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有三 作品

第66章 夜半來人

    

-

我穿著你們霓裳閣的衣裳,丟了人,你們就該給我賠償!”“大傢夥說,對是不對!”中年婦人倒是一個煽動情緒的好手,兩句話就把群眾的情緒調動起來了。圍觀眾人紛紛開始討伐李如,“是該賠償!”“奸商就該好好懲治一番!”“就是,還以為退錢就能了事,想得美!”吃瓜群眾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李如更加不知所措。她小聲問道:“那依夫人看,您想要多少賠償?”一聽終於進入了正題,中年婦人直接伸出兩隻手的十根手指,“一千兩,少一分免談!”聽了半天的成錦瑟,一聽到這個數字,已經完全可以斷定心中的疑慮。這個鬨事的中年婦人絕對有問題。首先成錦瑟相信李如的手藝和節操。像開線這種低級錯誤,她是絕不會犯的。況且,她這一套成衣不過百兩,竟敢要一千兩的賠償,這分明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眼見李如已經要應付不過來。成錦瑟下樓朗聲開口,“各位稍安勿躁。”聞言,眾人將目光都鎖定到了,成錦瑟的身上。“你是哪根蔥?”中年婦女不客氣發問。“我就是這霓裳閣的東家。”“原來你就是那奸商!”眼看這中年婦人又要開始表演,成錦瑟率先一步開口,“夫人說你這衣裳是在我霓裳閣買的,可有憑證?”“怎麼?你這是打算不認賬了嗎?”語罷那中年婦人,快步走進店裡,找到了和她衣裳相同的布料。放到自己身上一對比,怒道:“這就是證據,還要什麼憑證!”布料確實是一般無二的。在場眾人也紛紛點頭。李如見狀不由得心叫一聲不好,這成錦瑟怎麼也是大家小姐,怕是受不了這個氣,打算和這婦人硬碰硬了。可如此一來霓裳閣的名聲可就全毀了。她正思索該如何勸退成錦瑟,就聽她朗聲道:“這確實是我霓裳閣的料子。”一聽這話,那婦人露出一臉得意。緊接著成錦瑟又道:“但這裁剪和縫製的手法,絕不是出自我霓裳閣。”“你你你,你有什麼證據!”“證據自然就在你的衣袍之上!”成錦瑟目光灼灼盯著婦人的臉,好似要穿透她一般。看得她一陣心虛。“這位夫人身上的錦緞,名為‘繁花’是本店的招牌,特點是運用了絞絲線縫製,這樣得來的花朵,會更加立體。“同時,如果不注意剪裁,花朵會很容易脫線。所以我們這款成衣的剪裁,都會躲避花朵位置,保留其完整性。“而夫人身上這件,很明顯不是出自我霓裳閣。”成錦瑟這句話一下子刺激了中年婦人的神經,她瞬間暴走起來。“你說不是就不是了!你又有什麼證據!”“這料子十分搶手,早在一月前就斷貨了,敢問夫人是合適購買的?”一聽這話,那中年婦人斬釘截鐵道:“就在一月前,我買完不久就斷貨了,冇錯,我記得很清楚!”“你撒謊!”成錦瑟高聲怒斥。“一月前,我霓裳閣還未開張呢,你是找誰買的?”此話一出,全場嘩然。已經有反應快的開始議論,“對啊,我記得很清楚這霓裳閣上月初纔開張,算起來還不足一個月,這女人定然是說謊!”“搞了半天,原來她纔是騙子!”“張嘴就敢要一千兩,真該抓她去見官!”眾人的議論,嚇得那中年婦人緊張地搓著手,來回踱著步子,似乎是在找機會要逃跑。成錦瑟連看都冇看她一眼,隻低著頭揉搓著虎口的小紅魚,輕聲道:“回去告訴你的主子,少跟我耍這些小手段,否則下次不是見血就是見官,快滾!”其實成錦瑟她早就猜出是誰指示,隻是礙於李如在中間。據她這些日子的瞭解,李如是個極其重感情的人,雖然喬家對她不仁,可她始終狠不下心報複。而成錦瑟她自己,隻是一心求財而已。到那如果喬碧蘿再自討冇趣,那她也不介意提喬城主教育教育女兒。喬碧蘿灰溜溜回了沈府。前腳剛坐下,柳芊芊後腳就來了。“姨娘出去怎麼也不叫上我?”本就一肚子氣的喬碧蘿,看到柳芊芊眨巴著一雙人畜無害的大眼睛盯著她的模樣。心裡不由想起成錦瑟那日的話。“喬姨娘你是聰明人,可不要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挑唆你對付我的人,她當真是為了你好嗎?”同時聯想到府裡的傳聞,柳芊芊夜探郎君書房,被下人抓了個正著,還被潑了一身的糞便。這些絕不是空穴來風,這賤人不記恨自己抓花她的臉,目的不過是為了拉攏自己對付成錦瑟。上次月娘小產,還有誣陷等事,都是因為她的挑唆。喬碧蘿如今才恍然大悟,不由越想越氣。盯著柳芊芊的臉,咬著牙,額頭青筋暴起,快步上去就是一巴掌。直接打的柳芊芊身子一歪,摔倒在地,眼角差點磕到桌角。“喬姨娘,你這是作甚?”她捂著臉怒聲質問。“彆以為我不知道你是個什麼貨色,你想給二郎當妾,可成錦瑟那賤人因你剋夫命格,不同意,所以你就一而再再而三挑唆我對付她。“若再被我發現你存心利用,那我絕對會剜掉你臉上一塊肉!”聞言柳芊芊身子一顫,她知道這女人做得出來。當初在寺廟受的罪,她可還冇忘記,到現在她臉上還有一道疤,正是拜這個喬碧蘿所賜。看來這苦心經營的盟友算是冇了。柳芊芊咬牙暗忖,成錦瑟真有你的!年關將至,沈府也跟著變得熱鬨起來。成錦瑟不僅要忙生意,還要忙活府裡的事,日子雖然累,但也是真的充實。這日夜裡,窗外大雪漫天。天空被映照成了紅色,萬籟俱寂。原本是很適合睡覺都夜晚,可不知道為什麼成錦瑟就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也不知道什麼時辰,她將有些睡意,就聽院門傳來聲響。頓時心裡一慌。“流雲,快去看看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