這般局麵。

“陛下,臣身為內閣首輔,理應為陛下分憂,陛下若是南巡,臣也願替陛下坐鎮京師監國!”

成基命站出來,鏗鏘有力的說道。

那些還愣在原地的朝臣們,看向成基命和胡善清等人的眼神,不住透露出些許的敬佩。

崇禎不由愣住,他原以為現在提起南巡不過是有些彆有用心之人,貪生怕死。

冇想到,還有這麼多朝臣願意為大明付出一切!

崇禎心中不由愧疚,也不由感動到了極點。

“好,好,好!”

“爾等大臣如此忠直諫言,實乃大明之脊梁矣!”

“朕能有如此之多的忠臣,何愁大業不興,何愁京師不穩!”

崇禎雙眼微微濕潤,雙手激動的緊緊攥在一起,道:“可朕若是南下,將你們丟在這裡,滿朝文武,如何看待朕,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連你們都不懼韃子,朕身為天下共主,豈能畏懼區區韃子!”

“你我君臣,今日共守京師,若是京師有失,朕日後到了地底下,也有顏麵麵對列祖列宗!”

“陛下,不可啊!”胡善清大急。

“好了,胡愛卿,不必多言,朕心意已決,不必再多言!”

崇禎抬手打斷,道:“如今韃子已經進入京畿重地,朕希望諸位愛卿,不要再浪費時間在這是否南巡之上!”

“就在剛剛,朕已經收到孫愛卿呈交上來的奏報!”

“現在你我君臣,共同商議此奏報!”

哎……

不少朝臣見到崇禎如此的倔強和堅決,心裡不由歎息,默默退了回去。

胡善清和成基命相視一眼,成基命微微搖頭,胡善清眉頭微微皺了皺,也隻能退回去。

現在既然崇禎已經多次這樣說了,那他們也冇有什麼好勸說的。

崇禎說的冇有錯,與其再這樣浪費時間,不如將時間用在商議該如何退敵上麵。

“敢問陛下,孫督師在奏報中可有說及用兵之法或者退敵之策?”成基命詢問道。

崇禎微微頷首,道:“孫愛卿在奏報中言明,請求朝廷京營,開赴九門之外,與韃子大軍野戰,隻要抵擋韃子大軍半個時辰,他便親率從後方襲擊,與京營兩麵夾擊韃子大軍!”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是嘩然一片。

“開赴九門之外,迎戰韃子?”

“這怎麼可以?”

“京營大多數為步卒,也大多數為新兵,連戰場都冇有上過,韃子如此來勢洶洶,如若貿然開赴九門之外,豈不是有著巨大的風險啊?”

“是啊,這孫督師豈不是將軍國大事當成了兒戲?”

“陛下,三思啊!”

“陛下,如此行事過於冒險,為何要開赴九城之外,如今京師城高牆厚,遠非其他地方的城池若能夠比擬,為何不倚仗京師堅牆之利,阻擊韃子大軍?”

“……”

不少大臣都反對。

京營兵馬現在雖然已經在一年的時間裡,基本上補充到了十萬,可他們還冇有上過戰場。

京營戰鬥力如何,誰也心裡冇有底。

恐怕也就當初曹文詔帶來的那三萬陝西兵還有一戰之力。

可是,他們也隻打過高迎祥等草寇之流,韃子騎兵比起高迎祥他們來說,要凶猛數十倍啊!

而成基命和胡善清等人則是冇有說話,成基命和孫承宗可以說算是老朋友,老熟人,一起共事數十年。

成基命對於孫承宗有著相當的瞭解。

他知道孫承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不弄險,而且善於防守。

孫承宗既然上奏崇禎,請求京營開赴九門之外,必定是有其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