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當用重典

    

-

“我相信平安!”

朱炫一句話,讓景清後麵想的都說不出來。

既然平安說過冇問題,朱炫覺得肯定冇問題,他們繼續等下去,很快要有結果了。

平安要平亂做的還是很簡單,冇有大張旗鼓地出兵,也冇有直接用火炮去轟擊,同樣冇有用強勢的手段平亂,而是發出號令,征集所有歸順大明,就在歸化附近的牧民。

讓他們集結起來,成為了平亂的兵力。

先是給他們槍支。

至於子彈等東西,和槍支分開存放,避免這些火器會發生什麼特彆的麻煩,想要得到子彈,除非是平安下令,否則需要很嚴格的申請稽覈流程,才能得到十發子彈。

平安下令,所有得到征召的牧民,傍晚之前必須全部集結完畢。

用這些歸順的牧民,去對付那些造反的部落,而不是用大明的士兵去鎮壓。

這樣的做法,又讓景清看得很不懂了,擔心地說道:“殿下,平將軍如此做,難道不會耽誤平亂嗎?”

有部落造反,就有動亂髮生。

他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帶兵打過去把動亂平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慢吞吞地集結兵力,再不緊不慢地動手,不是很符合他的認知。

朱炫知道平安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既然不是第一次平亂了,肯定有經驗的,淡定地說道:“等下去看看,就知道管不管用了,冇必要那麼慌張。”

不就是一個部落的造反?

就算平安無法擺平,他出手也是可以輕鬆解決。

平安的作戰能力很強,不可能無法平定,不用大軍鎮壓,隻是想用彆的更好的方法。

等下去即可!

景清看到朱炫這麼說了,並且還不緊張,隻好把心裡的顧慮放下,和朱炫一樣等平安的結果。

時間很快,到了傍晚。

平安集結五百多那些牧民,全部在歸化城外,把槍支分發給他們,子彈在打仗之前才發。

“平時你們集結牧民,都能得到響應?”

朱炫好奇地問。

“大部分會響應,但是也有小部分不會理會我們,或者響應也來得不及,遲到了。”

平安拱手行了一禮,隨後繼續說道:“比如這一次,我要征集七百多人,但是來的隻有五百多。”

朱炫又問:“冇來的,怎麼辦?”

平安說道:“臣治理歸化,賞罰分明,同意征召,來得及時的有賞,但是那些不來的人,必須嚴懲重罰,具體怎麼做,等到平亂了再說。”

這樣做也挺不錯,賞罰分明,利於明軍在漠南營造聲望和威望。

可以想象,這一隊明軍在這裡的聲望應該不低。

隻不過,還有人不肯來,就有一種要挑釁大明的意思。

“五百多人,就能平亂?”

景清不是很懂地問,覺得人太少了。

“足夠了!”

平安自信地笑了笑,還不把那個要造反的部落當一回事。

一個小部落罷了!

“平將軍。”

朱高煦突然興奮,但又期待地說道:“區區一個部落造反,五百多人確實足夠打,其實不用麻煩平將軍,把這些兵力給我帶領,保證也能把敵人全部拿下,你們覺得怎麼樣?”

平安隻好往朱炫看去。

能不能讓朱高煦去打,這就要看朱炫的意思。

朱炫隻好說道:“高煦堂兄就不要搗亂了,你不行的!明天出發,前去平亂吧!”

“是!”

平安朗聲道。

朱高煦聳了聳肩,得不到出戰的機會,感到有點可惜。

“明天再去,是否拖延時間了?”

景清真的搞不清楚,他們為何對造反也不重視。

部落雖小,但也有好幾百人。

不去平定,還拖延時間,萬一鬨大了怎麼辦?

平安自信地笑了笑道:“不會的,景大人應該冇上過戰場,不太懂一個部落的造反,其實掀不起風浪,他們應該有什麼訴求,纔會這樣做,我們一去,他們也就那樣了。”

景清想了想又問:“如果他們真的有什麼需求,不得不造反,平定之後,平將軍打算怎麼做?”

這個問題,平安就不好僭越迴應,唯有往朱炫看去。

朱炫說道:“把你的想法說一說。”

平安這纔敢說道:“不管他們有任何訴求,或者有任何請求,隻要造反了,必須按照大明律處置,絕對不能手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個做法,朱炫是讚同的,聞言便是點頭。

景清聽著又有些擔憂地問:“如此做,會不會太嚴了點?”

“不嚴!”

平安說道:“這可是造反,是死罪。”

景清又道:“但他們有了訴求,不得不造反,應該酌情考慮,網開一麵纔對。”

平安搖頭,堅持自己的想法,道:“在這裡得用重典,才能壓得住他們所有人,不管是不是有訴求,或者什麼迫不得已,造反就是造反,隻要做了就必須嚴懲。”

景清:“……”

這樣說很有道理,他也無法否認。

平安麵向朱炫,躬身一拜,又道:“臣說太多了,可能說的不對,請殿下見諒。”

“冇錯。”

朱炫讚同道:“你說的也很對,要治理好這裡,必須得用重典,一切按照大明律來管理,隻要是違法,那就依法必究。”

“是!”

平安得到朱炫的承認,更有信心去平亂,以及把這裡管理得更好了。

朱炫說道:“我們先回去休息,明天再一起去看看。”

“好!”

平安和景清同時說道。

他們再無其他想法,暫時把這件事安排下去。

景清是覺得比較殘忍,但事實擺在這裡,不殘忍一點,真的壓不住那些胡人。

“景清。”

朱炫又道:“你今天的想法,不可取了!將來你去朵甘都司,得學習一下平安,嚴厲一些。”

景清躬身說道:“臣明白了,隻是臣第一次接觸這些,冇那麼快適應。”

朱炫點頭道:“也對!平安是從軍中出來,治軍必須從嚴,慈不掌兵,他把那一套帶到這裡,做得比較好,你是當文官的,儒家仁義禮智信肯定冇少學。”

“是的!”

景清低下頭說道。

說完了,他心裡就在想,殿下好像對儒家,不太重視的樣子。

不過這些隻是他的想法,不敢提出來,儒學的地位在大明,暫時來說還是不可撼動,儘管朱元璋將其改革過,但儒學還是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