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澳洲崛起錄
  3. 第714章 陸軍改革
瘋藝炯龍 作品

第714章 陸軍改革

    

-

第714章

陸軍改革

將人口的問題暫時安排妥善,陸軍部很快上報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關於目前陸軍編製的改革。

說到澳大拉西亞的陸軍編製,初步定下的時候還是20多年前和德國關係比較親密的時候。

當時的陸軍編製是和德國專家一起研製的,在德國的編製上有著一定的改變,但總體來說和德國編製還是比較相似的。

這樣的陸軍編製經曆了20多年的時間演變,已經不太適合目前的局勢。

首先是坦克的出現改變了戰爭的打法,機動性對軍隊來說越來越重要。

澳大拉西亞軍隊改革的目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讓軍隊機械化,至少要大幅度提高軍隊的機動性。

其次就是飛機的演變,目前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戰鬥力。目前的空軍能對地麵部隊產生巨大的威脅,就像之前澳大拉西亞的空軍轟炸美**隊那樣。

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陸軍部隊,就必須得擁有足夠優秀的防空能力,至少在麵對敵人的飛機時有一定的反抗實力。

在陸軍部的建議中,每個師要至少增加一個防空營,每個營至少裝備12門27毫米高射防空炮和8挺改進的MA-107馬克沁重機槍。

為了妥善運輸這些防空武器,光是防空營就需要至少27輛軍用運輸車,其中20輛用來運輸火炮和機槍,剩下的7輛用來運輸防空營的士兵和其他器械。

幸好陸軍的將軍們冇有喪心病狂的將防空編製安排在團級以下。要不然,編製改革的巨大變化和需要采購的大量武器裝備就足夠阿瑟頭疼了。

當然,有防空營就肯定有反坦克營。反坦克營將會裝備著22門50毫米II型反坦克炮,需要的軍用運輸車數量上升到了40輛。

對於師屬炮兵團,75毫米口徑以下的火炮全部下放給步兵部隊,炮兵團隻保留75毫米以上口徑的大型火炮。

在改編計劃中,炮兵團的火力裝備將會變成24門75毫米半自動火炮,12門105毫米半自動火炮,8門127毫米榴彈炮和5門155毫米榴彈炮。

師屬炮兵團的最高火力也就是5門155毫米的榴彈炮了。至於更大口徑的火炮,其所需要的後勤運輸能力也不是師屬炮兵團能夠承擔的。

師屬部隊除了炮兵團之外還有騎兵團。當然,如果根據編製改革計劃書中的改變,新的騎兵團應該被稱作師屬機動團。

機動團將從完整的騎兵編製變成騎兵加機械化部隊的混合編製。

騎兵編製被縮小到了一個騎兵連,機動團同時還擁有機械化運輸連和坦克連。

從這方麵就足以看到陸軍的野心。如果這樣的軍備改革得以實現,所有的普通常規師都將變成混合師,每個師的作戰火力都將大幅度提高。

當然,這也極其考驗澳大拉西亞的後勤能力,同樣也有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能力。

隨著大量的坦克、運輸車輛和其他機械被裝備到部隊之後,光是燃油的耗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亞控製了波斯灣領地,再加上其他地區也有著十分充裕的石油儲備,這樣的編製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就會是一種負擔。

這份軍備改革除了對師的直屬部隊進行改革之外,對於每個步兵團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變。

按照之前澳大拉西亞的編製,每個步兵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和一個騎兵團。

這樣的編製體係是不會改變的,不過對於步兵團內部的編製還是有著不小的改變。

團下屬的炮兵連改進為混合炮兵營。因為師直屬的炮兵團將小口徑火炮全部下放到步兵部隊,步兵團的炮兵連也就有了更多的火炮來擴充編製。

雖然是炮兵營,但步兵團的炮兵營更多的是小口徑火炮。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CA-1-37毫米機關炮,這是澳大拉西亞火炮研發中最為優秀的設計之一,目前還冇有任何小口徑火炮能夠替代。

光是每分鐘已經接近80發的恐怖射速,就決定了這樣的機關炮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哪怕殺傷力冇有大口徑火炮那麼強,遮天蔽日的火炮覆蓋,也足以讓任何一支陸軍隊伍膽寒。

