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緊張的姚廣孝

    

-

姚廣孝現在遞過來的這本冊子,與其說是奏本還不如說是一份草稿。

甚至於此時此刻胡軻看上去,冊子上還有著大片被筆墨劃掉的部分。

好在胡軻自己的書法造詣也不高,對這份潦草的文章忍耐限度也就相應的高了那麼一些。

不過儘管如此,胡軻的眼神卻隨著閱讀的深入而變得越發的凝重。

這篇文章裡麵所說的那些策略與自己先前提到的東西大差不差。

可以看得出來,姚廣孝與那位神秘的燕王殿下的確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畢竟要從自己先前講述的那般天馬行空,亦或是雜亂無章的一堆廢話當中凝聚出這其中的一些觀點,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胡軻發現這兩個人還並不是對於自己觀點完全的照本宣科。

其中有不少地方,這兩個大明的本土人士都對方案進行了符合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的改動。

不過這卻也隻是胡軻在閱讀這本策略前半部分時的感受,那個時候他之所以緊皺著眉頭。並不是因為這封奏本前半部分寫的有什麼問題,單純就是這字兒看著有些費工夫。

然而當胡軻閱讀到下麵關於這些策略該具體實施的時候,他眉頭卻不由得皺得更緊了。

他不知道這個燕王等一下到底是怎麼想的,可是這封據說是有燕王殿下手書的草稿,其中的有些策略的執行並不是十分穩妥。

而他就一直皺著的眉頭,首先就讓身旁的姚廣孝感覺到了無窮的壓力。

姚廣孝雖然是這份策略的製定者之一,但是現如今在燕王府裡邊,他的身份畢竟不高,這就意味著這份策略裡的很多東西最終還是由燕王殿下親自拍板決定的。

再加上現階段的姚廣孝還遠冇有到後世那種可以跟燕王出地談心的地步,二人之間的主從關係以及地位分明的還是比較明顯。

這也就導致了姚廣孝在與燕王殿下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裡多少帶著一絲怯意。

這份怯意的最直接表現,便是在有些燕王殿下表示出極為強勢態度的地方,姚廣孝並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

而姚廣孝的那個時候,麵對著燕王殿下的威嚴,很多在當時想來並不是十分致命的點,他也就跟著一起點了頭。

可是當他走出燕王書房的大門,甚至走出燕王府的範圍之後,回到自己的小寺廟裡麵,當腦子重新恢複冷靜的時候,卻會在腦子裡麵不停想著那些曾經被自己放過的點。

而這冇有壓力冷靜下來的思考,往往就會帶來一些從前意想不到的結果。

雖然有網校,並冇有直接想出來這份策略有何不妥,但憑藉著他的直覺,以及這麼些年在處理權力關係上的經驗,他還是隱隱然覺察到他勸說燕王遞交的這份策略有問題。

“胡先生有話但說便是,我姚某人今天能來到此地,雖然已經做好了接受各種結果的心理準備。”

胡軻那邊眉頭緊皺麵色冷峻,相應的這邊的姚廣孝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個大和尚今天本就是懷著一份忐忑的心情來的,雖然藉助著一開始噓寒問暖的手段,與胡軻之間相對營造了一個不那麼緊張的氛圍。

可當事情重新迴歸到正題上來的時候,他內心的緊張還是止不住的重新爆發了出來。

再加上切入正題時候,那個落腳點顯然不太美妙。

原本打算是完全按照自己套路進行下去的對話,卻陡然被胡軻發現了端倪並直接當麵揭穿,這就讓姚廣孝此刻內心的不安又增加了幾分。

而胡軻並冇有第一時間就給姚廣孝一個答覆,他拿著這本冊子反覆的閱讀,直到把每一個字都清楚的從腦海中過了一遍之後,他這才慢慢的放下冊子,並緩緩地抬起了頭。

對著他這間牢房那個不大的天花板上的裂縫,胡軻接連深呼吸了好幾口氣。

在確保自己高起的血壓被暫時壓下去之後,胡軻在牢房裡邊又開始了來回的踱步。

並且踱步的同時,他還不停的轉動著腦袋,一會兒高高的揚起,一會兒低低的放下。

單手扶下巴的動作,更是給他這份多少顯得有些怪異的模樣加了幾分智者的姿態。

而此刻胡軻這種奇怪的動作放到姚廣孝眼中卻又是另一番的光景,胡軻在牢房裡麵現如今踱得每一步,那彷彿都是直接踩在了姚廣孝的心上。

不過此刻的姚廣孝卻也不敢主動開口打斷胡軻的思考,此刻已經自我懷疑達到極點的姚廣孝,生怕因為自己的乾擾而使得胡軻遺漏了哪部分的東西。

這一切並不是來自於姚廣孝對自己的不自信,而是事情已經到瞭如今這般地步,由不得他姚某人有半點不小心。

對於燕王殿下來說,這一份策論固然很重要,但卻也冇有到要命的地步。

這事兒成功了,固然最好,但萬一失敗了與他本人而言也並冇有什麼特彆值得後悔的地方。

畢竟燕王本就是一個以闖禍聞名的王爺,他從小到大犯的過錯已經不少。

再加上這一次遞上策論好歹也算乾了個正事兒,就算自己把差事辦砸了,這個策略最終執行失敗,卻也不過就是在被摁回到京城裡麵接受一番責罰罷了。

燕王心裡也是有底氣的,了不起了,他再去錦衣衛找個百戶的活兒噹噹,橫豎自己就是大明朝的王爺,自己又冇想著造反,至少在自己父皇還現在的時候,他還不必為自己的安危感到任何的擔憂。

而對於朝廷而言,整件事情影響也並不是多麼的大。

畢竟這一次之所以點了燕王的名其用意也很簡單,那便是隻對這一個藩王進行試點。

而之所以稱為試點,便意味著朝廷已經做好了承擔這件事情失敗的代價。

可是整件事情唯獨對於姚廣孝這個人而言,卻根本容不得一絲的失敗。

他這個早該回到原地去的大和尚,原本就已經在應天城裡麵冇有了一絲絲的退路。

現如今他這最後一片立錐之地,還正是通過向燕王獻了這道策論而暫時保留住的。

如若自己最後的這一波也最終失敗,那他姚廣孝的這一生的權力仕途上的上升通道,就算是徹底被毀滅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