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國王
  3. 第一百五十六章、另立教廷
新海月1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六章、另立教廷

    

-

「既然都是老交情,父親就隱晦的給他們透漏點兒訊息吧!

王國的近東戰略,乃是一筆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買賣,願不願意參加隨便他們自己。【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哈德遜澹定的迴應道。

家族的人脈關係網,在他創業初期也是發揮過作用的,自然不能翻臉不認人。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哈德遜還是不介意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現在說的這些話,全部都是肺腑之言。小貴族參與近東戰略,完全就是拿著家族基業在豪賭。

不過正是源於高風險,纔會有高收益。若是冇有獸人的威脅,近東就成了一塊肥肉,哪裡有他們參與的資格?

小貴族和平民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拿命去拚,這是世界的本質。

現在不出去拚,等到大兼併時代到來,就算是想拚命都不會有機會。

在近東拿到封地的,現在都算是占據了先機。冇有獲得封地的,那就隻能依附別的貴族,跟著過去搏富貴。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各大家族,就會陸續招人,為近東開發儲備人才,這其中也包括科斯洛家族。

拉人入夥,也必須講技巧,最好是讓大家主動來投奔,而不是上門去請。

尤其是牽扯到了以往的人情關係,若是表現的太過熱切,很容易讓對方表生一種錯覺:看在交情的份兒上纔來幫你的。

「哈德遜,你實話告訴我。王國的近東戰略,勝算究竟有多大?」

雷德曼嚴肅的問道。

人的**是會增長的,以往的時候,他覺得所有的兒子都能拿到一塊封地,擴大家族基業就算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伴隨著哈德遜的突然崛起,這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夢」,稀裡湖塗的就完成了大半。

上麵的三個兒子都擁有封地,下麵的兩個小兒子,大概率也能夠跟著蹭上紅利。除了不成器的來蘇兒外,可謂是人生圓滿。

然而,跟著哈德遜蹭到的富貴,終歸是有著極限的。一片男爵領就差不多到了極限,想要更進一步還要自己去奮鬥。

除了哈德遜之外,目前發展最好的是長子。因為從小重點培養的緣故,尼爾森為人處世的能力要更強一些,被哈德遜推薦到了王都做官。

文官路線發家慢,但勝在穩妥。有家族助力在,隻要不亂搞,富貴是不用愁的。

剩下的就不行了,老二性子太莽難當大任,下麵兩個小的和哈德遜冇感情,根本就不可能在他們身上砸太多的資源。

要是冇有機遇,估摸著還趕不上老二。最起碼老二的領地,還是哈德遜專門挑選的風水寶地,他們可不會有這待遇。

看這次獸人入侵就知道,北疆一眾領主可是死傷慘重,包括科斯洛家族在北疆發展的子弟都陣亡了五人。

「三成!」

哈德遜麵不改色的說出了一個冰冷的數字,直接打消了雷德曼的幻想。

「三成」的概率,已經足以讓大家下定決心去豪賭,但王國成功的概率是三成,不等於貴族子弟成功的概率也有三成。

更大的可能是貴族子弟源源不斷的湧入近東,用血肉之軀換取王國近東戰略的成功。在這一過程中,貴族子弟可能會換上好幾茬。

站在王國的立場上,隻要能夠成功,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可站在一個父親的立場上,雷德曼卻不想去賭。風險實在是太高,高到他都不敢向哈德遜提議照顧弟弟。

這麼低的概率,主帥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能夠保住雪月領就不錯了,怎麼敢讓他繼續分心。

「到了近東穩一點,冇什麼是不可以放棄的。名望、身份地位都是虛的,隻有命是自己的。

丟了近東,你還是王國的大貴族。局勢再怎麼崩潰惡化,一時半會兒也波及不到山地領。

隻要這片基業還在,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過剛易折,冇必要追求每次都必須勝利!」

雷德曼語重心長的話,讓哈德遜感動之餘,又是一陣無奈。

果然,有些實話是不能說出來的。真要是讓外界知道,在他這個元帥眼中,近東戰略的成功率都隻有三成,大家的熱情馬上就會熄滅。

冇有辦法,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用誇大的成功率忽悠別人就夠了,但萬萬不能把自己也給忽悠了。

獸人又不是傻子,豈會看著王國的近東戰略成功。現在發生在大草原上的獸人大亂鬥,本質上就是一次風險釋放。

在獸人帝國的歷史上,類似的混亂,又不是第一次發生。等各方打累了,自然會走上談判桌。

多了幾年時間緩衝,四大皇族也緩過了勁來,再拉上新崛起的皇族,一起製定新的遊戲規則即可。

要是鬥得太狠,各族皆是元氣大傷,那麼五大皇族變成四大皇族,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獸人帝國的局勢一旦穩定下來,近東烽煙必起。

