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春秋篡國者
  3. 第二百一十六章 為虎作倀(下)
芒果火龍果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 為虎作倀(下)

    

-

西申侯雖然不願與犬戎等北地三戎一塊南下攻城,但是數十年前西申國弑殺周幽王的負麵影響實在太大,若西申國不聽從犬戎之議,且不提北地三戎極有可能主動進攻西申國,便是北地三戎袖手旁觀,僅以西申國之力,必定難於應對周之諸侯國的侵攻。

而且西申國若是惹惱了北地三戎,並讓周平王看出自己母家的西申國與北地三戎有隙,則西申侯若要讓周平王表哥繼續無功而賞西申國,便是千難萬難。

說白了,周平王事到如今仍不忘給西申國賞賜,完全是被西申國狐假虎威借北地三戎之勢所迫罷了。

“汝等且告之頭人,此次南下,(西)申國當全力南下。”

儘管西申國中亦有大夫質疑此事,畢竟虢國最近兩年連克彭戲、大荔和蕩社之戎,皆以雷霆之勢一舉擊破,在弄清虢國戰力大增原因前,是否應當先觀望觀望。

不過此建議被西申侯否決了。

“若吾等略有遲疑,必為犬戎諸戎所猜忌,若其南下大勝,得勝之餘便會對付吾等;甚至不等南下,便會首先侵攻吾國。”

畢竟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便很快會生根發芽;西申國絕對經不起犬戎等北地三戎的侵攻打擊。

“此番跟隨諸戎南下,吾等是否應當隱藏行蹤,收起旗幟,吾讓諸侯國得知吾國亦參與其中?”

對於大臣的建議,西申侯再度否決了。

“如此,焉能讓寡人表哥得知吾國聲勢;傳令下去,此次南下,寡人之軍當大張旗鼓,廣豎旌旗。”

如果藏頭露尾,不止犬戎、烏氏等巨戎會不滿,更重要的是,如何能體現出西申國與諸戎“關係融洽”呢?隻有做出如此聲勢,才能逼迫周平王付出更多賞賜,權當是“封口費”。

當然若能因此逼周平王封自己為卿士,以此作為溝通北地諸戎的中間人,平靖狄戎與成周以及幾內諸侯間戰爭,那便是最好。

甚至於,讓周平王的嫡孫迎娶自己嫡女,讓成周與西申國再度親上加親,這便更好。

犬戎等諸戎南下打擊幾內諸侯成果越大,西申侯說服周平王的把握便越大,隻是此時不過是夏初,尚有兩個多月的準備,需好好準備一番,方可帶著西申國大軍傾巢南下。

……

“不過區區一月,便有如此之多的收益?”

正當犬戎等北地三戎與西申國完成勾兌之時,郭猛則在瑕邑封君府內與繚和毛遂開心的數錢。

雖說與安邑的合作纔剛開始,但是食鹽之利的效果已然顯現,瑕邑以往收入主要來自國人人頭稅和秋收之稅,在郭猛就任瑕邑封君後,靠著鐵鍋和鐵製農具又賺了一大筆,但是此刻跟食鹽之利比,仍然還是小巫見大巫。

“公子,有如此收益,吾等當可繼續執行‘分期付款’之策,誘使國人繼續購入大量鐵製農具。”

掌管財政和民政的繚首先發言,毛遂也不甘示弱,同樣提出建議:

“不妨以此收益向洛邑钜商購入更多糧食,以充瑕邑。”

隨著越來越多各國破產國人所成奴隸以及晉國戰爭難民抵達,瑕邑人口出現快速擴張,尤其是晉國難民雖然郭猛一時之間尚未決定是否強行下令讓其遷往弘農和湖縣,但是這些戰爭難民作為瑕邑的預備國人,稍微武裝一下,便可看管住瑕邑多達八萬的狄戎俘虜們。

隻是人口增加之後,首當其衝便是需為這些移民們提供足量糧食,否則冇了糧食,勢必讓這良好勢頭被打斷,出現內亂亦不奇怪。

隻不過哪怕向洛邑钜商采購糧食,考慮到陸運糧食的巨大消耗,這些糧食也隻會暫時存放在國都上陽城附近的碼頭倉庫內。

最現實的考慮,仍然是從瑕邑鄰近城邑借糧,待冬天黃河上凍後再歸還。

“安邑大夫所購弩實在過多,公子需優先將弩部署於下邽等三邑。”

“這是自然。”

不止是向下邽鄭邑武城三邑補充弩,包括弓箭箭矢也將補充不少,畢竟既然從朐衍戎嘴裡掏出如此之多鹽利,必然會被其報複;而在瑕邑和其他投靠郭猛勢力中,毫無疑問最薄弱的環節必定是下邽等三邑。

而包括投靠的白羊部等原周人城邑所成的部落,在郭猛沿渭河河堤修築長城時一併增築烽燧後,對於狄戎南侵將有很好預警效果,並不容易在猝不及防下被犬戎等部偷襲成功。

“公子是否多遷國人至鄭邑?糾初到鄭邑,人手短缺,隻怕不便彈壓此邑。”

雖說郭猛連著請鄭邑等三邑國人吃了三天羊肉,同時宣佈削減三邑收取的人頭稅至原本的三分之一,大大地邀買了人心,但是終究還是時間短了點,糾連同駐紮於鄭邑的瑕邑國人不過四百多人,相比鄭邑五千多國人,實在是滄海一粟。

之所以將糾派去鄭邑,隻是因為鄭邑在三邑中部,若其餘兩邑被襲擊,則糾居中調度國人乘船支援,便容易不少。

“不若將晉國難民派去鄭邑?”

“彼子皆厭倦戰爭,方移民至此,派去鄭邑隻怕不妥。”

“何不試試?”

本著死馬當活馬治的考慮,郭猛再度在瑕邑城內高台上宣佈這一訊息,原本以為方纔移居此處的晉國難民無人感興趣,豈料大半天下來,便已有上百人報名,讓郭猛嘖嘖稱奇。

“汝等不是厭倦了戰爭麼?”

“非也,吾等隻是厭倦晉國久拖不決之戰罷了。”

簡單的說,那便是晉國的戰爭難民們其實並不反對戰爭,隻是反對看不到頭的戰爭。

“曆史上的‘曲沃代翼’到底打了多少年才最後決出勝負的?”

每每想到這,郭猛便是一陣揪心,很是擔心晉國內亂忽然第二天就結束了。

如果郭猛知道曆史上的晉國“曲沃代翼”打了70多年,三代人還多的時間,恐怕他的應對便會從容不少。

隻是此刻的郭猛不過是一拍腦袋,這可真是搞岔了,若自己與狄戎大戰皆是如此速決之戰,且皆為勝仗,隻怕來自晉國的戰爭難民們未必不踴躍參戰。

於是郭猛加緊向這些晉國戰爭難民們宣傳這兩年來瑕邑的三場大戰,以及讓有功之人現身說法,將瑕邑的軍功賞賜大肆宣揚,於是數日之內,郭猛便又獲得兩千多人的投效。

“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是吾錯了。”

在虛心對毛遂認錯後,郭猛當即命人帶領這些誌願之人分彆向鄭邑和潼關進發。

“有如此之兵,鄭邑等三邑當無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