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商小說
  2. 澳洲崛起錄
  3. 第352章 參戰,遠征軍
瘋藝炯龍 作品

第352章 參戰,遠征軍

    

-

第352章

參戰,遠征軍

對於大英帝國的詢問,阿瑟回饋了肯定的態度。澳大拉西亞對於出兵阿根廷很有興趣,不僅是為了維護協約國的地位,那也是為了澳大拉西亞自身的利益。

包括協約國的其他幾個國家也是如此。如果大英帝國本土遭到威脅還好,像這樣,是為了保護大英帝國的對外利益,促使協約國其他幾個列強也跟著動兵,冇有足夠的利益其他國家也不願意。

不過,對於法國和俄國來說,哪怕共管整個阿根廷,其實利益和興趣也不是太大。

法國和俄國都擁有大量的土地和殖民地,況且阿根廷的地理位置距離這兩個國家太遠,還有著美國的阻礙,共管阿根廷得不償失。

想要讓法國和俄國共同出兵,恐怕大英帝國還得在其他地方讓出一些利益,讓這兩個國家滿足才行。

1913年7月23日,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邊境打響。

這場戰爭阿根廷和智利共出動超過十萬的軍隊,幾乎集結了各自國家的所有軍隊。

除了還在訓練的預備役部隊之外,毫不誇張的說,智利和阿根廷的大部分可戰之兵,全部被集中到了這片地區。

這場戰爭目前的狀況,阿根廷處於進攻狀態,智利處於防守狀態。

雙方對於目前的戰爭都很焦急,智利急於獲得來自大英帝國的支援,阿根廷則急於在列強反應之前,結束這場戰爭,讓它蓋棺定論。

阿根廷政府高層知道,這場他們肆意挑起的戰爭,如果真的驚動了列強,那麼下場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隻有在列強行動之前,快速的消滅智利的軍隊,讓智利的戰敗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哪怕戰後遭遇列強的譴責也無所畏懼。

但如果不能在列強行動之前就擊潰智利,哪怕依靠著美國,列強的遷怒也不是阿根廷能承受的。

好訊息是,世界八大列強除了美國之外,都和智利隔著萬裡之遙,還有大洋的阻隔。

而唯一離得比較近的美國,實際上是站在阿根廷這一方的。

這也代表著,阿根廷完全有希望藉著距離優勢,在美國的支援下,快速的結束這場戰爭。

大英帝國和智利的外交關係眾所周知,但他們的外交關係取決於智利國內豐富的硝石礦產。

隻要阿根廷保障大英帝國的硝石礦產不受破壞,想必大英帝國應該也不會太過遷怒於阿根廷吧?應該不會吧?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阿根廷軍方不得不加快了進攻的腳步,爭取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免得讓戰爭多幾分意外。

如果按照保守的計算,列強反應的時間加上出兵的時間,阿根廷至少有兩三個月來結束這場戰爭。

隻可惜,事態的發展有些超出了阿根廷政府和軍方的意料,南美兩大強國之間的戰爭,反而進入了比較詭異的僵持狀態。

不過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說白了,智利和阿根廷的綜合實力比較靠近,人口和經濟規模也都相差不多。

雙方也各自有著列強的支援,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陷入僵持其實並不奇怪。

特彆是大英帝國支援給智利的第一批武器,已經從澳大拉西亞運往了智利,這也讓智利軍隊有著充足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來堅持這場消耗戰。

而另一邊,阿根廷也有著來自美國的支援,同樣也是數量龐大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

這也讓雙方的戰爭陷入了比較怪異的狀態,雙方士兵絲毫不在意彈藥的消耗,但取得的成果卻收效甚微。

如果此時有偵察機在戰場上方仔細觀察,能夠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雙方士兵的射擊基本都是亂掃一通,目標並不是殺傷對麵的敵人,是將自己手中武器的彈藥全部消耗一空。

除了有高級軍官督戰的戰場之外,其他的次戰場全部都陷入了這種奇怪的狀態。

阿根廷和智利的後勤官員驚訝的發現,自從這場大規模攻防戰開打之後,自己的武器彈藥和物資消耗增加了許多,但取得的戰果卻收效甚微。

甚至自己一方的傷亡都比之前少,除了攻防戰期間的慘烈傷亡之外,其他時期的傷亡並不高。

這也導致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七月的上半個月,阿根廷和智利共死傷上萬人。

七月的下半個月,算上已經進行了的兩場攻防戰,阿根廷和智利死傷士兵的人數也不過才堪堪超過一萬人。

要知道,下半個月雙方可是投入了超過十萬軍隊,在南部邊境進行著大規模的攻防戰。

按理來說不僅是物資消耗,傷亡數量都要增加許多。

但目前除了彈藥,醫療物資和糧食瘋狂消耗之外,己方和敵人的傷亡反而並冇有太大的增加。

不過這對於智利來說倒是一件好事,畢竟智利的目標隻是防守,並冇有反攻的想法。

對於智利方麵來說,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英國的支援到達之前守住國土,順便保護英國人在智利的礦產就行。

但對於阿根廷來說,戰爭陷入停滯狀態是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

一旦戰爭進入消耗階段,不僅會消耗阿根廷國內大量的資源,最重要的是在浪費阿根廷的時間。

如果不能快速解決戰鬥,英國人有下場的可能,美國人會出動軍隊幫助阿根廷嗎?

如果對麵是意大利,或許美國人會。對麵可是世界第一列強的大英帝國,哪怕是德意誌帝國都不會輕易得罪,不要說被歐洲人看為暴發戶,普遍看不起的美國了。

實話說,此時的戰爭已經讓南美兩大國家有些吃不消。如果不是雙方都有著堅定的獲勝信唸的話,恐怕此時已經到了求和的階段。

為了贏得這場戰爭,阿根廷人可謂是不惜血本,美國購買了大量的重機槍和火炮,為的就是早日突破智利的防線。

1913年7月29日,臨近七月底,阿根廷和智利的第三次攻防戰正式開啟。

這一次阿根廷可謂是底牌儘出,向前線增加了一萬的預備役部隊,並且支援了大量的機槍,火炮和武器彈藥以及醫療物資。

目前在前線,阿根廷的裝備已經超過智利,足以見得阿根廷為這場戰爭花費的代價有多麼巨大。

單單是這些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就使阿根廷政府欠下了钜額負債。

如果不能利用戰爭賠款來還清這筆負債,恐怕未來十多年,阿根廷的發展要遭受巨大的限製。

畢竟這筆負債可是欠到了美國人的頭上,在美洲想要賴著美國人的賬不還,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第三次攻防戰持續了大半天的時間,最終以智利指揮官的疏忽,大敗結束。

這場攻防戰也改變了智利和阿根廷的攻守平衡,讓戰爭從一開始的均衡狀態,演變為了阿根廷具有一定的優勢。

從雙方的死傷人數就能看出端倪。阿根廷在這場攻防戰**投入了超過五萬多名士兵,死亡3024人,受傷12058人。

-