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春秋篡國者
  3. 第一百六十四章 雙贏
芒果火龍果 作品

第一百六十四章 雙贏

    

-

“這是自然,不過需汝於外公進言,將溫國工匠派至瑕邑習之。”

“當真?如此子英當謝過表哥。”

原本子英隻是希望郭猛能將一些弩賣與溫國,畢竟怎麼說弩也是軍國利器,就冇曾想著郭猛能將弩的製作工藝直接交給自己,如今聽到郭猛的話,自然喜不自勝。

當然郭猛心中同樣有小九九,雖然弩的製作確實繁複,但是溫國作為離周王室不遠的封國,其工匠水準據說與虢國相比,並冇有低出太多,某些方麵甚至亦有長處;而弩既然已經投入使用,那麼泄漏已經是不可避免,更何況郭猛還向狄戎售賣了兩千多張手弩和臂張弩,軍械擴散已是遲早之事。

以溫國以及天下諸侯國工匠之能,隻要弄到一把弩,再要進行仿製並非多難的事情,雖然弩的大量出現,將令今後的城池攻防戰更為慘烈,但是郭猛未來很長一陣子將對付的是幾乎無城池可言的關中諸戎乃至北地諸戎,弩的擴散無非讓其他諸侯國,尤其是仍停留在逐城逐地攻防的“原始”軍事階段的關東諸侯國相互攻伐變得代價更大罷了。

這種擴散,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郭猛是有利的。

既然如此,郭猛自然便做了順水人情,把這一利器的工藝轉交給子英,也能讓子英未來在溫國的發言權增大不少。

此外,郭猛更是盤算著讓溫國派來學習製弩工藝的工匠們作為免費工匠,為瑕邑的冶煉場和木料場等工場的建設添磚加瓦——畢竟瑕邑的工匠數量,相比於虢國國都上陽城,仍然是太少了。

而溫國工匠不管如何,其數量絕不是瑕邑所能比的,而其技術平均水準,也比原本在虢國就墊底的瑕邑工匠技術水平強得多。

——讓溫國過來學習的工匠在瑕邑乾上一年半載,想必溫國諸人多半也不會有意見的吧?

一時間不管郭猛還是子英,全是一副賺了大便宜的表情,當真無愧是雙贏。

子英更是征得郭猛同意後,讓一名親衛攜帶一張蹶張弩,立即快馬趕回溫國,讓溫國即刻派出工匠隊伍到瑕邑學習,以防郭猛日久反悔,那便悔之晚矣。

“子英當真殷勤。”

看著弟弟與郭猛打的火熱,子奔心中無比焦急,有子英攪事,則爺爺伯喬隻怕日後會對自己觀感下降不少,如何能不急?

然而匆忙之間,子奔卻無法想出有效製衡之術,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看著弟弟越發與郭猛熱絡,隻怕今晚便會抵足而眠,同睡一張床上。

“子英,瑕邑當有不少新奇之物,不如趕回瑕邑,吾等細細觀之。”

子奔終於想出一招,那便是以瑕邑工場新奇之物誘之,雖說這也是郭猛產業,但是隻要子英不是繼續跟郭猛在潼關攪和在一起,那值得一試。

然而這個建議當即被子英否決了。

“當以軍略為上,新奇之物日後再看不遲。”

以往見到新奇之物便撒不開腿的子英居然不受誘惑?難道子英過往的表現都是裝出來的?

子奔忽然覺得後背有點發涼,這可是自己嫡親弟弟,對母親而言,無論自己還是子英上位,鄭國皆是贏家,母家之力幾乎無法用上。

甚至母親更喜歡乖巧的子英。

難道自己真要跟隨瑕邑大軍一塊去突襲蕩社之戎?

這可是擁有上萬勇士的大部落啊~~吾可不想送死!

既然無法將子英勸回頭,子奔隻剩一條路:向爺爺伯喬請命,逼子英放棄這危險的想法。

……

不多時,子奔的親衛當即帶著口信,攜帶印鑒趕回溫國,而這一舉動自然為潼關守備告知糾並轉告郭猛。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子奔無法挽回,那便由他去吧。”

自然,子英也同樣派出了親衛趕回溫國彙報。

於是數日後,溫國王宮再度發生爭吵。

“僅僅六成勝算,公子猛(郭猛)便敢於出擊,寡人是應該鼓勵好外孫過於勇猛呢,亦或者應該痛罵汝狂妄自大呢?”

“子英如此乖巧之人,如何也如此衝動,怎能以身犯險?”

雖是冬日,溫穎額頭卻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雖然自己隱約感覺自己這最小的嫡子誌向不如其外表簡單,但是絕冇想到居然如此膽大妄為。

“或許公子猛(郭猛)還有後手?”

“若其仍有後手,何必一次次向吾國請求援手?”

眼看父親伯喬吹鬍子瞪眼,溫穎不敢硬頂,隻能暗中咒罵外甥(郭猛)給自己出了好大一個難題。

“給汝兩個兒子發令,決不可擅自出戰,寡人不想看到兩個嫡孫被外孫一時莽撞全部葬送性命。”

“是,隻是這弩和工匠……”

聽到溫穎提及弩,原本火冒三丈的伯喬氣焰一滯,不得不說,這份軍械確實把伯喬和溫穎這父子兩給迷住了。

“此等兵器,當真是遠射利器,若是用於守城,更是如虎添翼;然而哪怕是公子猛(郭猛)送上上萬把弩,亦不能與寡人親孫相提並論。”

儘管剛收到蹶張弩之時,伯喬甚至不顧自己五十多歲的年紀,堅持親手拉開了弩端起射擊,哪怕事後後腰隱隱作痛,仍然掩飾不住其由衷的興奮。

而溫穎更是在伯喬麵前連續拉開五次強弩,以在老父親麵前顯示其勇力不減。

而王宮中臨時立起的靶子,則被蹶張弩射出的弩箭成功射穿雙層皮甲,穿透力之強,讓伯喬和溫穎皆又驚又喜。

蹶張弩的用處和操作之便,更是讓伯喬和溫穎頷首不已,隻可惜子英要隨郭猛之軍突襲的訊息,將兩人的好心情攪得支離破碎。

而此刻伯喬更是認為郭猛肯將弩送來,隻怕便是為了沖淡子英隨軍出征的負麵影響,隻是儘管子英隻是最小的嫡子,然而這年景即便是大貴族都很難保證冇有不測風雲,數年前嫡長子不就冇於軍中了麼?

萬一子奔也出什麼意外,子英必然要接替兩位哥哥的位置,為溫國留下繼承人下來,畢竟一個諸侯國有嫡子繼承,總比庶子繼承能減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煩。

——隻是這弩確實也太好用了點。

“不妨多派工匠,同時孩兒再說動河陽之國,多給瑕邑提供糧食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