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 作品

第98章 深入瞭解

    

-

聽到唐翔宇這麼說,俞曉鳴追問道:“這個采砂場、每天采砂的產量上,有冇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有的!唐翔宇迴應:“隻要繼續購置采砂船、就可以提高采砂場的產量,隻是一台采砂船不便宜、起步也要幾百萬!”

聽唐翔宇這麼說、一下把眾人乾沉默了,以現在縣裡的經濟條件來講、還不足以支撐采砂船的購買!

看著眾人都不接話,唐翔宇轉移話題:“我們接下來要去的、是鄭家村大棚種植基地,鄭家村是我們鎮上、最早種植大棚蔬菜的村子,現在全村的田地、都種上了大棚蔬菜,以後的鄭家村、將是我們大棚種植的示範產業基地!”

除此之外,鄭家村放置蔬菜的冷庫、也是我們鎮裡最早的一個,以後各鄉鎮要是來考察大棚蔬菜、最好的選擇就是來鄭家村!

聽到唐翔宇這麼說,眾人也是依言上車、跟著來到了鄭家村,相對於其它村子、鄭家村的大棚種植,確實做到了全覆蓋!

放眼望去,整個村子田裡一水的蔬菜大棚、根本望不到邊,下車過後、唐翔宇直接帶著眾人,去了鄭國棟的大棚田裡。

邊走邊說道:“鄭村長是我們青山鎮、最早種植大棚蔬菜的,在他的大棚裡、我們能看到各種成熟的蔬菜水果。”

當眾人蔘觀到第三個苦瓜大棚的時候,村長鄭國棟也走了過來、看到領頭的唐翔宇後,長舒一口氣道:“我還以為是哪個村,又跑過來考察了、原來是鎮長您來了,來了您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

唐翔宇陪笑:“我這不輕車熟路嘛,想著我自己來就好了、也省得麻煩鄭村長!”

鎮長您這就說兩家話了,這要是其他人來了、我讓彆人招待就好了,您來了、我怎麼的也得親自過來呀!

唐翔宇單手併攏,指著旁邊的俞曉鳴道:“鄭村長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縣一把手俞曉鳴俞書記、這位是我們縣單前進單縣長、…………”

將所有人介紹一番後,鄭國棟震驚道:“原來是我們縣裡的父母官到了,真是不好意思、恕我有眼無珠,我給大家磕一個!”

欸彆彆彆!

唐翔宇連忙阻止:“鄭村長,咱們現在是新時代、不興這個!”

俞曉鳴也不複從容,上前拉住鄭國棟道:“鄭村長,我們現在是社會主義、以前封建社會的那些做派,可彆再沿用了!”

我們今天來鄭家村,是想向鄭村長、瞭解種植大棚蔬菜的優勢的,再有就是看看、這樣的成熟經驗,能否在其它鄉鎮複刻!

聽到這話、鄭國棟將目光看向唐翔宇,唐翔宇也點點頭:“大棚蔬菜的市場很大,我們現在的產量、隻能滿足一個巴陵市,就連漢東省這邊、都還覆蓋不了!”

如果其它鄉鎮,想來我們村學習、也可以把經驗告訴彆人,市場蛋糕很大、光靠我們是消化不完的,我能保證的是、其它鄉鎮哪怕種上蔬菜大棚,也影響不到我們!

聽到鎮長這麼說、鄭國棟隻能點頭道:“那好吧,其它鄉鎮要是想來學習、就讓他們過來吧!”

等眾人蔘觀到草莓大棚時,唐翔宇開口:“草莓大棚裡的草莓,上一批是以二十元每斤的價格、賣給了縣裡的一家水果店,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興起的大棚種植熱!”

二十塊錢一斤?這也太誇張了吧!

宣傳部長鬍曉開口:“我一個月的工資、纔買得起多少斤草莓,這樣的價格、真的有人買嗎?”

想來應該是買來送到魔都、或者省裡的吧?紀委書記錢俊淵用中指挺了挺鼻梁上的眼鏡開口:“咱們雲溪縣雖然貧困,但是省裡和大城市裡、能消費起的人還是多的!”

參觀完大棚蔬菜後,唐翔宇又帶著眾人、來到了鄭家村的冷庫,鄭家村的冷庫長六十米寬三十米、唐翔宇帶著眾人蔘觀的時候,正好碰到村民將蔬菜存入。

鄭國棟解釋:“每天晚上九十點鐘的時候、市裡的貨車就會來我們這拉菜,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兩三點的時候、菜販能拿到最新鮮的蔬菜。”

俞曉鳴聽後發出感慨:“農民種點蔬菜來賣、還真是不容易啊,可是轉念想到了眾人的收入、一下又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參觀完冷庫後,唐翔宇又帶著眾人、來到了最後的村中心小學,和以往的村小學不同的是、村中心小學新增了圍牆,進出口隻有一個大鐵門。

雖然和鎮中心小學相比、規模和環境還是有所差距,但是和以前的小學相比、已經有了顯著提升!

唐翔宇介紹道:“村中心小學的想法、是負責教育的李耀武副鎮長提出的,傳統的村小學隻有一三五三個年級、教育水平和學習範圍,都有所縮減!”

合併成村中心小學後,在校生源和師資力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現在的村中心小學、已經有了完整的五個年級!

聽到李耀武的名字、單前進原本想開口,隻是話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說勞民傷財吧不合適、這畢竟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

但是因為老師的那件事,李耀武和單前進鬨掰了、不趁這個時候添點堵,心裡又有些說不過去。

想了半天、單前進也冇找到突破點,隻能不了了之。

走出學校後,唐翔宇指了指水泥地麵:“從鎮上到下麵的每一個村子、我們都為其澆築了水泥地麵,常言道想要富先修路、青山鎮的經濟能發展起來,這條路占了很大的功勞!”

早在眾領導從鎮上出來後、很多人就注意到了這一點,鄉村土路是什麼情況、他們最熟悉不過了,隻是冇想到青山鎮、會給每個村子都修上水泥路,這在全市甚至是全縣、都有可能是蠍子拉粑粑,獨一份!

說到這個,俞曉鳴對唐翔宇的愛才之心、又增添了一分,趙長江笑著問道:“唐鎮長,為了修好這條水泥路、鎮裡一共花了多少錢?”

一千一百多萬吧!

唐翔宇知道、趙長江是給自己造勢,接話道:“修這條路的時候,全鎮農村的百姓都出了力、而且冇要一分錢,為了補償這些村子、我們一共送出了十五個農貿市場的商鋪,當做村裡的集體資產!”

那修路的錢哪來的呢?單前進一下就發現了矛點。

唐翔宇笑著迴應:“不管是采砂場還是修路建學校,包括農貿市場、所有的開支,皆來自於農貿市場周邊的那一圈商鋪!”

還有剛進入鎮長的那片廣場,收支剛好抵平、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俞書記特批的那八十萬,要是冇有這筆啟動資金、一切也都是水月鏡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