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澳洲崛起錄
  3. 第785章 凡爾登絞肉機南美版
瘋藝炯龍 作品

第785章 凡爾登絞肉機南美版

    

-

第785章

凡爾登絞肉機南美版

法國和英國接連迎來各種各樣的問題,讓1931年的中旬變得不太平靜。

當然,因為巴拉圭和玻利維亞背後各自的支援者陷入混亂,南美洲的戰爭又重新變成了巴拉圭和玻利維亞之間的公平單挑。

從國土麵積和人口方麵來論,玻利維亞是具有極大的優勢的。但玻利維亞前期購買武器裝備的重點放在了坦克和飛機上,這兩項武器在北查科地區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反倒是巴拉圭,憑藉著購買的大量的輕武器,倒是能保持在北查克地區的火力優勢。

特彆是各類機槍,在北查科地區如同殺神一般,幾挺機槍就能守住一片陣地,將敵人的進攻拖延在戰線之外。

這個時候,僅剩的看戲的澳大拉西亞就變得十分重要。澳大拉西亞的態度不僅決定著英法解決國內問題的速度,同樣也決定著南美洲的戰爭到底誰能獲得優勢。

因為之前已經和英國人達成了合作,阿瑟的目標仍然放在幫助巴拉圭贏得戰爭,並且獲取屬於澳大拉西亞的一份利益。

至於英國和法國到底誰能夠率先解決問題,那就不是阿瑟該考慮的事情了。

話說回來,目前英國和法國所麵臨的問題固然棘手,但也絕對不是無法解決。

無非就是消耗英法多長的時間,以及對英法的殖民統治(勢力範圍)造成多大的影響罷了。

對阿瑟來說,或許這還是一個好訊息。印度出了問題,英國人纔會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為了印度不脫離自己的控製,就會在其他地方對澳大拉西亞達成妥協。

反正阿瑟對印度也冇興趣,通過幫助英國人穩定印度統治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土地和利益,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成功將英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印度之後,法國人也不敢大意,派出了艦隊前往美國南海岸,威脅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除了對墨西哥進行威脅之外,法國政府還和孤星共和國政府進行了聯絡,約定在美國南海岸進行一場海軍演練,雙方海軍都會參與。

其次,法國表示會向孤星共和國援助一批無息貸款,並且私下承諾,如果贏得南美洲的戰爭,上察克地區石油的一半會交給美孚石油公司開采,才獲得了包括美孚石油公司在內的孤星共和國的支援。

而英國這邊,麻煩其實更大。印度的麵積和人口都遠遠超過孤星共和國,能夠造成的麻煩也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的墨西哥所能比的。

普拉巴蒂拿到法國人所支援的武器裝備之後,瞞著甘地在印度掀起了武裝叛亂。

因為英國人一開始冇有任何防備的原因,普拉巴蒂的武裝叛亂成功襲擊了印度幾個小城鎮,並且占領了這幾個小城鎮的警察局和武器庫。

等到普拉巴蒂的武裝叛亂訊息傳到更高層,立即引起了大量英國人的震怒。

英國對甘地的非暴力遊行都果斷的采取了武裝鎮壓的方式,更不要說像普拉巴蒂這樣的武裝叛亂了。

隨著印度總督一聲令下,印度駐軍紛紛出動,目標直指普拉巴蒂。

因為普拉巴蒂是國大黨的重要成員,印度政府直接宣佈國大黨非法,並且向包括甘地在內的諸多國大黨成員都發放了通緝令。

讓甘地冇有想到的是,他推動了兩次非暴力遊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印度民眾支援自己的行動,都冇能成功的登上印度政府的通緝名單。

但隻是因為普拉巴蒂的一次武裝叛亂,卻讓包括自己在內的大部分國大黨成員都榮幸上榜。

好訊息是,普拉巴蒂的武裝力量隻有不到一萬人,目前所造成的影響也隻是印度的幾個小鎮而已。

隻要能夠及時控製,將普拉巴蒂的武裝叛亂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對全印度的統治造成傷害。

但壞訊息是,普拉巴蒂的武裝叛亂彷彿開了一個頭,給印度其他勢力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哪怕能夠剿滅普拉巴蒂的叛亂,英國人也要擔心印度其他勢力的叛亂。

可以這麼說,自普拉巴蒂的武裝叛亂之後,英國統治印度的難度會再次攀升。

甚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連印度獨立的時間都會提前一些。

隨著玻利維亞的全麵總動員,在陸軍人數方麵,玻利維亞已經占據了優勢。

為了幫助巴拉圭打贏這場戰爭,澳大拉西亞派出了一支軍事交流團,人數隻有不到100人,但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亞軍校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優秀青年軍官。

派遣這些人前往巴拉圭的目的,除了幫助巴拉圭打贏戰爭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阿瑟想要訓練澳大拉西亞的青年軍官。

雖然經過這30多年的努力,澳大拉西亞的軍校已經世界著名。每年培養的優秀軍官多不勝數,在國內外都具有很大的名氣。

但一名軍官如果冇有經曆過實戰,隻能說他具備成為優秀軍官的潛力。

隻有經過戰爭磨礪的軍官,才能被稱作一名優秀的軍官。本著這樣的目的,國防部計劃在這場戰爭中磨練澳大拉西亞的青年軍官,阿瑟也同意了這樣的想法。

如果不是這場戰爭雙方的軍隊規模都不太多的原因,阿瑟甚至都想讓澳大拉西亞的軍隊輪換作戰,在真正的戰爭中磨練戰鬥意誌,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了。

要知道,距離一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時間,軍隊的大部分士兵也早已經退役。

再加上之前軍隊的擴軍,有很多新的士兵冇有見識過真正的戰場,他們並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

雖然阿瑟很信任軍隊的訓練製度,也很相信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所具有的戰鬥力。

但參加過戰爭和冇有參加過戰爭對於一名士兵來說是兩個層級。隻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隻有經曆過死亡的考驗,士兵纔會經曆真正的蛻變,成為一名優秀的精銳士兵。

在一戰以後,澳大拉西亞所經曆的戰爭就很少了。規模比較大的也就是消滅美國的那場戰爭,澳大拉西亞一共出動了超過10萬名士兵。

不過那場戰爭的參考性比較低。美國人大部分主力軍隊都被拖延到了東線戰場,西線戰場澳大拉西亞軍隊所麵臨,其實大部分都是美國各州的國民警衛隊。

隨著澳大拉西亞青年軍官團抵達巴拉圭,就立即接手了一部分巴拉圭軍隊的指揮權。

在這些青年軍官有創造力的指揮下,巴拉圭軍隊憑藉著澳大拉西亞的武器裝備,爆發出了遠超之前的戰鬥力。

這確實也是列強國家和弱小國家的差距。哪怕雙方手中都是同樣的武器裝備,戰術思路和經驗的不同,以及對武器裝備的熟悉和運用程度,也決定著雙方軍隊的戰鬥力差距。

為了彌補巴拉圭軍隊在空軍方麵的不足,澳大拉西亞方麵也向巴拉圭出口了幾架偵察機。

這些偵察機都是澳大拉西亞之前淘汰的落後產品,精心保管在倉庫,等的就是這樣的戰爭機會將其出售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