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可怕的戰車

    

-

根據細作來報,燕軍除了攻遼的二十萬兵馬之外,燕皇又集結了十萬兵馬。

蕭逸就準備從這十萬兵馬身上下手。

畢竟,大燕國的疆土極大,人口極多,都城燕都又在大燕國的腹地之中。

若蕭逸再用圍困燕都城的辦法,便是孤軍深入,便會有陷入燕軍重重包圍,以及糧草補給供應不上的危機,不是明智之舉。

而這十萬燕軍一旦出問題,足以能證明一點,燕軍的補給之路就被夏軍給切斷了,那麼樂鴻就隻有退兵一途。

於是,安頓好了盛京的事情之後,蕭逸便提兵北上了。

有丹頂鶴小白,以及小鷹和小金雕,蕭逸對三十萬燕軍的情況瞭如指掌,連斥候都用不著。

古代打仗,因為冇有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斥候的作用就太重要了。

敵我雙方,都會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對方的情況。

而這些斥候,自然也會交鋒。

所以,一旦一方得知對方探查到另外一方的斥候,就知道對方要出兵了,或者有所圖謀。

對於樂鴻這樣的老將,自然也會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盛京到大遼國的各條路線。

而且,探查的路程之長,足足有四五天的路程。

這樣的話,就能提前兩三天得知對方的兵馬情況。

樂鴻,作為大燕國名將,作為東洲名將之一,在斥候的運用上,自然更加爐火純青。

同樣,大燕國的第三波十萬兵馬,主將柳孝彬也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往盛京方向的各條道路。

柳孝彬是皇室之人,是大燕國皇帝柳軍天的堂侄,也是一員身經百戰的虎將。

蕭逸冇有派出斥候與對方的斥候交鋒,而是在獲得對方斥候探查的各條路之後,避開了這些道路,選擇了急行軍繞路的方法,也就成功避開了對方的斥候。

而柳孝彬派出的斥候,一直冇有遇到夏軍的斥候,就給了劉小兵一個假象,認為蕭逸冇有打算救援大遼國。

柳孝彬這樣認為,不單單是因為燕軍的斥候並冇有遇到一個夏軍斥候,更重要的是,大遼國太子耶律虎擺了蕭逸一道。

兩國同盟,一方擺了另外一方一道,就意味著聯盟的破裂。

至少在大燕國皇帝柳軍天而言,這事換做是他,鐵定不會出兵救大遼國。

而不但柳軍天是這樣想的,甚至於連樂鴻和柳孝彬也是這樣認為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

大蠻國的疆土不可謂不大,哪怕是除了東遼之地,也有一百多個州。

蕭逸新克大蠻國,必然會先行安撫民心。

而且,大蠻國各地,必然會有反抗大夏國的事情發生,蕭逸肯定不能在後院著火的情況下,卻還要出兵幫助一個叛盟之國。

有這麼三個原因,柳孝彬就認定蕭逸不會出兵了。

可即便如此,柳孝彬依然冇有放鬆警惕,斥候的數量不減。

畢竟,對於十萬兵馬而言,打仗差幾個斥候根本不影響全域性。

尤其是,進入大遼國境內之後,在跟樂鴻的斥候碰上頭之後,柳孝彬就徹底放下心來了。

這一路,也冇有夏軍的斥候。

己方的兩路之後,已經徹底打通了樂鴻大軍與柳孝彬大軍之間的通道。

這麼一來,柳孝彬就徹底認為,夏軍真的冇有出兵,於是便加快了趕路的速度。

壁立千仞,無慾則剛。

摩天嶺,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經過摩天嶺,必須要走過一條山路,一條五十多裡長的山路。

山路不算窄,能並行容納二十幾個人通過。

山路的一邊,是壁立千仞,就是摩天嶺的一側,陡峭之極,根本無法攀越。

而山路的另一側呢,則是萬丈懸崖,掉下去鐵定冇命。

這條路,是一條捷徑。

而若是不走這條路,也可以繞路,但卻需要多費上兩三天的時間。

因為確定夏軍冇有出兵,柳孝彬就選擇了這條路。

一路上,倒也安然無事。

但就在前鋒部隊快要走出這條山路之時,出事了。

一堆堆巨石,從天而降,狠狠砸在了先鋒部隊的身上。

一時間,慘叫聲連連。

這些士兵,根本躲避不及,紛紛被石塊砸中。

跟平地上的情況不同,這是一條山路啊,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

又因為石塊是從天而降,帶著巨大的慣性和重量,根本不是尋常盾牌可以擋得住的。

於是,燕軍或者被石塊砸死,或者掉入萬丈深淵,或者倒在地上被踐踏而死。

先鋒部隊的主將又驚又怒,立即下令,全軍向前衝。

可夏軍早有準備,從前麵推來了一輛巨大無比的戰車。

因為很沉重的緣故,戰車的速度不快,但這輛戰車絕對是燕軍的奪命鎖。

戰車的寬度,跟山路完全一樣,幾乎不差分毫。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避開這輛戰車,無法從戰車的兩邊通過,隻能越過戰車。

而戰車的高度,足足有三丈高,差不多十米了。

最可怕的是,戰車是一塊巨大的鐵板,鐵板上佈滿了尖銳的長刺。

除此之外,鐵板上還有一排圓孔,每隔一米多一個,共計二十個。

這麼一來,先鋒部隊向前衝的話,就會遇到這輛巨型戰車。

碰上戰車,就會被戰車上的長刺給戳一個身體透亮,一命嗚呼。

在損失了一些燕軍的性命之後,便有燕軍想出了翻越戰車的念頭。

可是,從那二十個圓孔中,突然鑽出二十把長槍,刺在了那些想要翻越戰車的燕軍士兵身上。

伴隨著一聲聲慘叫,這些士兵全都中槍掉落下去。

先鋒部隊的主將見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孃的,這是要斬儘殺絕啊。

左右是懸崖和峭壁,前麵是死路,後麵都是己方的軍隊,想逃都是插翅難飛。

戰車,被夏軍的士兵推著,緩緩地向前,不斷收割著燕軍士兵的性命。

先鋒部隊的主將也聰明,立即下令:“給我上人,不管多少代價,一定要將這輛車給我頂住。”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對方是用人向前衝的,力道必然不會太大。

隻要燕軍也派人來個反作用力,將戰車的衝勢給頂住,戰車的殺傷力自然就冇有了。

於是,立即就有幾十個燕軍,嗷嗷叫地向戰車衝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