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春秋篡國者
  3.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但見新人笑(上)
芒果火龍果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但見新人笑(上)

    

-

“公子,如此瑕邑國人可是會非議啊。”

郭猛當然知道按這麼分配,下邽等三邑國人或許會感激自己,但是瑕邑國人則多半會覺得封君喜新厭舊,輕忽瑕邑國人了。

這個平衡不好拿捏啊。

“狄戎若入侵,則下邽等三邑國人當首當其衝,吾意已決,便以此為之。”

郭猛相信以自己數戰皆勝的威望,當能壓製此等不滿;而且一旦來年到來,便是突騎騎軍發威之時,能奪取大量戰利品的功勞可大多是瑕邑國人的。

然而國人眼光未必如此長遠,大家更注重眼前之利。

“公子不妨將國人采購兵器盾牌鎧甲的首付比例降低一成。”

繚忽然提了一個建議,最初郭猛還冇反應過來,但是很快毛遂便是拊掌大笑:

“當真是妙計。”

儘管此前郭猛已經給了國人兩成首付購買兵器和盾牌鎧甲的優惠政策,而國人們為了增強自身武備以便奪取更多戰利品,或是保住自己小命,對於這項政策自然是舉雙手讚成,紛紛誇獎郭猛這是‘仁政’。

而如今繚提出將首付價格再降低一成

也就是可以用一成首付來采購兵器鎧甲等戰爭之品,表麵上這是惠及瑕邑和下邽等關中三邑以及弘農湖縣新建城邑這所有城邑的優惠政策,但是細究起來,飽受狄戎勒索而虛弱無比的關中三邑國人又哪有如此多財帛購買呢?

相比之下,瑕邑國人則在此前數次作戰中奪取了大量戰利品,更是在“勞務輸出”以及為洛邑钜商深入關中交易時充當護衛而攢了不少錢財,自然更有購買力。

若是公佈這個政策,則原本對郭猛分配不公的不滿,變成了國人自己積蓄是否充足的個人問題,怨氣便能被轉移不少。

“儘管如此,若下邽三邑武備不足,必會造成大量死傷。”

雖然郭猛心中已經肯定了繚這個政策,但是下邽等城邑若是在守城戰中損失過大,顯然也容易造成未來收納更多關中周人城邑時遭遇更多阻礙,因此總得再加個補丁,抵消這個策略的不足。

“既如此,何不向周王求助?”

“周王?”

毛遂的想法也簡單粗暴,既然周王想著法子給虢國內部製造矛盾削弱虢國,何不將計就計,從周王室再度購買或借入大量兵器,以充實下邽等三邑?反正靠著安邑之鹽,瑕邑手頭的餘錢倒是很多,隻要債主們冇有逼債,郭猛也冇打算把這錢優先用於還債來著。

問題在於不是郭猛捨不得這錢財,而是周王肯不肯提供更多兵器。

“隻需略施小計……”

……

數日之後,郭猛再度上表請求虢公忌父提供更多兵器糧食以支援芮國;而虢公忌父則毫不客氣勒令瑕邑繼續派出更多國人趕去芮國協防,雙方就此使者往返不休爭執不下,郭猛甚至指責虢國國內有人矇蔽君父,以至於兵器寧可爛在府庫也不肯支援瑕邑出兵芮國。

而虢公忌父自然不能坐視郭猛這種目無尊長的行為,不僅勒令郭猛立即出兵,更是指責郭猛抗令不遵陽奉陰違。

一時間虢國內部的矛盾遽然激烈起來,周邊諸侯國好好吃了一遍瓜的同時,亦派出探子進行打探,就連周王勸和的特使都來了幾波。

最後的結果,便是周平王以大敵當前雙方應以和為貴為名,讓雙方各退一步,同時高調宣佈借給郭猛上千把銅劍了事;如此明著偏袒瑕邑,自然讓虢公忌父暴跳如雷,想直接宣佈褫奪郭猛的封君之位,卻擔心被周平王壓個“不顧大局”的帽子下來,隻能采取迂迴之策。

“既然瑕邑已經獲得周王所借兵器,便因儘快發兵出行。”

而郭猛也同樣高調承諾,秋收之後便將至少兩千國人派出增援芮國;如此數量,則再度引起虢公忌父的猜忌和痛恨,自然又是一輪口水仗,讓周平王暗喜的同時亦不得不裝出樣子努力進行調停。

就這樣在雙方罵戰中,秋收即將來臨,而郭猛也終於鬆口,同意歸順自己的原周人城邑所成的部落將其嫡女或庶女嫁與自己為妾,但條件則是各自出數十至上百匹戰馬作為嫁妝。

對於迫在眉睫的大戰,連棲身城牆都冇有的各個部落不得已答應下這個“城下之盟”,紛紛將大量馬匹送至瑕邑,而郭猛則因此一口氣準備跟十來名女子成親,然而頭疼的事則是各個部落為其女兒成婚先後又吵成一團,最終郭猛在滿含醋意的槐子幫助下,總算大致算出各個部落對瑕邑的忠心程度,以此定下了娶親順序。

“此等後進之人,皆有婚禮,吾可是虧大了。”

“不忙,吾將為汝辦一場更大的婚禮。”

當初為了隱瞞白羊部秘密投靠的事實,郭猛與槐子的婚禮幾乎是秘而不宣,唯恐為他人所知,行為鬼祟如同見不得人一般,槐子自然心中有氣,尤其是如今如此之多後來投靠部落之女兒皆有婚禮,更是覺得心理難以平衡。

而郭猛自然也覺得愧對槐子,而白羊部既然是第一個投靠,哪怕從千金買馬骨的角度,亦是應該將其與其餘部落之女的地位禮儀待遇區分開來。

更彆提白羊部此後為郭猛的曆次作戰也是鞍前馬後,竭力扶持,自然不能涼了白羊部的心。

於是在各部女兒即將到來之際,郭猛更是高調宣佈將首先舉行迎娶槐子的大禮。

當然這自然便遭到虢公忌父派來使者的痛斥:

“此等狄戎之女,安能采取周禮待之?”

作為國君曾一同與周幽王被犬戎所斬殺的國度,虢國尤其反感與狄戎部落的結親;相反虢國死對頭晉國,此時不管是大宗還是小宗,皆有來自白狄或赤狄的妾室,與華夷大防並不如虢國敏感。

當然從“後世”來看,晉國所為才更符合曆史大潮。

而對郭猛而言,未來如何做好華夷融合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絕非宣佈一句“夷入華則華”便能輕鬆解決的,這心理上的磨合,絕非短時間內便能湊效,好在郭猛彆的不行,有【養年益壽】的係統加成,時間反而不是問題。

“此次大婚之典,當以正妻之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