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
  3. 第106章 關羽威震華夏,徐晃自銘心誌 求追
神紋本神 作品

第106章 關羽威震華夏,徐晃自銘心誌 求追

    

-

第106章

關羽威震華夏,徐晃自銘心誌(求追)

徐晃追隨曹操十餘年,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雖然在官職和權柄上不如於禁,但論用兵和武勇卻是不輸於禁。

能在於禁兵敗的劣勢下,還能佯築長塹破郾城、長驅直入破四塚、解樊城之圍;不亞於昔日樂進丟了襄陽後,偷走臨沮威脅江陵、尋口設伏箭射關羽。

曹操的良將以五子為先,任何一個都不容小覷!

如今樂進早逝,於禁被擒,張郃遠在陳倉,張遼遠在合肥,曹操在許都以南最善用兵的就隻有徐晃了。

隻要破了徐晃孤軍,即便曹操的各路援軍抵達,也難以形成有效的指揮。

考慮到徐晃為人謹慎沉穩,未必會引兵來救樊城。

諸葛喬這才提出「在樊城外虛設旗幟布疑兵,提兵郾城佯攻許都」的戰術。

經過戰事錘鏈後,諸葛喬對「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術思維理解更深刻了。

要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其中很關鍵的核心就是要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戰場的節奏得由諸葛喬和關羽來掌控,避免被徐晃反奪了節奏。

關羽仔細聽了諸葛喬的部署,徐徐而道:「曹仁和滿寵也不是愚人,雖不敢冒險出城,但也會派遣探子打探。」

「若隻是虛設旗幟,恐生意外。」

「荊州刺史胡修和南鄉太守傅方既然降了,可令二人引本部兵駐紮四塚。」

「董衡兵少,可在圍頭虛設旗幟以作疑兵,一虛一實,可阻曹仁出城。」

「新寨需留人防備,漢江上的戰船和輜重糧草也需留兵看守。」

「再加上大雨過後道路泥濘,糧草運輸變得艱難,若不能引徐晃南下,關某也隻能撤回新寨。」

「故而去郾城的兵也不能太多,以免突發意外導致糧草受限。」

「郾城本有兩千駐兵,關某再引三千人前往郾城,若能引徐晃南下,五千兵足矣!」

「若徐晃不肯南下,郾城兵再多也無用。」

關羽認可了諸葛喬的戰術部署,又對諸葛喬的戰術部署進行查漏補缺。

諸葛喬也清楚,徐晃並非莽夫,這次製定的戰術也未必就能奏效。

仔細斟酌考量後,關羽留關平和諸葛喬守新寨,胡修傅方駐兵四塚,董衡駐兵圍頭,隨後親率三千人前往郾城。

郾城離得遠,受山洪波及較小。

到了郾城後,關羽遂將斥候全部分散出城,在許都以南大肆的造勢。

隨著輿論的發酵,「漢江水神山洪助漢」「漢壽亭侯半日破於禁」「於禁率軍投降」「荊州刺史胡修投降」「南鄉太守傅方投降」「樊城已被山洪淹冇」「曹仁戰死」「滿寵戰死」「關羽欲攻宛城」等半真半假的訊息瘋狂的在許都以南的官吏士民中流傳。

早就遙受關羽印信的梁、郟、陸渾等地義民也紛紛響應,許都以南的官吏人人自危,陷入了恐慌中。

關羽之威,威震華夏。

宛城。

徐晃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眉頭緊鎖,那雙虎目中看不清是喜還是怒。

宛城的文武官吏早就慌作一團,七嘴八舌的驚呼吵鬨。

「將軍,據聞關羽已經破了於禁七軍,於禁、胡修和傅方都投降了;又有傳聞說樊城被山洪淹了,曹仁和滿寵都戰死了。」

「將軍,派去樊城的探子隻能看見樊城外全是積水,根本入不了樊城。」

「將軍,關羽在郾城駐有大量兵馬,看樣子是真的準備來打宛城了。」

「將軍,宛城都是新兵,根本不是關羽的對手啊,要不放棄宛城退守許都吧。」

「將軍,聽聞關羽有漢將水神助陣,神威豈是人力能及啊。」

「將軍,你快拿個主意啊!」

「」

嘈雜的聲音此起彼伏,顯然這群宛城的文武官吏早已被嚇破了膽。

於禁、曹仁、滿寵,是曹操麾下的重將;胡修、傅方都是地方大官;龐德又是軍中猛將。

然而這些人都敗了,都被關羽給擊敗了!

這如天神下凡般的戰績,誰聽了不驚懼?

然而。

不論文武官吏如何驚呼吵鬨,徐晃始終都是一副古波不驚的沉穩模樣,彷彿泰山崩於前臉色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良久。

隨著驚呼吵鬨聲的漸漸變小,徐晃那如洪鐘般的聲音才堪堪響起:「都說完了嗎?」

「若是說完了,就去處理軍政諸務,朝廷給你們的俸祿不是讓你們在這裡大呼小叫的。」

眾人紛紛錯愕。

我們在這裡慌得一批,伱讓我們回去處理軍政諸務?

都火燒眉毛了,誰還有心思去處理公務啊!

「將軍!」

「講。」

「敢問將軍如何退敵?」

「敵人來了嗎?」

「關羽已在郾城大量駐兵!」

「那就是冇來。」

「可郾城到宛城不到兩百餘裡,關羽若要奇襲宛城,三日內就能抵達。」

「兵來將擋,來了再說。」

簡明扼要的回答,直接將問話的宛城從事給答懵了。

來了再說?

這是什麼狗屁對策!

驚呼吵鬨聲再次想起,然後徐晃卻是直接閉上了雙眼,當著眾人的麵閉目養神。

不多時。

一陣如雷般的呼嚕聲自徐晃的鼻息間響起,很快就蓋過了眾人的驚呼吵鬨。

眾人無奈,隻能各自退去。

待得眾人都離開,呼嚕聲也隨之消失。

徐晃的虎目猛地睜開:「真是一群蠢貨,若關羽真的破了樊城,又豈會在郾城駐兵。」

「兵貴神速!等爾等知道樊城已破,關羽的兵早就已經抵達宛城城下了,豈容爾等在這裡妄自猜疑。」

「這必定是關羽的虛張聲勢之計,欲引我去郾城,我又豈會中計?」

想到關羽,徐晃的眼神中又多了幾分無奈。

昔日關羽在曹營時,因為跟徐晃都是河東人,又都是降將,故而彼此間交情不錯。

又因徐晃年長,關羽更是以「大兄」稱呼徐晃。

如今舊人故交成了敵人,徐晃這心中是很難受的。

良久。

徐晃起身,看向郾城的方向長嘆:「我受魏王大恩,又豈能因為私事而廢國家公義。」

「雲長,你我的兄弟之情,看來也到儘頭了。」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