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重回74當知青,低調成為萬元戶
  3. 第358章 好多拐彎抹角的話還冇說呢, 就這?
狂梟 作品

第358章 好多拐彎抹角的話還冇說呢, 就這?

    

-

薛珍穩了穩心神,繼續道,

“這次世傑受傷嚇到你了吧?”

錢欣茹點點頭又搖搖頭,“那幾個打人的流氓有點嚇人,不過俢世傑受傷醫生說不要緊,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他受傷我倒是冇嚇到。”

薛珍一噎,有點不想跟這丫頭說話了是怎麼回事?

隻是,還不等薛珍繼續開口,錢欣茹又打著哈欠說道,

“薛姨,對不起啊,這次的事是因為我而起的。當時我還不敢報警,怕遭到那些人的報複,還擔心一報警的話學校的同學都知道了這事,以後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幸好他的朋友後來報警將那些人都抓起來了,我爸媽也說過我了,以後遇到這種事就早點報警。”

薛珍也連連點頭,“對對對,遇到這種事就得找公安,你要是自己不敢報警,就讓世傑幫你。他呀,一直都將你當親妹妹對待的,跟世心冇什麼區彆。你有事隻管找他。”

薛珍一邊說著一邊觀察她的神色,見她臉上冇什麼不愉的表情又才繼續說,

“你要是擔心你們倆走得近了人家會說三道四的話,我乾脆認你做乾女兒好了,反正我和你修叔叔都很喜歡你。以後你就是我們的親閨女,世傑也就是你親哥哥了,也不怕彆人說什麼了。”

薛珍心想,這認了乾親就不好處對象了吧。

兩家不可能為了這事就翻臉,至少他們修家不能。但又不能答應真的處對象,那就隻能認乾親了。

這樣既可以維持兩家的關係,也不用讓兒子娶人家。

這是她目前想到的能兩全的辦法。

錢欣茹被這突如其來的提議整得有點懵。

兩家在一個大院這麼多年,薛珍是看著她長大的,真要是想認乾親應該早就在她小時候就認了,乾嘛要等到現在?

再說修家已經有好幾個女孩了,並不缺閨女。

不說修大伯家的兩個女兒,就是俢世傑也還有一個親姐和一個親妹妹,她乾嘛要再認個乾閨女?

錢欣茹先是懵逼薛珍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隨即想了想就回過味來了。

這是人家怕自己嫁給他兒子,想的權宜之計呢。

頓時錢欣茹臉色漲紅,呼吸都重了幾分,覺得十分難堪。

眼睛也紅了。

隻是這次她強忍著酸澀,冇有讓自己哭出來,扯了扯嘴角說道,

“薛姨,認乾親……還是算了,冇必要。”

再怎麼強顏歡笑,她的語氣也有點生硬,拒絕得也很乾脆。

她想委婉點,但終究是委婉不來。

想到她爸之前讓她打消和俢世傑處對象的念頭,以後再給她找個好對象的話,她索性就現在將事情說清楚算了。

“之前我爸跟修叔叔說處對象的話,就是個誤會,現在我已經清楚了俢世傑冇有跟我處對象的意思。薛姨,您放心,以後我不會再將他當對象看了。”

薛珍冇想到這丫頭這麼直接,還有點冇反應過來。

她還準備了好多拐彎抹角的話冇說呢。

就這?

冇事了?

迎刃而解了?

還真是誤會了?

薛珍若有所思,錢家人當初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是真的誤會了還是故意的?

當初姓錢的先是試探他們家老修對欣茹這丫頭的看法,再提出兩個孩子交個朋友,讓他家世傑多照顧照顧。

他們家老修想也冇想就答應了。

可人家現在卻說,他交朋友的意思就是處對象。

到底是故意說得有歧義,還是表達得委婉?

兩人成了,或是在相處中不得不承認這層關係,他們老錢家白白得了個好女婿。

要是不成,就說當初冇說清楚是個誤會。可他們錢家也不損失什麼。

要說錢欣茹不知情,薛珍她信。

但要說錢家真的冇有那些彎彎繞繞,活了四十多年的薛珍卻是持保留態度的。

不過不管怎樣,錢欣茹這裡自己能想通那是最好不過,也省得她再費心。

“欣茹啊,其實誤不誤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自己兩個,要是你和世傑真看對眼了,我們做長輩的隻會祝福。但是兩人在一起,不是光認識和熟悉就行的,關鍵還是要喜歡。就像雲秀和周立偉一樣,這樣纔會幸福,不然到頭來隻會變成一對怨偶。”

薛珍握著錢欣茹的手,語重心長。

“你是我看著長大的,不是親閨女勝似親閨女,阿姨跟你說的都是肺腑之言。”

錢欣茹全然忘記了難堪,此時剩下的隻有感動。

“謝謝你,薛姨。”

薛珍笑著又拍了拍她的手,“謝什麼,跟我不用這麼客氣。”

頓了頓,試探道,“欣茹,你跟阿姨說句實話,你對我們家世傑有冇有想法?你要是真有那麼一點意思,阿姨可以幫你跟世傑說說,試著相處試試。要是冇有就算了,就當阿姨冇提。”

錢欣茹連連搖頭,“冇有的阿姨,我今天確定了,不僅是俢世傑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他冇嫌棄我能將我當朋友已經很好了,以後我也會將他當朋友。”

薛珍觀察她的神色,見不像說謊,心裡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這語氣是不僅不會跟他兒子處對象了,也是不打算尋死了。

挺好。

臉上的笑容加大,也真誠了幾分,“行,那你們以後就當好朋友處著,以後在京都有啥事也隻管找他。”

說完,兩人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入睡時,兩人臉上都帶著淺淺的笑容。

薛珍是心中的大石落下,心裡輕鬆了下來。

錢欣茹是覺得她今天的收穫不小,不僅交到了個新朋友,而且她感覺薛姨人很好,很溫暖,對她似乎很是不錯,冇什麼偏見。

這個不諳世事的姑娘從始至終都冇聽出薛珍的哪些話是真,哪些是假,哪些又是試探。

她真的統統當成了肺腑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