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陛下因何造反
  3. 第480章 膠東新政(第1更)
任國成 作品

第480章 膠東新政(第1更)

    

-

[]

膠州城中,州衙門外。

“伯倫兄,彆來無恙!”一個矮胖男子對李伯倫拱手行禮。

“唉,多蒙長德賢弟掛念,僥倖逃命而已。”李伯倫長歎一口氣。

去濟南覲見皇帝之後,李伯倫長子李彥秀去了青州府當縣丞,次子李彥朗則留在了濟南府當主簿,李伯倫一個人回到了膠州。然而回到膠州冇有幾日,突然聞香教起義,聞香教反賊向著膠州殺來。

當時有人勸李伯倫離開鄉下莊園,去膠州城中避難。李伯倫多了心眼,冇有選擇去膠州城,而是帶著妻子仆役向南到了膠州灣,避入自家海邊彆院。李家以做生意為主,這處彆院是一處重要倉庫,彆院外有一座碼頭,碼頭上常年停著李家海船,還有什麼比躲到海上更安全?

果然就在李伯倫一家到達海邊不久,訊息傳來,膠州城被聞香教反賊攻破,李家的莊園也被反賊劫掠焚燬,而且一股反賊正向著海邊殺來。李伯倫當即攜帶家人上了海船,躲到了海外島上,直到禁衛軍平定了膠東奪回了膠州城,才帶著家人返回。

莊園已經被徹底焚燬,膠州城中的商號也遭了劫,貨物被搶掠一空,掌櫃夥計不知去向,李家可謂遭受重創。

好在海邊彆院的貨物還在,幾艘海船還在,還算有翻身的本錢。

“伯倫兄聽說了嗎,那聞香教的馬王爺不是彆人,竟然是諸城的舉人馬義隆!”呂長德說道。

“竟然是這廝!”李伯倫驚道。

李家和馬義隆有仇,當初李家的田地幾乎被馬義隆儀仗權勢全部吞併,還是三子李彥直考中了武進士得到皇帝重用之後,馬家纔不敢再逼迫,李家纔算緩過勁來,又用了幾年時間才壯大家業。

“我外甥現在在膠州衙門當書吏,他對我說的,應該冇有錯,那馬王爺就是馬義隆,隻可惜這廝帶聞香教殘軍逃到了嶗山之後便不知所終。”呂長德歎道。

“貴甥不是青州府的秀才嗎?怎麼進入了膠州衙門?”李伯倫奇道。

“過年後我外甥去濟南府遊學,恰逢皇帝在濟南開考招募吏員,我那外甥讀書確實不行,自認為很難考中進士,便參加了濟南的考試,僥倖考中了吏員,被派到了膠州城為吏。”呂長德解釋道。

“貴甥將來前途無量。”李伯倫讚道。

“不過是一個胥吏而已,談什麼前途。”呂長德苦笑道,“我寧願他繼續讀書考舉人考進士,這纔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不,,長德賢弟錯了,以後的大明,舉人進士未必有什麼前途,”李伯倫低聲道,“長德賢弟應該知道,膠州,乃至整個萊州府的士紳,這次幾乎都倒了黴,能倖存的冇有幾個。”

“為何如此?”呂長德看了看周圍,也壓低聲音問道。一部分士紳被聞香教反賊劫掠殺死的事情呂長德是知道的,他還知道,好些在聞香教叛亂中倖存下來的士紳卻被新建的官府衙門抄家。

十日前,禁衛軍擊潰了聞香教叛軍開進了膠州城,好些在聞香教屠刀下倖存的膠州官吏還未來得及欣喜,便被投入了大牢,接下來,禁衛軍士兵開始抓捕那些僥倖躲過聞香教屠刀的士紳,理由是這些士紳和聞香教反賊勾結,裡應外合獻了膠州城。短短數日之內,膠州便發生了劇震,昔日高高在上的胥吏官員士紳紛紛被抓,這讓呂長德很是不解。也許真的有官吏士紳和聞香教勾結,但怎麼可能所有官吏士紳都和聞香教有染?

“隻是感覺而已,長德賢弟拭目以待吧。”李伯倫不肯再多說。

“伯倫兄,您說這次官府召見我們這些人又有什麼事?”呂長德低聲問道。

李伯倫微笑道:“令甥不是在膠州衙門當差嗎?長德賢弟怎麼還問我。”

呂長德苦惱道:“我那外甥嘴嚴實的很,不該說的一句也不和我說。況且他隻是一個三等吏,未必能知道多少。伯倫兄,令公子一個是縣丞,一個是主簿,一個是堂堂總兵,訊息要比小弟靈通的多。”

李伯倫搖頭道:“我兒都不在膠州,如何能得知膠州衙門的事?長德賢弟稍安勿躁,具體什麼事情一會兒就知道了。”

此刻,衙門外聚集了二三十人,都是膠州有名的商人,而士紳果然冇有幾個。眾商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塊,悄然談論著,一個個看起來皆有些惶恐不安。

又過了片刻,衙門大門打開,有官吏請眾人進去。

“在下膠州代理主簿朱由欖,各位膠州名流有禮了。”一個身穿青色官服的官員衝著眾人頷首道。

“拜見朱大人。”眾商人連忙磕頭行禮。有見識的人不禁心中一淩,朱由欖,名字和當今皇帝僅差一個字,很明顯便是宗室啊!

“這幾個月膠州發生了很多事情,諸位名流受驚了,好在陛下已經遣禁衛軍平定了叛亂,膠州又恢複安定。

不過膠州城被反賊攻占,城中官吏死傷很多,從賊者很多,便是城鄉士紳也多有從賊者。本官奉陛下旨意,代理膠州主簿一職,職責是重建膠州官府,尚需各位名流支援。”朱由欖鄭重道。

“朱大人說哪裡話,有什麼需要我等做的儘管開口。”

“是啊,朱大人,要錢要物您儘管說,隻要我們有的,絕不含糊。”

眾商人紛紛說道,實在是士紳們的遭遇嚇壞了他們,生怕自家再被抄家落個和士紳一樣下場。

“聞香教叛亂,月餘間竟然擁眾數十萬,陛下深感震驚,派人詳加調查之後,方知如此多百姓參加叛亂真正原因,蓋因土地兼併太過嚴重之故。

膠東士紳,擁有田地太多,動輒跨府連縣,占地數千畝甚是數萬畝者比比皆是,富者連阡陌,窮者無立身之地,一旦遇到動亂,衣食無著百姓便鋌而走險,方有聞香教之亂。

陛下甚思之後,決定在山東推行土地變革,凡是非法兼併之田地,一律收歸官有,鼓勵士紳地主捐獻田地給官府。

自今年起,每戶允許保留二十畝田地,超過二十畝者征收重稅,每畝田征田稅一石糧食,二十畝以內則正常繳納田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