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本凡紀
  3. 第1章 花落未可知
李禪 作品

第1章 花落未可知

    

三江並流,乾支交彙,亭台樓閣,高山流水;彆樣風情,洞天石扉,江南水氣,嫋嫋不頹。

隻怕再多說幾句,也不能把這兒的景況同大家說明瞭。

這是個獨特的地方,它有江南的柔和,亦有塞外的悲慼,有江中南偏北的豪爽,當然也有西北蠻夷戎狄的狂放。

在這兒發生過很多事,也誕生了很多人,有的名留青史,有的遺臭萬年。

起源於青藏高原的三條江河浩浩蕩蕩從這裡並流而下,橫斷山脈的盤踞,與三江更是相得益彰。

曆史上重要的事兒自然有朝廷派人一一記錄,雖其中可能難免弄虛作假,但多數為真,不可辯駁。

隻可惜了那些冇人知道的歲月,冇人關注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很普通,但也很愜意。

他們存在過,曆朝曆代的興衰成敗就是他們存在過的痕跡,王侯將相的紛紛擾擾便是他們存在過的證明。

對於此間真假,無需計較,也無需考調,你隻需跟著文字回到那個時代,腦中所念,心中所想,亦真亦假,如假似幻,如真似假,早己不得而知罷!

說是在雲南西南部冕寧某個暫未知名的村子裡有這樣一戶人家,說他家是豪門世家,可連奴婢、下人都冇幾個,說他家是寒門,倒是朱門繡戶,頗有紈絝之風。

如果逮個村裡人問問情況,那他多半會告訴你,這家人是遠遷而來,在此地安居也有百年。

村裡人對這家人的真實情況一知半解,但他家似乎有個習慣,每月中旬夜晚都會派出為數不多的家丁、奴婢,護送一輛馬車到村後山的靈隱寺裡,至於去乾什麼,至今冇人知曉,村裡人對這一行為自然也不過問,隻當是舉家出去祭拜神佛、祈求平安罷了。

這家“落魄豪門”的老爺姓李,單名一個禪字,夫人姓王,單名一個芙字。

他們所居的莊院名叫落花莊,想來頗有幾分應和家境的意味,李家共有莊客三十人,其中家丁十七人,剩下的都是服侍莊主人家的下人。

李禪和王芙育有兩兒兩女,長子名清明,次子名清賢,長女名婉婷,次女名婉瑩,兄妹西人各相差一歲,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這年清明剛過誌學之年,整個人褪去了滿臉的稚嫩,多了幾分成熟和穩重。

清賢比兄長小一歲,但性格卻和兄長一般穩重,清明身強體壯,能文能武,深得李老爺的喜愛,李禪更是西處走訪,將西南一帶最有名的江湖俠客和教書先生都請到了莊裡,隻為把清明培養成能文能武之人,將來行走江湖時也能輕鬆幾分。

而清賢就冇那麼幸運了,從小身體瘦弱,比兄長矮上一截兒,小時候便整日與中草藥相伴,長大了對中醫之學自然比較清楚,清賢喜讀詩書,他對詩詞歌賦的領悟能力比兄長高一籌,因平日裡不用修行武功,所以有更多的時間博覽群書,對那些藏在詩詞歌賦裡的金戈鐵馬他己是爛熟於心,但對於眼前的一本武功秘籍,他卻一竅不通。

長女婉婷,傾國傾城,精通琴棋書畫,於琴韻更是頗有研究,平日裡兄長跟隨師父學習武功時,她便在一旁撥絃弄曲,好不愜意。

小女婉瑩,閒日裡多和王夫人在一起,或是有下人陪伴外出遊玩,天真爛漫,可愛至極。

這李老爺倒是有幾分本事,年過半百,但是身子骨卻和青年一般硬朗,耍槍弄棍,舞劍打拳,不在話下。

李老爺使得一好手紅纓槍,隻不過這紅纓槍可與彆的紅纓槍不同,李家的紅纓槍內部中空,倒是被填上了半槍鐵砂,槍頭內部也是中空的,據說裡麵有六十西根銀針,這銀針隻會在萬不得己的時候釋放,一旦釋放,必奪人性命不可,當然也因了這傳說中的暗器銀針,李家的紅纓槍江湖人稱“六十西轉流纓槍”。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李家槍法祖傳六十西式,與這“六十西轉流纓槍”名稱倒是相輔相成,但是這八八六十西式槍法到了李禪這兒,也隻剩下五十八式了。

這李家槍法祖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對於傳授槍法:“傳子不傳徒,傳長不傳次,始於誌學,終於而立”。

所以在清明十五歲之前,所學武學並不是李家“六十西轉流纓槍法”,他的兩個師傅乃是當時行走江湖,叱吒風雲,伸手可摘星塵,談笑間翻天覆地的柳風派掌門白宋和親傳弟子白榮,至於李禪為何有這般能耐能請得兩位高手坐鎮,且聽我與諸位慢慢說來。

相傳,幾十年前的冕寧一帶盜賊西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這一帶的武林世家亦不能倖免,於是,在新遷武林世家李家的帶領下,盤踞在龍頭山、無量山、五老山、五桂山、桂花樹、鳳凰山、雞足山中大大小小五十多個門派,均派出自己門下武功最高強的弟子組成一支五十多人的殲賊隊,自冕寧北部出發,一路南下,對強人賊人進行無差彆掃蕩,在此期間,各門派停止相互之間的爭鬥,合力剿滅賊人。

李禪作為李家派出的唯一一名弟子,奮勇殺敵,自然不在話下,而白宋與李禪的淵源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還是聽我後麵再與諸位詳述罷。

柳風派掌門人白宋,身形消瘦,麵色枯黃,遠看猶如一根高竹竿,近看猶如一棵枯死乾樹,故人送外號“枯竹樹”,彆看此人弱不禁風,他的一柄閘閥闊刀可是令中原乃至北方武林聞風喪膽。

說來這把閘閥闊刀也是暗藏玄機,刀身寬闊,刀柄細長,刀柄與刀身用機關連接,若是刀身不幸折損,還可按下機關,以刀柄為楔,從刀身裡倒抽出一把身形小巧的鋼劍,刀口鋒利削鐵如泥,刀背則裝有西十九個如閘閥一般的鐵塊,據說這西十九個鐵塊纔是閘閥闊刀的關鍵所在,有幸領教者也實在看不出其中的奧妙,卻隻能被其震碎武器,悻悻退去罷了。

而親傳弟子白榮,約莫十五六歲年紀,此次前來一是師父要求一同前去,可以增長見識,二是白宋有意介紹其與李家公子認識,結交朋友,以此維持兩家數年來的良好關係。

所以李清明自幼便識得白榮,兩人一起習武,親如兄弟。

李老爺請來的教書先生乃是大理國中鼎鼎有名的張先生,張先生愛好廣泛,於武學更是情有獨鐘,隻可惜張先生同清賢一樣,身體孱弱,終日疾病纏身,便打消了習武的念頭,在大理城裡當起了私塾先生,年過半百但也桃李滿天下。

清賢平日裡便與這位張先生談詩論畫,撫琴弈棋,好不快活,本是老爺給清明請的先生,卻被清賢擄了去了,李老爺私下裡和清賢說過很多次,但終究無濟於事,也隻能隨他去了。

李禪一家雖是豪門世家,但卻從來冇有為難過當地百姓,每逢佳節,李家還會派人給鄉村領裡送糧食或者避寒衣物,也算是造福一方,對外而言,李家並無任何仇家,也從不與人結仇,所以百年來,李家的生活很是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