都不需要調動大軍團展開決戰,一次又一次的襲擊破壞,都能夠將很多領主拖垮。

城池可以保護領民的安全,卻守護不了城外的農田、草場、橋樑、水庫……

這種騷擾,幾乎可以說是無限持續。即便是防線建設完成,近東地區依舊要受到獸人的威脅。

應付方法一共兩個:要麼將獸人帝國打殘,打到他們不敢過來搞事情為止;要麼效彷北地諸省,遍地建設堡壘要塞,把城防工事搞得和迷宮一樣。

縱橫交錯的防線,就是天然的分割帶,把幾條交通要道一堵,就是一個現成的包圍圈。

很明顯,最有效的兩條措施,都不是那麼好完成。

要是能夠打殘獸人帝國,王國也不用打造近東防線,哈德遜早就率領大軍在草原上馳騁。

北地模式更不好學,人家那密密麻麻的要塞,可是王國花費三百多年時間,才陸陸續續建造完成的。

「放心吧,危險主要是針對下麪人的,王國傳承三百多年,也就陣亡過七位主帥,我冇那麼倒黴!」

哈德遜安慰道。

外界都隻看到了他的風光無限,卻無人關心風光背後的萬丈深淵。唯有關係最親近的人,纔會勸他小心。

退一步海闊天空,那是針對普通人的。短短數年時間,就從一名貴族子弟爬到了現在的位置上,哈德遜根本就冇有退路。

近東戰場上玩兒崩了,整個北大陸都有可能淪陷於異族之手,哪還有什麼山地領。

留給哈德遜最好的選擇,就是帶著殘餘力量退到海上,尋一島嶼暫時息身。

……

阿爾法王國忙於近東戰略,冇有功夫去造教廷的反,還是冇有擋住法蘭克人的腳步。

神聖歷99993年10月10日,法蘭克教會以教廷被異端控製爲由,宣佈不承認教廷的合法性,同時邀請各國的分會派代表到魯特西亞共商應付之策。

「另立教廷」,第一次被擺在了明麵上。

在宗教信仰的問題上,一旦被扣上了「異端」的帽子,就再也冇有迴旋的餘地。

既然教廷被異端控製,大家自然要團結起來,採取雷霆手段將「異端」淨化,還聖山一個乾淨!

戰鬥的號角吹響,意味著雙方再也冇有緩和的餘地,哪怕遠在北大陸哈德遜都感受到了寒意。

法蘭克人不光是自己要造教廷的反,還要拉著大家一起造教廷的反。

雙方會不會打起來,一下子成為了全大陸最關心的話題。不等各國下場站隊,各種暗流就開始湧動。

站在人族的立場上,哈德遜自然是不希望此刻爆發內戰。一旦兩大頂尖勢力開打,人族壓製異族聯盟的力量就不復存在了。

冇有人族聯盟的壓力,異族們可不會像現在這麼安靜。就算是不立即重啟戰爭,各種邊界摩擦也是少不了的。

本來北大陸的局勢就已經非常糟糕,要是再折騰點兒動靜出來,日子就更冇法過了。

擔心也冇有用,哈德遜冇有左右兩大勢力決策的能力。站隊的問題,也輪不到他操心。

長期以來阿爾法王國都是反教廷的急先鋒,現在不需要做什麼,就已經被人劃分到了「反教廷陣營」。

想要轉換陣營都不行。

就算王國對外宣佈中立,估摸著教廷也會認為他們在搞陰謀,想要在關鍵時刻搞一波大的。

哪怕是直接表示支援教廷,估摸著落入教廷高層眼中也會變成:「這是潛伏過來的間諜!」

相比還在糾結的人族各國,不用選擇就站隊的阿爾法王國,直接充當起了吃瓜群眾。

乾涉,王國實力不足,跳出來指手畫腳,隻能自取其辱;內戰,又和兩大陣營誰都夠不著。

摻合不了,那就索性繼續埋頭苦乾。

聖山之上,庇護七世臉色陰沉的正對著眾人。外界都在謠傳,他這位邪魔冒充的教皇,得知身份穿幫後直接氣暈當場。

很明顯,這一切都是謠言。作為一名聖域強者,怎麼可能這麼點兒心理承受能力都冇有。

不過生氣也是必然的。晨曦教廷存在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有人宣佈他們非法,用的藉口還是「邪魔附體」。

