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
  3. 第50章 劉備稱王,前將軍 假節鉞關羽
神紋本神 作品

第50章 劉備稱王,前將軍 假節鉞關羽

    

-

第50章

劉備稱王,前將軍

假節鉞關羽

七月初。

在諸葛亮法正許靖等文武的協助下,劉備終於完成了稱王前的一應準備。

劉備在漢中附近的沔陽設立祭壇。

許靖在祭禮上宣讀了表文,劉備為漢中王,官拜大司馬,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國。

諸禮又以漢初諸侯王故典,陳兵列眾,群臣陪位。

劉備也在祭禮上宣讀了報給劉協的奏表,歸還假左將軍、宜城亭侯的印綬,正式禦冠稱王。

又以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同時。

劉備又遣益州前部司馬費詩為使者星夜前往江陵城送印綬和節鉞。

費詩不敢怠慢,晝夜兼行。

走漢中入漢水,順流而下直抵西城,經上庸入秭歸,又順江水入江陵城。

短短三日就抵達了江陵城。

費詩自知身兼重任,入城亦是謹慎不張揚,若非費詩在入城後主動尋到關羽,關羽都不知道劉備委派了使者來江陵城。

「君侯,大王已在三日前於漢中以西的沔陽設壇稱王,又命我順漢水而下,晝夜兼程來江陵城。」

「這是大王賜予君侯的前將軍印綬和節鉞。」

費詩恭敬的將印綬和節鉞遞給關羽,又具說劉備稱王一事。

劉備要稱王,關羽早就知曉。

在江陵城厲兵秣馬,也一直在等劉備稱王。

如今終於等得劉備稱王,關羽這內心的戰意也瞬間飆升。

「終於可以舉兵襄樊了!」

「奪了襄樊,就可以橫跨荊益,軍師的隆中對就真正實現了。」

內心激動之餘,關羽又隨口問道:「與關某並列的將軍都有誰?」

費詩不假思索:「君侯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關羽眉頭頓時一蹙:「子龍身居何職?」

費詩答道:「子龍將軍,依舊是翊軍將軍。」

關羽的語氣瞬間變得冷漠了:「黃漢升不過一老卒,僥倖斬殺了夏侯淵,豈能跟關某同列?」

在關羽的想法中,馬超本就是平西將軍,是劉備稱王前武職最高的,再加上驍勇善戰,領左將軍倒也合理。

而張飛和趙雲,久隨劉備,不論功勞和苦勞都最多。

趙雲又曾兩次救下阿鬥,劉關張的兒子私底下都是稱呼趙雲四叔的。

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那麼後將軍理當由趙雲來擔任。

費詩見關羽先問趙雲的官職,隨後就稱呼黃忠老卒,頓時猜到了關羽的惱怒原因。

對於費詩而言,是不適合摻和這其中的恩怨的。

但想到劉備的重託,費詩又迅速的斟酌了用詞,勸諫道:「君侯豈不聞,昔日蕭何和曹參都是高祖的少小親舊,而韓信卻能位居最上,未曾聽聞蕭何和曹參因此生怨。」

「大王與君侯,猶如一體,休慼與共,同享福禍,我私下以為不應該計較官號的高下和俸祿的多少。」

「我隻是一介使者,奉大王的王令而來,君侯若是不肯受拜,我就將君侯的意思帶回西川。」

「隻是我以為,君侯不應因這等小事就延誤大事,請君侯細思。」

費詩不提趙雲,隻提關羽跟劉備的關係,同樣也是在暗示關羽:

趙雲雖然隻是翊軍將軍,但也是跟劉備休慼與共的,這親疏是有區別的。

雖然聽懂了費詩的隱喻,但關羽心中悶悶,又讓人去請諸葛喬。

不多時。

諸葛喬抵達。

見關羽在糾結黃忠和趙雲的官職,諸葛喬仔細詢問了眾人的官職後,不由笑道:「君侯,家父也依舊是軍師將軍,我是不是應該惱怒,尚書令為什麼是法正而不是家父?」

關羽本想說應該惱怒,但見諸葛喬那泰然而從容的笑意,這語氣又多了疑問:「阿喬為何不惱怒?」

諸葛喬道:「法正為尚書令,是因為法正在漢中立了大功,若不封賞,豈不是讓外人以為大王任人唯親?」

「同理,黃忠在漢中斬殺了曹操的征西將軍夏侯淵,若不重賞,今後還有誰肯替大王征戰沙場?」

「費司馬所言君侯跟大王休慼與共,皆是忠言良言。大王身邊有率意敢言的忠貞義士,豈不是幸事?」

「我以為君侯不僅不應該惱怒,還應向大王回書,向大王舉薦費司馬。」

見諸葛喬也這般說,關羽的內心的苦悶也逐漸消失。

心中的芥蒂消失,關羽看向費詩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敬意。

要是換個使者,未必敢當麵勸諫關羽。

而費詩卻在明知關羽惱怒的前提下,依舊選擇了勸諫。

不論是膽氣,還是對劉備的忠心,費詩都值得人尊敬。

想到這裡,關羽起身向費詩一拜:「費司馬,方纔是關某無禮了。」

費詩連忙回禮:「君侯言重了,我隻是儘職而為。」

回禮的同時,費詩的內心也對諸葛喬多了幾分好奇。

在西川的時候,諸葛喬名氣不顯,費詩也隻是聽說軍師將軍諸葛亮認了諸葛瑾的次子為嗣子。

今日見諸葛喬三言兩語就勸服了關羽,這心中倍感驚訝。

諸葛喬見費詩率性敢言,也懂勸諫的方式,頓時有了想法:

「費司馬要回西川復命,中途會經過秭歸,秭歸駐紮有大王的義子副軍中郎將劉封。」

「大王既以阿鬥為嗣子,劉封心中必然會有怨氣,不知費司馬可否在秭歸暫留幾月,替大王勸慰劉封?」

費詩頓感為難:「喬公子,我跟副軍中郎將並無交情,即便前往勸慰,副軍中郎將也未必會聽。更何況,我得回西川復命,若是暫留幾月,這是否太久了。」

諸葛喬微微斂容:「費司馬有所不知,劉封屯兵秭歸,是大王想給劉封立功的機會,以彌補內心對劉封的虧欠。」

「這個時候,劉封身邊是不能有小人讒言的,否則劉封一犯傻,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費司馬率性敢言,又能顧全大局,有費司馬在秭歸,宵小鼠輩又豈敢在劉封跟前進獻讒言?」

「費司馬若擔心不能及時復命,君侯會遣人給大王回信,征用費司馬在秭歸效力。」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