相較於炮兵連來說,騎兵連就冇有太大的變化,畢竟某些地區騎兵的重要性還是超過坦克和卡車的。

畢竟現在也才1928年年底,各種機械化設備想要徹底取代騎兵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許多山地中騎兵的作戰能力還是超過坦克的,畢竟坦克在這個時代也不是萬能的,坦克的故障率也是很高的。

而且在師級作戰單位上就已經增加了坦克和卡車的數量,團級作戰單位的騎兵連自然不會改變。

關於更基礎的陸軍編製,經過修改後如下:

班長,3到4人的機槍組,副班長和五名普通士兵組成10到11人的步兵班。

機槍組的人數會有一定變化,重機槍組的人數會多一點,中型和輕型機槍組的人數就會少一點。

步兵排共計50人:四個步兵班(按滿編11人算)、正副排長2人、通訊兵2人、排部士兵2人。

步兵連共計196人:三個步兵排、通訊兵6人、後勤兵17人、連部12人、火力支援班11人。

步兵營共計775人:三個步兵連、營部52人(軍官、通訊、後勤都算在內)、火力支援加強排80人、營直屬混合運輸排55人。

得益於這樣的龐大編製,每個步兵團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三千人,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混合炮營和一個騎兵連。

而擁有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混合機動團、一個反坦克營和一個防空營的混合師,其總人數已經將近17000人。

這樣的總人數相較於改編之前增加了1000人左右,但對於每個師的火力絕對不止提升1000人這麼簡單。

根據軍方給出的預計結果,改編前後同樣的師,其戰鬥力相差至少三成左右。

不過看著軍備改革中所提出的預算,阿瑟又麵露苦笑,這才明白了軍方的人提這份報告時的表情為何會如此忐忑。

按照軍方的報告來說,每個師的改編預算至少190萬澳元,澳大拉西亞一共擁有12個步兵師,這12個步兵師的改編費用至少高達2200萬澳元以上。

這還冇完。陸軍的改編又怎麼隻會針對步兵師,騎兵師、炮兵師甚至坦克師都有一定的改變。

騎兵師的編製基本就是增加了火炮的數量,還有機槍的數量等等,這也是火力的增強。

炮兵的改變是比較大的。炮兵也同樣減少了小口徑火炮的數量,極大幅度的增加了75毫米及以上口徑的火炮數量。

畢竟小口徑火炮步兵部隊已經裝備了,專攻火炮的炮兵師也就冇有必要浪費火力。

要說炮兵師最大的改變,肯定是那裡阿瑟都驚歎不已的M1-105毫米自行火炮了。

自行火炮和自動火炮不同。自動火炮是火炮的發射方式,自行火炮則是火炮的移動方式。

所謂的自行火炮,最簡單的概念就是給火炮增加坦克的底座,讓火炮擁有自主移動的能力。

而這所謂的M1火炮,自然就是皇家軍工廠長時間研究的結果。

為什麼將M1火炮的口徑定為105毫米呢,自然是因為105毫米火炮有著其獨特的作用。

首先,火炮的口徑越大也就代表著炮彈的體積和重量越大。這也決定著火炮口徑越大往往並不是件好事,因為太大的炮彈運輸起來十分麻煩。

但火炮的口徑越小,其所能造成的破壞力和殺傷性也就越小。如何在火炮口徑之中尋找一個平衡,既能給敵人造成大量的殺傷,又能讓後勤部門滿意,這纔是軍工廠改進的一大難題。

105毫米口徑的火炮殺傷力遠超75毫米,但火炮的重量也冇有155毫米火炮那麼沉重。

說白了,105毫米火炮就是在75毫米和155毫米之間找個平衡,滿足殺傷力和後勤兩個需求。

當然,105毫米的火炮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其殺傷力自然也不用懷疑。

自行火炮的一大作用就是其機動性,105毫米火炮在滿足機動性的前提下,已經是殺傷力最大的選擇了。

如果口徑再大一些,火炮的運輸和發射過程也會出現一些難題。再說了,如果真的是堡壘攻堅的話,自然有口徑更大的火炮出馬。

M1火炮的最大作用就是利用機動性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目前的口徑完全足夠。

好在騎兵師,炮兵師和坦克師的數量都不是太多,這些軍隊的改編費用預計800萬澳元左右就已經足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