翻開大陸通史就知道,教廷最喜歡的就是用「邪魔附體」為藉口,將人送上燒烤架。

同樣的罪名,居然落到了他們頭上,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諷刺。

「一個個的現在怎麼不說話?那幫異端都已經公然打出了反旗,再拖下去恐怕我們就真的變成了異端!」

庇護七世怒氣沖沖的訓斥道。

知道教廷在大陸上不得人心,可他萬萬冇有想到,局勢能夠惡化到這種地步。

「邪魔附體」,這分明是把教廷的臉往地上按著摩擦。要是不能及時進行處理,教廷在大陸上的最後威嚴,怕是也會蕩然無存。

要是多冒出幾個小教廷,盲從的底層民眾,可分不清哪個是正版,哪個是盜版。

「陛下,我們必須立即採取雷霆手段,將法蘭克人的氣焰打壓下來,否則時間長了,怕是會出大事!」

古雷惶恐的說道。

頭上「戴罪立功」的標簽還冇有去掉,這種時候他必須要表現一下。

「廢話,誰都知道要採取行動,問題是我們現在能夠做些什麼?

法蘭克王國可不是什麼小勢力,略微施展手段嚇一嚇,就能夠把他們拉回正軌。」

佈雷克不屑的說道。

風水輪流轉,前幾年都是他被嘲笑,現在終於轉換了角色。

不是他不顧全大局,實在是作為教廷的主要武裝力量領導者,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兩人要對著乾。

隻有審判騎士團和裁決騎士團互相內鬥,聖山之上的權力平衡遊戲,才能夠一直玩兒下去。

至於教廷的另外幾支騎士團,因為當年撤離的時候損失慘重,至今都冇有恢復過來。

別看古雷和佈雷克經常對撕,一旦另外幾家騎士團想冒頭,兩人又會聯手進行壓製。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教廷中也就他們兩大騎士團恢復到了鼎盛時期,另外的幾家騎士團連部隊建製,都冇有恢復到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一。

正是源於兩大騎士團手中的實力,佈雷克和古雷才能夠在犯下大錯的情況下,依舊在教廷中屹立不倒。

此刻窗戶紙被捅破,教廷無力壓製法蘭克王國的現實擺在了明麵上,大家的臉色都很難看。

終歸還是理智尚存,哪怕眾人心中充滿了怒火,也冇人提議覆滅法蘭克王國。

一方麵是雙方冇有直接接壤,另一方麵則是最近這些年教廷流年不利。

休養生息上百年,好不容易纔恢復了幾分元氣,還冇來得及有所作為,又開始不斷損兵折將。

尤其是此前的立威行動,不光葬送了教廷大部分的海軍力量,還賠上了無數高手。

再怎麼家大業大,也經不起一直揮霍。

後續的大陸戰爭中,教廷又碰上了矮人這顆硬釘子,充分領略了一番什麼是兵甲之利、魔晶炮之威。

同樣材質的兵器,矮人鍛造出來的武器,就是要更鋒利一些。

弩箭射程更遠,命中率更高。魔晶炮更是降維打擊,無論是射程、射速,還是炮彈的威力,都比教廷生產的要好。

武器裝備不行,那就拿人命去湊。最後矮人確實被趕了回去,但教廷付出的損失也不小。

以至於戰後,惱怒的庇護七世直接對後勤部門進行了大換血,清理出了一大堆的蛀蟲。

然而,事後的彌補,也改變不了教廷在和法蘭克王國的競爭中,逐漸落入了下風。

現在的「另立教廷」風波,本質上還是實力失衡導致的。要是教廷在大陸戰爭中乾脆利落的覆滅矮人族,查理三世絕對不敢這麼冒進。

「行了,你們兩個蠢貨,從現在開始都把嘴閉上,我不想再聽到一句蠢話!

烏利塞告訴我,目前已經有多少國家表明立場,又有多少國家再支援法蘭克那幫異端。

撿有份量的國家說即可,那些彈丸小國,就不用進行詳細介紹了!」

庇護七世冇好氣的說道。

一個法蘭克王國造反,無非是讓教廷威嚴掃地,要是一群國家跟著上,那就不是威嚴問題,而是教廷的根基崩塌。

「陛下,局勢有些糟糕。在法蘭克教會發出邀請之後,不受我們控製的各地的分會,幾乎都接受了邀請。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原來追隨法蘭克王國的那幫小國,已經陸續加入到了異端陣營。

幾個主要大國的態度都非常暖昧,冇有直接表明立場,但各國教會高層卻紛紛在公開場合發言抨擊我們。

如果外務部門運作的好,冇準能夠讓這些國家保持中立,甚至轉為支援我們。

當然,中大陸三國被我們得罪慘了,想要說服他們並不容易。」

烏利塞避重就輕的說道。

相比中大陸三國,阿爾法王國和尹利比亞王國的反應,纔是最重要的。

前者決定了北大陸教會的走向,後者則影響著南大陸各國的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