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澳洲崛起錄
  3. 第364章 語言統一的必要性
瘋藝炯龍 作品

第364章 語言統一的必要性

    

-

第364章

語言統一的必要性

在財政收入方麵,澳大拉西亞的年財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了一億澳元,達到了1.015億澳元,相較上一年增長大約5%。

這一年的增長相較於上一年減緩了許多,但增長速度也不算慢了。

如果不是利奧諾拉工業基地正式投入生產的話,恐怕今年財政收入能否突破一億都是個問題。

當然,高額的財政增長也就代表著高額的財政支出。為了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在資金方麵,澳大拉西亞政府可從來冇有節省過。

整個1913年,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財政總支出高達1.001億澳元,支出增長速度要比收入的增長速度快的多。

這也導致1913年的財政盈餘僅有140萬澳元,和前幾年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財政盈餘相比,今年的財政盈餘才讓澳大拉西亞看起來像兩大軍事集團之一的國家。

當然,高額增長的財政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軍事方麵的增長。

1913年,澳大拉西亞的軍費高達4706萬澳元,已經接近政府財政年收入的一半。

雖然這其中很大原因是那30萬殖民地軍隊導致的,但並不能否認,因為澳大拉西亞加入協約國的原因,澳大拉西亞在接下來幾年的軍費隻會水漲船高。

其實澳大拉西亞的財政狀況已經算好的了,至少還能保持財政盈餘狀態。

目前的歐洲各大列強的財政狀況都不太好,許多國家已經陷入了負債危機,甚至都有破產的可能。

歐洲的軍備競賽發展到現在這種局麵,對於歐洲各大列強來說,已經成了不能負擔的花費。

如果軍備競賽不能因為一些事情緩解,那麼能夠預料到的,也就隻有靠發動戰爭,來強製性的終結這場軍備競賽了。

在工業方麵,澳大拉西亞的進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在鋼鐵產量方麵,增長速度已經逐漸放緩,是因為政府的重心已經放在了除了鋼鐵生產的其他工業方向上,比如化工業和機械工業。

但因為澳大拉西亞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導致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產量仍然在不斷的增長中。

截止1913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生產總量分彆達到了186.39萬噸和307.62萬噸,位居世界第七。

除了鋼鐵生產總量之外,澳大拉西亞的鐵礦石和煤礦開采數量,也都位於世界前八。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占世界總工業比重已經達到3.8%,正在向著歐洲傳統工業強國奧匈帝國發起追趕。

而澳大拉西亞的腳下,正是歐洲列強之一意大利。

說句不好聽的,目前意大利相較於澳大拉西亞擁有明顯優勢的,或許隻有意大利的人口了。

這一優勢也在被澳大拉西亞瘋狂追趕中。如果澳大拉西亞的人口仍然能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最多五年的時間,澳大拉西亞在各方麵都會遠遠超過意大利,從而晉升為世界第七列強。

當然,如果奧匈帝國在一戰中如同曆史上那樣被拆解,澳大拉西亞說不定能直接越級成為第六列強。

得益於30萬的殖民地部隊,澳大拉西亞的軍隊總人數已經來到了52.2萬人,在所有涉及到歐洲衝突的國家中位居第七。

如果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規模能夠提升起來,說起澳大拉西亞就能夠擺脫第八列強的名頭,尋求趕超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機會。

在比較重要的糧食產量方麵,澳大拉西亞也有著不小的增長。

1913年,澳大拉西亞的總耕地麵積達到了2741萬英畝,人均耕地麵積減少到了1.98英畝。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大量的基礎建設和工業基地的建設,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農村人口成為工人,農業方麵的人口自然有所降低。

不過因為人口的大規模增長,總體來看,澳大拉西亞的耕地麵積還是增加的。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9萬噸,是名副其實的糧食生產大國。

當然,目前澳大拉西亞生產的大部分糧食,基本都被運到國內的各大糧倉進行戰略儲備。

1279萬噸的糧食中,大約隻有不到十分之一對外出口,出口的對象還是英法俄這樣的盟友。

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有多麼誇張呢?如果節省一點吃的話,1279萬噸的糧食,足以讓5000萬人口吃上一年。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極其發達的畜牧業,澳大拉西亞的年糧食產量,能夠讓全國所有人口吃上三年,還是有菜有肉營養豐富的那種。

單單澳大拉西亞國內的農業,就足夠養活澳大拉西亞的所有人口。

如果再算上這次從阿根廷租借到的黑土地,這些黑土地全部進行農業種植之後,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還要再提高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